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莫道无愁,魔性与母性、纵情与禁欲、贪生与厌世的矛盾体

李莫愁,莫道无愁,魔性与母性、纵情与禁欲、贪生与厌世的矛盾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这首元好问描写爱情的诗句在金庸的神雕侠侣里常常出现,李莫愁每次出场更是伴随着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只能说她对爱的痴,就如同元好问看到的那对雁一样,为爱义无反顾,但却因为深深爱着的那个人背叛了自己,因而由爱生恨、因痴发狂,越爱才能越恨,恨之入骨也正是因为爱之入骨,绝情谷的描写更是把这个痴情者的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莫愁,莫道无愁,魔性与母性、纵情与禁欲、贪生与厌世的矛盾体

李莫愁死的时候,跃入燃烧着的情花之中,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依稀能感受她对爱情的无助,对爱情的失望,但即使是对爱情如此失望还是忍不住去爱,爱太深、恨太深,在情花之中,李莫愁一定是非常痛苦的,问情是何物?

李莫愁,莫道无愁,魔性与母性、纵情与禁欲、贪生与厌世的矛盾体

同样是古墓派的两位徒弟都陷入了爱情,但是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结局,这是因为李莫愁人性的狭义色彩,过于极端,认为她爱的一定要爱她、不爱她也不会让他好过,这就形成了极端的爱情,所以在被背叛之后,才会难解心结,大肆杀戮,人性渐失,堕入魔道,但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在爱上了一个错误的人,所以在小说中也就有她嫉妒小龙女与杨过的表现,种种的结局也就只能说这位施主太可悲了。

李莫愁,莫道无愁,魔性与母性、纵情与禁欲、贪生与厌世的矛盾体

对于李莫愁的描写,金庸恐怕想要表达的是对于像李莫愁这样的病态的爱情的、病态扭曲的人生观的一种感叹,李莫愁,莫愁、莫愁,却是莫道无愁。在她身上,又存在着多处矛盾——魔性与母性、纵情与禁欲、贪生与厌世,她的爱情是最为矛盾的、最为极端的,所以也就造成了她的悲剧,她的爱也体现了金庸爱情中的痴情于一人,但是却有不同,金庸强调为那人付出,给对方幸福,为之默默付出,而李莫愁却是我不好过你也不能好过的心理,是一种“痴”的极端,这也就体现了金庸爱情观中的爱恨交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