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股份公告董事長意外逝世,稱近百億債務與上市公司無關

5月2日,金盾股份發佈公告,周建燦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已進入破產程序。

金盾股份稱,因周建燦、周純、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的債務問題,周建燦、周純父子合計持有的公司 26.25%股份已質押給第三方機構,這部分股份也被公安機關和多家法院採取了刑事凍結、輪候凍結等措施。

金盾股份表示,由於周純等遺產繼承人預計無法妥善處理周建燦、周純、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目前面臨的債務問題,已無法通過繼承並保留股份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可能會導致該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在選舉新任董事長之前, 由該公司董事王淼根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職責。

截止目前,周純已和多家外部投資機構進行了接觸,已有投資機構制訂了周氏父子持有的公司26.25%股份的接盤方案和公司被牽涉到的債務及擔保事項的重組方案,該方案的基本框架為外部投資機構將通過組建“專項併購基金”及 “債務重組專項基金”的方式,來完成對周氏父子持有股份的接盤和公司被牽涉到的債務和擔保的重組。

遺憾的是,周建燦用借來的3萬元辛辛苦苦打下了93億市值的江山,於2017年又重組渉入高端設備及軍工製造產業鏈,業績資產大幅增長。如今不僅不能好好品嚐這勝利的果實,還難以用它來還債渡過難關。金盾股份表示其與債權人均不存在任何借款關係或擔保關係,相關債務涉及的借款均未進入公司賬戶。

雖然一再強調爛攤子都是金盾集團的事,但作為公眾公司金盾股份能否獨善其身?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金盾股份前五大客戶帶來的應收賬款均大於其帶來的銷售額。與此同時這幾年其現金流呈流出狀態。

23宗訴訟案涉及23.31億元

根據金盾股份2月1日公告,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建燦不幸於1月30 日晚意外逝世,享年55歲。由此相繼引發出一系列後續事件。周建燦實際控制的浙江金盾控股集團公司(文中簡稱金盾集團),及部分相關企業(浙江金盾消防器材公司、浙江金盾壓力容器公司、浙江格洛斯無縫鋼管公司、浙江藍能燃氣設備公司等,但不包括公司),涉及到的債務總額約為98.99億元,其中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債務額約為39.59億元,以股份質押形式融資債務額約為14.25 億元,牽涉到公司的民間借貸債務及擔保金額合計約為 29.11億元, 其他為供應商欠款等債務。

金盾股份稱,涉及到該公司的29.11億元債務及擔保金額,牽涉到49名債權人。其中以該公司名義作為主債務人涉及債權人10名,涉及金額約為3.89億元;以該公司名義作為擔保人涉及債權人26名,涉及金額約為21.16億元;暫未確定公司身份的約為4.06億元,涉及債權人13名。“上述債權人數量及涉及金額僅為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的自查結果,最終數量及金額可能會發生變化。”

自2018年2月11日起,截止目前,金盾股份共收到訴訟仲裁案件32宗,涉及標的金額20.48億元(該標的金額包括了原告或申請人提出的債務本金、利息以及訴訟仲裁費、訴訟保全費、律師費等追償債權所產生的費用)。

金盾股份表示,在收到的訴訟仲裁案件中,除公司之外,還存在周建燦、周純、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分別或共同作為被告或被申請人的情況。其中以公司名義作為主債務人的共11宗,涉及標的金額合計為 4.01 億元;以公司名義作為擔保人的共 21 宗,涉及標的金額合計為16.47億元。截止目前,有9 宗案件涉及標的金額共6.84億元已不用再審理(包括放棄申訴、被駁回申訴、法院中止申訴等情況);其餘 23 宗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

截止目前,金盾股份仍有13個銀行賬戶處於凍結狀態,銀行賬戶被凍結額度合計為17.85億元(該統計口徑包括了法院同一裁定書在不同銀行重複凍結累計計算的情況),實際被凍結金額為4131.31萬元;此外,該公司名下的 14 處不動產、3個商標所有權、浙江紅相科技股份公司 99%股份、江陰市中強科技公司100.00%股權、 浙江金盾電力設備檢修公司51.00%股權、浙江金盾風機裝備公司100.00%股權被查封,以及周偉洪在江陰市中強科技公司利潤承諾期間2018-2019年度應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金盾股份公司的淨利潤中的7300萬元亦被法院凍結。

激進擴張被高利貸壓垮

但金盾股份認為,其與上述49名債權人均不存在任何借款關係或擔保關係,相關債務涉及的借款均未進入公司賬戶。

金盾股份就此解釋稱,周建燦去世後,公司可能存在印章被偽造情形,已向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報案,目前處於立案偵查階段。這段公告旨在說明金盾股份是無辜的。根據媒體報道,金盾股份常也以此回絕債權人,“周建燦系偽造公章,金盾股份方面毫不知情,無義務承擔債務”。相關法務人員指出,債權人與金盾股份的債務糾紛屬於民事案件,金盾股份與偽造公章者之間是刑事案件。而與金盾股份的民事糾紛有8成勝訴的可能。

金盾股份表示,除偽造印章案外,周建燦控制的浙江金盾消防器材公司因涉嫌集資詐騙被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立案偵查,浙江金盾控股集團公司投融資部負責人張汛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同樣被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在這些債務之中,除了銀行融資、股權質押融資之外,周建燦涉及到最多的債務是民間借貸——高利貸。其作法即為通過民間借貸償還到期貸款,然後再從銀行借新款,維持著企業的運轉。“這兩年,周建燦基本是通過民間借貸和融資公司在籌集資金,尤其到年底融資主要是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及用來置換此前的貸款,2018年1月時借到都沒人肯借了。”相關媒體資料顯示,周建燦最早接觸民間借貸,源於一筆銀行貸款逾期,不得已找了3000萬的過橋資金,利息3分。後來資金週轉不開,又向另外一家公司民間借貸3000萬,這次利息是6分。

據稱,周建燦後來的民間借貸,利息有的高達9分(月息9%,那麼折算年利率,就是108%,為是法律規定的高利貸上限利率36%的三倍),有的甚至1毛2。近兩年間周建燦一共為民間借貸支付了17億元的利息,其中一筆2.1億元的借款,光利息就償還了5.9億。

如此逐漸形成後續的債務黑洞,周建燦也被列入民間借貸“黑名單”。以至於當時周建燦已經談了一筆1億元的借款,合同都簽了,但在墜樓的前一天借款人反悔了,最終未能解決燃眉之急。這或是壓款周建燦最後一根稻草。

為何會如此缺錢?有分析稱,原因在於近兩年周建燦步子邁得太大使其資金鍊斷裂。金盾集團工業園幾十億元、消防器材6個億,格洛斯無縫鋼管項目20多個億。而這些項目投資週期長,回報率遠未達預期。

辛苦創業涉足軍工產業掘金

資料顯示,周建燦出生於1963年5月,是土生土長的浙江上虞人。1989年,26的周建燦辭了鄉政府的土管員崗位,借了3萬塊下海,創辦了一家小消防配件廠,既是老闆也是工人。

經過不斷髮展,於 2005年12月成立了金盾股份前身浙江金盾風機風冷設備公司,從事於地鐵、隧道、核電、船用、民用、工業等領域通風系統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軍民融合、國防軍備體制深入改革以及工業製造升級的背景下,為增強可持續盈利能力,該公司又以資本市場為平臺,通過外延式併購,並渉入高端設備及軍工製造產業鏈。2017年 11 月,該公司完成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紅相科技 100%股份、中強科技 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形成了專業通風系統設備及相關服務、紅外及紫外成像儀產品及相關服務、軍事隱身偽裝裝備及相關服務等領域協同發展的主營業務格局。

2017年該公司合併了這中強科技和紅相科技兩家企業的報表,實現了經營業績及資產的大幅增長。

2017年金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7962.1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6.66%。同期該公司資產總額38.20億元,較2016年增長333.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 34.11億元,較2016年增長486.47%。停牌前,金盾股份市值93億元。

同時,金盾股份4月26日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報告顯示,歸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其實現營業收入9310.72萬,同比增長41.66%;歸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1510.65萬,同比增長164.15%。

在資產重組前,金盾股份2014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億元、3.36億元,3.4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031.2萬、4290.9萬、4265.5萬。不過金盾股份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相比2013年時的29470.16萬元增幅尚不足15%。與此同時2014年-2016年金盾股份淨利潤同比增速則分別為-14.53%、6.44%和-0.59%。

多年應收賬款大於銷售額

事實上,重組前後金盾股份都依靠寬鬆的信用政策來拉動業績,以至於艱難的銷售實際回款,使大量營運資金被沉澱在長期應收賬款當中,其中賬齡長達兩年以上的欠款就高達億元以上。這種情況重組後的2017年比重組前的2016年更嚴重。

金盾股份2017年的應收賬款分別為5.15億元(2016年這以數據為7.03億元),在總資產中的佔比58.36%,主要系合併及行業應收賬款較慢所致。其中2017年一年以內應收賬款達4.28億元,相當於同期營收的94.9%,且超過同期淨利潤。而2017年的壞賬準備為1.25億元,2016年這一數據為8962.59萬元,均超過同期利潤。

而2016年末,金盾股份超6億元的應收賬款餘額中,賬齡為一年以內的款項餘額高達2.9億元,相當於同年主營業務收入的84.26%,遠超同期淨利潤。根據年報,金盾股份2013年到2016年末的應收賬款餘額分別高達28743.94萬元、41006.46萬元、54268.6萬元和60429.64萬元,累計增幅高達一倍以上。

不僅如此,有數據更是表明,金盾股份針對主要客戶的銷售不僅未能實際收到貨款,而且就連以前年度的部分欠款仍然未能收回。2017年末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則分別為3266.6萬元、2890.97萬元、2622.36萬元、2579.54萬元和243.51萬元。這一年同等排名的銷售額分別為2621.17萬元、2145.53萬元、2141.3萬元、1913.77萬元、1683.93萬元。2017年末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欠款金額,均超過了同等排名的銷售客戶對應的銷售金額。此種情況在2016年也是如此。事實上2014年、2015年其前五大客戶帶來的應收賬款均大於其帶來的銷售額。

需注意的是,在金盾股份前五大客戶中,2016年除第四大客戶應收賬款金額與2017年第四大客戶一樣外,2016年其他幾大客戶應收賬款均大於2017年的。

應收賬款過高不能計入營業收入的同時,現金流也被無情佔用。

重組前,2014年-2016年金盾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分別為-5232.92萬元、-1817.31萬元、-2867.36萬元和1704.98萬元,整體呈現了營運資金大量流出的狀態。這與該公司看似充實的利潤金額是不太相稱的。重組後,金盾股份2018年第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020.1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949.3萬元,下降362.73萬元。現金流並未有較大改善。不過2017年現金流倒增長至5196.98萬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盾股份公司商譽賬面餘額為18.38億元,商譽減值準備為953.45萬元,賬面價值為 18.28億元,佔資產總額的47.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