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与《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区别?

张振洪入木三分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与《大学》里的“格物致知”一脉相承,其含义完全相同!

这在《传习录》里开篇序言里就说清楚了。原文如下:

徐爱: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这段话是《传习录.徐爱录》的序言。这段话实际上全是徐爱说的。

徐爱说:阳明先生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说法,都以旧本为准,也就是程朱他们所说的误本。我刚听说时感到惊愕,然后怀疑,再之后就是殚精竭虑,互相比较着就教于先生,才知道先生的学说就像水是冷火是热一样(砸到地上就是一个坑)无可质疑,就算过一百年出现的圣人其所说的范围也无法逾越先生的学说。

什么叫“旧本”?

明朝儒学大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和朱熹认为《礼记.大学》有讹误,就改了抽出后的《大学》的章句。但是王阳明认为《礼记》中原《大学》篇实际无误,所以还是以原来的版本作为标准。

***************************************************************

王阳明生于朱子之学极盛的时期。在朱子盛名之下,起初王阳明也是朱子学说的追随者,顺着朱子学所言的“格物”之“物”是形而下的感官相对的外界客体之物,一路探究下去,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事件。

《传习录》载:“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践行过:有一年,我跟一位钱姓友人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并以此认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自从我在贵州龙场驿大悟儒家圣贤心性之道后,方才明白“无心外之物”的道理。所谓“格物”,无非是反躬内省,逆觉体证,挣脱种种束缚(超越一切)后的直下醒悟即是。

《传习录》载:格物是止于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从此句中,即可明白,王阳明之道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无有偏颇!


大道之光

《大学》里讲,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按照《大学》讲的,要想知道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就要不断的去格物,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道理都知道了,就达到了意诚,也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像一般人那样见到美女就喜欢,闻到臭味就恶心,自然而然,不需要思考。

儒家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圣人,怎么成为圣人,《大学》中给出了方法, 就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而格物是第一位的,一草一木都有道理,格物就可以穷尽道理。

但是,格物应该怎么做,书中没有给出方法。没有方法怎么办?自己琢磨。想做圣人的王阳明开始格物了,他首先格的是竹子。对着竹子一连格了七天,没有格出任何道理来,反而大病一场,差点把命丢了。

格物失败后,王阳明另劈蹊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知行合一就是说,知道了道理,还要做到,这才算真正的知道,光知道道理,没做到,这不叫知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应该属于哲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古代科技不发达,《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是通过研究一物之理推究另一物之理。格竹子顶多格出竹子空心人应该虚心之类的道理,这道理没有内在逻辑性。


豫有得

首先说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从小就想做一个圣人,而当心时在大家心目中的圣人是孔子。孔子代表的是儒家思想,因为孔子的影响太大,王阳明没有机会去创作自己的思想,他另辟捷径创作心学,但是……陆九渊又走在了他的前面。他学习过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王阳明非常不赞同格物致知这个说法,他干了一件事!格竹子从而获得竹子的知识,他盯了几天,没有发现竹子的知识,反而格的自己头痛。

意思是要了解一个知识,必须要先了解这个物体,“格”这个物才能得到这个“知”


再说一下大学里面的格物致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要学而不思,也不要思而不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真知。

“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所说的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应该是出自这里,因为这是很多搜索软件的答案。

但是其实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来的。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就是大学中开头这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个道理让我们去遵守。而朱熹的也是一种思想。


小朋有话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传统理学的格物致知是有很大不同的,通过以下观点来阐述:

1、传统理学文本系统:《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展开?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程之后,理学家无不谈格物致知。二程认为“物即理也”,理存在于物里,天时有序、昼夜分明,天地间存在着一本之理,即天道。万物在天道之下各按基道,分殊存在,即有分殊之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求得一本之理,但绝非格世间所有物。朱熹是继承了这些观点的。

传统理学认为:格物致知即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格是正也,正心,不是朱熹的至也,一字之差,意思可谓大相径庭;物者事也,意之所在。王阳明的格是正心,格本身先要合乎天道、天理,即合乎本心。物是事,人介入事物的态度。格物也是诚心,致知也是正意,四者不是独立存在的递进,而是过程的统一。王阳明强调的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张振洪入木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