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專利11項,授權5項,西安交大 90後博士以青春的名義做科研

他們負責開發的風機遠程診斷平臺正實時監測著祖國大江南北的風機。他們用實際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將創新成果應用於工程實際。他是他們中的一員,長期駐紮工程一線,曾徒手攀爬70米風機獲取振動數據,凌晨兩點採集機床狀態監測信息,他的名字叫李乃鵬,現在已是西安交大機械學院博士研究生。李乃鵬回首幾年短暫的科研生涯,愉悅伴隨著艱辛,平坦伴隨著曲折,能夠將最美好年華奉獻給科研。

把希望的種子埋在春天的田野上

李乃鵬出生在農村,從小光著腳丫在田埂上長大。平凡的生活中,他有一個不平凡的夢想。兒時的他,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希望自己將來可以發現隱藏在世界某個角落的秘密,能夠發明提升人類生活質量的機器,能夠解決在某些領域面臨的難題。孩子的小夢想化成希望的種子,被他埋在春天的田野上,日復一日的努力,一步步前進,將汗水化成肥料,助長他夢想的禾苗,終於李乃鵬走出了大山,本科畢業之後,他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繼續讀研。

申請專利11項,授權5項,西安交大 90後博士以青春的名義做科研

他的研究方向為機械設備剩餘壽命預測,對象為能源電力、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加工製造等行業的機械設備,主要任務為診斷機械設備是否出現故障、故障嚴重程度、以及還能運行多長時間。通俗講就是給機械設備看病,常被形象地稱為“機器醫生”。

把奮鬥的汗水化在夏季的雨水裡

腳踏實地一直是他科研創新的信條。在他的學習生活中,他總是早上第一個到實驗室,讓自己在早上8點以前以最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晚上10點前不會走出實驗室,一週保證至少六個工作日,寒假暑假一般不會超過10天。

奮鬥的汗水化作灌溉禾苗雨水,他以實際行動為自己積攢經驗,將所學付諸實際。李乃鵬多次深入工程實際、工業現場調研實習。曾到河北沽源九龍泉風電廠攀爬70米高風機採集現場數據,到陝西秦川機床廠獲取加工中心傳動鏈監測信息,到陝西扶風冀東水泥廠採集水泥加工生產設備振動數據,到浙江長興昇陽科技有限公司調研齒輪箱加速壽命試驗檯設計和加工情況,到浙江杭州華電集團進行風電機組遠程在線診斷平臺的搭建和升級。這些寶貴的工程實踐經驗都是保證他不斷取得科研創新的源泉。曾負責中國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風電機組狀態監測和壽命預測工程橫向項目2項。

2017年,他遠赴工業工程排名第一的佐治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繼續追求自己的科研夢想

申請專利11項,授權5項,西安交大 90後博士以青春的名義做科研

讓成功的果實在秋天裡收穫

在工程應用創新方面,負責開發風電機組遠程診斷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在華電集團各大風電廠成功部署。自平臺安裝運行以來,已為集團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得到企業領導和現場工人的一致好評。

讓青春的收穫在冬季裡感悟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的新生入學典禮上,李乃鵬作為老生代表與同學們分享科研感悟,李乃鵬告訴學弟學妹,首要不怕困難挫折,勇於探索未知。他說,在科研遇到困難的時候,導師雷亞國教授常這樣教導他們,科研就像煮開水,在達到沸點之前,水是不會沸騰的,只有下足了功夫,成果才會像氣泡一樣不斷冒出。李乃鵬還闡述了加強自主學習,打牢理論基礎的重要性。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更大,研究的批判性、創新性更高,這就要求更加註重掌握學習和研究的方法。理論、基礎課程的學習依然是科研的第一步,課堂上學到的每一個定理、掌握的每一個公式,都有可能成為後續科研工作中的利器。最後,李乃鵬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要加強團隊合作,樂於分享交流。

他說,“如果想走的快,那就一個人走;如果想走的遠,那就一群人走。”

申請專利11項,授權5項,西安交大 90後博士以青春的名義做科研

李乃鵬是說實話,做實事,認認真真搞科研的學生,他更是有責任、有擔當,踏踏實實做貢獻的人才。對於未來,他說:“現在我只想腳踏實地繼續前進,不管前方會遇到怎樣的風雨。要繼續創新前進,學成歸國,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