中兴煤矿公司办起职工补习学校,提高煤矿工人文化素质

中兴公司自1912年台枣铁路建成通车和1913年南大井采用全新机器投产后,煤炭 产销两旺,效益与日俱增,真正进入了中兴时期。中兴公司的创建者不仅注重煤炭生产经营的繁荣发展,而且 也重视煤矿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以提高其职员素质,更有利于 煤矿的发展。

中兴煤矿公司办起职工补习学校,提高煤矿工人文化素质

中兴公司职工补习学校旧址

1922年冬,驻矿公司经理戴绪万向公司总经理前北洋政府总理朱启钤提出办学校的建议,朱启钤总经理认定办学是挽留人才,发展矿区的当务之急,于是指示:以公司公益基金的息金作为办学经费,从息金中提取减小的筹建费,先开始筹建小学校,先后办了六所学校。有中兴小学 (1923)、陶庄中兴塾小学(1930)、台儿庄分厂小学(1934)、中 兴中学(1930)、职业中学(1936)、工人补习学校(1930)。其 中颇有成效和影响的是:中兴小学、职业中学、工人补习学校。

今天我们就说说,中兴公司的职业学校,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工人群起争自由平等,要求提高工人地 位。1927年6月,中兴煤矿劳工大会向资方提出16条决议,其 中第10条要求资方“建立工人学校,培养工人子弟学校经费由 公司担负”。1929年惠工处成立,公司将创办工人补习学习列入 惠工处工作计划,适驻矿委员会奉山东农矿厅第一矿务局训令,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即函令惠工处着手筹备。于1930年6月成立 筹备会,10月正式开课。校址在矿同仁宿舍内,属惠工处领导 学校以“启发工人知识,提高工人技艺增进工作效率,完成国民 资格”为宗旨。创办之初,规模不大,故不采取招生方法,所有 学生均由公司指定。第一期仅办基本教育科,以失学工友为对 象,吸收226人,分为5组。后经智力测验,改为7组。1931 年,一期即将毕业时,又扩充补习效2组,以连续于基本教 组,有员人至1936年,共毕业617人,均为“里工”工人。

中兴煤矿公司办起职工补习学校,提高煤矿工人文化素质

职工文体中心

补习学校编设基本教育、补习教育和劳动教育三科,以前两 科为主科。基本教育略同于初级小学性质,侧重于识字,每周6 小时授课。补习教育授以较高之普通学科,并授以工作应用上的 专门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为共同科目与特殊课目两种,每周授 课9小时。劳工教育科是独立学系,专为工友中优秀者开办。授 以劳工运动、政治经济等基础知识,课程有: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地方自治、中国革命史、中国经济现状、劳动问 题合作概论、劳动运动史、社会进化史等等。矿工入学顺序先里 工后外工,不收矿警。

学校尤其注重平时练习与学习试验 ,评定成绩5等:80分以 上为甲等,70分以上为乙等,60分以上为丙等,40分以上为丁 等,40分以下者为戊等,丁等准予复试一次。学校奖惩分明,奖 励方式多样,有奖品、奖金、照像留校、奖状、直至提升工作。 对学员的惩罚则分为训诫、罚工、退学并追缴课业用品费三种形 式。正由于此,学校方能教有所成 补习学校开办期间,进步教师梁度世,曾以工人文化补习班 为讲坛,时常向工人讲述革命与抗日形势,启发他们的觉悟。抗 日期间,枣庄矿工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有的矿工后来拿起枪 参加游击队,这同工人补习学校的影响有很重要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