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2013年年底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在内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了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毅达资本”)。“带了78个兵和承诺规模为48.02亿的基金出来,大概有5000万元的管理费。这么多人要吃饭,这么大的公司要发展,那时候募基金不是定目标的问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应文禄回忆道,他要求团队以创业心态来干工作,因为做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勤奋是最低的门槛。

如今四年多过去,毅达资本交出了亮眼的创业成绩单:基金管理规模实现了13.7倍的增长;2017年新募资金规模达179.58亿元;2017年有10个项目通过IPO退出。这样的创业成绩,已足够让同行们感到震撼。

在2018年1月的公司年会上,应文禄提出,毅达资本未来两年的目标是达到“千儿八百”(千亿管理规模,八百家被投企业);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实现管理资产规模2000亿元,各类资本市场证券化项目超过300个。

应文禄表示,现在国家对私募股权投资空前重视和支持,不大干一场,有愧于这样的时代。他要求团队要永葆创业热情,“几万家机构PK,大家都想在高速公路上飞奔,但资源是有限的,一定要行驶在车队的前端才看得清方向。”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合影。左起:黄韬、史云中、应文禄、尤劲柏、周春芳、樊利平


应文禄:毅达资本领跑方法论

在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应文禄看来,如今国家从政策层面将私募股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创投行业的里程碑式事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8年1月26日,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及一行三会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支持市场化PE机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开展债转股。

“在这样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黄金时代,不拼怎么行。”应文禄表示,“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立的,政府和江苏高投集团能够给大家这么一次改革的机会,大家应该珍惜。这么多投资人把钱交给我们来管理,基于这一份期望,我们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要把这份事做好,把好的机制建起来。”

从2014年2月管理资产48.02亿元,到2017年年底管理657.15亿元,应文禄感慨道,“至少一路走过来,算对得起这次改革。”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混改先锋”的打法

据清科研究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有285家新上市的公司背后均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助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俨然已经成为了助推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重要力量。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2446家,同比增长28.76%;已备案私募基金66418只,同比增长42.82%;管理基金规模11.10万亿元,同比增长40.68%。而这些基金中,有近八成的资金用于投资处于起步期和扩张期的企业。

应文禄对这些数字稔熟于胸。“我们比较了一下,去年美国的GDP是19.6万亿美元,我们是13.2万亿美元,他们的规模差不多是我们的1.48倍;而私募基金规模美国是11.01万亿美金,我们是11.1万亿人民币,有个汇率倍数的差距,6.3或6.4倍。我们有这样的差距,日后肯定会继续发力,中国私募股权还有巨大的发展动能,中国优秀的企业还是很多的,虽然很难找,但这个创业热情还是被点燃起来了。未来十到十五年私募股权产业会有巨大发展空间,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聚集起来,包括人才、资本、政策的支持等。”

2018年1月13日,“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揭晓了“2017中国改革年度十大案例”。“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国企混改的非典型创新样本”成功入选,也是入选的唯一国有企业案例。

在改革之初,毅达资本提出了三种打法,为日后其在市场快速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打法,是把团队撤小,让每个战斗单元都非常高效。”应文禄回忆道,小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团队只有两到四个人,好管理,也好抱团发力。过去投资机构大多是大部队建制,一个部门十几个人,团队管理涉及的事情相应也很多。应文禄认为,团队长实际上是内部能力最强的人,如果团队长将主要精力放在内部协调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具体事务上,就很难完全沉下心在一线从事投资业务了。

“在创业阶段,将最精锐的部队全部放在一线打仗,后面的管理平台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需求再慢慢配套完善。我认为这是一条非常实事求是的路线。”应文禄很严肃地表示,“在我们这个行业,如果你离开一线三个月,投资的感觉就会变得很差,所以到现在我都不敢离开一线,不管是跟投资人还是被投企业接触,都得要在这个行业的一线不断进行交流。这个行业就是瞬息万变,一点点都含糊不得。”所以应文禄要求团队长一定要到前线打仗,“就像军区司令员,你都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你怎能把队伍带得好?”

第二个打法是成立细分产业的投资事业部,做产业投资人而非财务投资人。毅达资本按照国家新兴产业去布局,成立了健康产业、材料与装备、清洁技术、文化、现代服务业、TMT等6大投资事业部。

毅达资本所有创始合伙人都要去一线带兵打仗,每个人分管一个事业部,所有的项目,从调研到谈判,从商务到尽调,都要参与。“经历了这些,合伙人之间对项目价值和风险的判断才会比较一致。”

第三个打法是合伙制的实行。“在原国有体制里面,大家是上下级关系,不是合伙关系,合伙就是人在一起,心也在一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应文禄说道,虽说合伙制这一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只有制定出好的制度与规则,才能激发团队的真正活力。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让最优秀的人成为合伙人

这个世界上除了亲情、爱情、友情外,还有第四种关系——合伙关系。电影《梦想合伙人》对合伙人的形容很是贴切。在国企工作过二十几年的应文禄深知,合伙文化是团队凝聚力的根基,也是激发团队活力的重要机制。

“职业经理人跟企业有多少共荣共生的感觉?不会有太多,再说他们就是打工者,企业怎能让打工者承担这样的责任呢?”应文禄说道,“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不彻底改革,国企就没有必要改制。”

在毅达资本成立这四年来,总监级别以上的员工没有一人主动离开。“应该算有一位,但他离开半个月又回来了,2017年还评上了先进。”应文禄笑着说道。

在毅达资本内部,应文禄有一个《构建成功合伙关系的三个秘密》的演讲稿,讲到了他对合伙人机制的认识。他认为,第一个秘密是合心,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忠诚;第二个秘密是平台,用心打造平台,平台也会成就你。平台比生命更重要,平台安全就是合伙人安全;第三个秘密是沟通,直接沟通,欣赏彼此的不同,认真倾听并积极反馈,通则不痛。

如今毅达资本的六位创始合伙人、十位业务合伙人都是自江苏高投集团时代就一起工作的同事。“我们的合伙人不外招,全部内部培养。”应文禄介绍,时间能考验大家是否对公司的文化有真正的认同感。

这六位创始合伙人分别为应文禄、尤劲柏、史云中、周春芳、黄韬、樊利平,他们在江苏高投集团就形成了非常信任、默契的合作伙伴关系。

尤劲柏精通企业投资分析、管理咨询和资本运作,在企业财务管理、改制上市、证券发行与承销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行业积淀深厚,拥有广泛的行业资源。他曾主导了秀强股份、超图软件、天瑞仪器、吉鑫科技、勤上光电、红宝丽、上海雅仕等多个项目的投资,帮助了二十多家企业实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周春芳对文化产业、消费服务业的行业生态和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研究,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具有独到见解。全面负责40亿规模的紫金文化基金及15.85亿规模现代服务业基金的投资管理工作,基金投资的项目包括江苏有线、幸福蓝海、金陵体育、蓝海彤翔、ImbaTV、新鼎明影视、睿悦科技、点掌传媒、茄子快传、对啊网、汇通达等多个国内知名文化和服务业项目。

黄韬则主要关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通信传媒领域,以及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在TMT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熟悉与并购和股权投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实践。参与了多家企业的融资、并购重组以及IPO。带领团队完成网宿科技、中文在线、凌志软件、百姓网、龙腾出行等50多家互联网、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并购工作,多个项目已经实现IPO或并购退出。

樊利平对企业并购重组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专注于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工作,拥有广泛的业内资源。主导投资项目超过二十个,完成了多起并购重组案例,帮助通鼎光电、奥瑞德、康达新材、力星钢球、长沙岱勒等多家企业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

为了更好地团结优秀小伙伴,在团队激励政策上,毅达资本采取了短期、中期、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一线投资团队在项目投资结束后就可以得到项目投资奖;业务合伙人除了项目奖以外还可适度参与管理公司的股权激励;管理合伙人则主要是中长期股权激励,以保持公司管理的稳定。”应文禄介绍说,一线业务人员有激励,后台支持员工也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分享收益。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绩效考核与激励方法,目前在世界500强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捧。许多企业每年会设置一定的淘汰比例,处于末位的员工将遭到淘汰。谈到这个做法,应文禄摇了摇头,“我从来不提倡末位淘汰,也不搞什么20%的人创造生产力,其他人跟在后面做小弟。我们提倡每个人都必须足够优秀。”应文禄说道,“小分队建制就是要把每个人打造得足够优秀才行,身边的人足够优秀,你才能够有影响力。”

应文禄第一份工作始于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从成本科会计干起,成功将南钢推向上市,做到了公司董事、总会计师;后来进入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董事、总会计师、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在创立毅达资本前任江苏高投集团副总裁。

“我的前三份工作都在国企,深知其中的一些弊端,也深知员工的想法是什么,大家希望有一个怎样的工作环境。”应文禄表示,“毅达成立时,我们就决心要打造一个简单、健康的文化,要摒弃大企业病。我们崇尚工程师文化,就是老一点的工程师带年轻一点的小工程师,大家在项目上一定要讲科学和民主。”

毅达资本合伙人、苏北团队负责人羌先锋就是这样从小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业务合伙人的。“我刚进公司时还是一个投资助理,应总比较敢让新人去做一些事情,当时我联系到某电子企业,这也是我接触的项目中比较复杂的一个。”羌先锋回忆道,虽然最终没有投资这个项目,但在联系项目、调研项目,帮助企业拆除红筹架构等过程中,羌先锋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东强股份、丰山集团、中恒宠物、精创电气、华骐环保等多个项目,后来都成为羌先锋负责和参与的投资的案例,亦为他晋升合伙人打下了基础。

2017年,毅达资本新加入的小伙伴有46人,如今团队从最初的78人增加到164人。“毅达资本可以选最优秀、最适合的人加入进来,这个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应文禄很是感慨。

如今毅达资本在原有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动产板块和并购板块,实现了“三马奔腾”,未来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在毅达资本,我们看到了一张地图,这是2017年中国各省IPO数量分布图。2018年毅达资本启动了“江海计划”,在沿海沿江地区开展基金和团队布局,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天津、上海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毅达资本题中应有之意。随着业务的拓展,毅达资本将加大力度吸引更多板块负责人和区域负责人加入。

“比如我们要在广东和上海等地设立区域板块,我们会在当地寻找最优秀的人一起来创业,给他们合理的机制安排,全力输送毅达的品牌和资源。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苏州业务改革完成以后就把苏州团队本地化了,让他们建立合伙机制。”应文禄表示,“这个确实变化比较大,我曾说过毅达要像腾讯一样做开放的平台,但是要控制好,前面估值、投资这些不是特别难,但后面管理,涉及文化、战略、人才这些最重要,所以布局会十分谨慎,要选到合适的人。”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不追风的人

回望2017年的股权投资市场,涌现出许多风口:共享单车、新零售、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中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现实是残酷的,没有多少企业和投资人成为幸运的风口上的猪,例如乐视生态梦崩盘、共享单车盈利前景堪忧……不过,2017年成为了中国A股退出畅通年,不仅如此,2017年全球IPO也非常活跃,美国市场全年IPO超过170宗,香港市场IPO超过160宗,成为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最活跃的一年。

有人为收获而欢喜,有人为踩雷而懊恼。“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似乎被无数次套用的话语恰当地形容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当下,全看你以怎样的理念进行投资。

“‘风口’这个词我从来不爱听。”应文禄说道,“投资其实没有风口,所谓风口就是风,风来了,风走了,没风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不谈这个,我们用自己的逻辑和打法去投资。”

投资就是投未来,应文禄强调,未来什么适合投资,作为机构而言早就应该想清楚,而不是去追风口。“其实干这个行业是很辛苦的,那些投完之后搞花式、找接盘侠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叫非道德投资。”

2017年,三大共享单车企业(摩拜、ofo、哈罗单车)累计融资超35亿元,一边是融资融到手发软,另一边是不停有单车品牌宣布倒闭,甚至陷入诉讼。“不知道这个行业将来是不是大家都能够分享一杯羹,我相信一定是有人哭,有人笑。投资是不确定性极高的行业,不等到项目完全退出,你都不知道这次投资是不是算成功。”

四年以来,毅达资本形成了自己严谨的投资逻辑:坚持行业研究和产业链投资,沿行业、产业链、产业树看企业、选企业和深耕细作;坚守价值投资底线,不跟风、不盲从、不追高;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寻找“三好学生”(好项目、好价格、好条款)。

“这些年我们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投资文化,大家知道公司的这套打法是什么。可能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投资人在哪里,也不知道下一个投资项目在哪里,但是我们知道年底的时候我们的任务能完成,而且可以超额完成,这个我很自信。”应文禄笑着表示,他认为一个成熟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和投资文化是公司的灵魂,是能促成一个公司将来成为伟大公司的重要原因,文化是可以传承下去的。不管过程多么艰苦,但投资标准一定要坚持,绝对不会因项目或基金不同、人的因素等做妥协。

2018年,毅达资本基金管理部的任务是募资190亿元,对此毅达资本合伙人、基金管理部负责人卞旭东同样自信地说:“其实压力没有想象的大,因为所有事情都在按部就班地准备,机构发展到这个阶段,即使你想停下来都不行,别人会拉着你跑。”

“毅达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声誉,许多机构都慕名而来寻求合作,我们要做的是从大量潜在的合作机会中选择最好的。”卞旭东说道。

2017年毅达资本实现IPO、借壳上市或上市公司并购的项目有12个,这个名单中包括了海辰药业、晨化股份、大千生态、传艺科技、金陵体育、岱勒新材、剑桥科技、上海雅仕、慈铭体检等。

2017年,工商银行总行给毅达资本发出了直投基金授信,未来毅达资本发行的基金产品,工商银行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出资。“在全国2万多家机构中,毅达资本成为首批进入工商银行总行投资遴选白名单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卞旭东介绍道,“工行是鉴于毅达的历史成绩做出这样的决定,对我们是非常大的肯定。”

“不过,我们越做投资敬畏感越强了,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多年的努力,现在我们出去有毅达资本的品牌,别人给予的尊重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个品牌。”毅达资本合伙人程锦表示,她从2012年就开始负责毅达资本在安徽的投资,2016年又负责初期规模20亿元的皖江基金的投资管理工作,深知品牌建立的不容易,“如果要摧毁品牌,投资几个烂项目对于公司品牌来说就会有很大的损失。”

对此,应文禄表示,或许一些投资公司讲投资组合,几个项目的投资收益可以覆盖其他项目的损失,但毅达资本有所不同,要尽量让每一个项目都获得最好收益。对于好的项目,除了要符合上述提及的几点投资逻辑,还要满足几项特别要求:第一,不让做尽职调查的项目,坚决不投资,再牛的项目,也不行;第二,坚持领投,要求董事会席位。在目前投资的企业中,85%以上是领投,跟投仅限于一些重大行业的布局,或者已领投项目的再次跟进;第三,如与被投企业在企业估值和预期收益等方面不能达成完全一致,必须有一定的条款保障。

行业里有“三分投、七分管”的说法,但应文禄认为风险管控要前移,重在“七分投”,当然投后“三分管”也必须落实到位。但如果“投”这一步没做好,后期依靠再多投后服务也很难扭转一个项目的命运。“我们必须视风险管理为创投基业长青的‘圣杯’,每个投资人都应该成为‘圣杯’的守护者。”

基于如此严苛的投资条款,毅达资本在实现稳健增长的过程中也错过了一些非常热门的企业,当然也避免了踩雷、跌入大坑。对此,应文禄并不后悔。“有的可能是一个好项目,但是不一定是好价格,也不一定是好条款,这样就不符合我们的投资逻辑。当然开会时我也会总结,对这些头部企业还是要始终关注,什么叫真头部企业?肯定是要代表国家名片和国家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大基因当时没投是有点后悔的;第二个要看是不是假头部企业,小行业的头部,整个行业才一两百亿,这不是头部,只有大行业的头部企业才算数。”应文禄表示,随着公司基金管理规模的不断增长,毅达资本也在探讨是否要适度放宽对头部企业的容忍度?讨论结果是,“只能在估值上适当放宽,其它条款坚决不能。”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应文禄在演讲

毅达资本始终坚持投资实体行业。华恒生物是其中值得一提的企业,程锦说起华恒生物很是自豪。“华恒生物是世界上独家拥有发酵法生产丙氨酸技术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丙氨酸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以2万吨/年的产能居于世界首位。”程锦说道,这样的企业皖江基金就投资了好几个,毅达资本的整体储备就更多了。

现在大家都喜欢提独角兽概念,应文禄笑笑说道:“其实我们投资的企业,有很多属于独角兽级别,只不过企业非常低调,不善于吸引媒体关注和研究,与现在一些新模式的企业完全不同。”

应文禄坦言,2017年有两个产业其实蛮难做,一个是文化产业,一个是健康产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政策监管从严,影视行业及整个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和融资活跃度下降,投融资趋于理性;“中国健康产业中大量是医药类企业,大都存在营销费用较高的历史性问题,如今发审委越来越注重规范性,过会被拒的比例就会比较高。”应文禄解释道,此外这两个行业本身估值就偏高,对投资机构压力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文禄告诉投资团队,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变化而不去做研究和投资,该走什么路还走什么路。“规范不是坏事,两票制也不是坏事;而且严格要求下估值会有一个回归过程,对投资人来说会有更多的机会。”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坚守和创新

一直以来,美国在经济和金融发展上的经验与教训,都是中国研究的对象。已经有70多年发展历史的美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无疑会对仅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有很大的借鉴。在中国,黑石、凯雷、KKR这稳坐美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前三把交椅的品牌,更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研究和学习的标杆。

“这些优秀机构走过的路,可能就是未来我们要走的路,从现在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和他们有十到十五年的差距,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应文禄说道,“这三家公司的管理规模总和去年达到了7000多亿美元,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现在备案一万三千多家,这个分母很大,但真正的分子不会多过100家。我们统计过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的只有109家,未来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未来五年,毅达资本的目标是管理资产达到2000亿元,各类资本市场证券化项目达到300个以上,员工薪酬实现再翻番,发展更多优秀员工成为合伙人。

2014年9月,毅达资本成立了江苏毅达汇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毅达汇景”),专注于不动产业务,基金类型有开发建设基金、PPP合作基金等,专注于城市区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产城融合等不动产开发建设与运营。“核心城市聚集人才、聚集资源,具有高流动性的特质,未来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还是会增值;城市要更新、要拓展、要重新调整,里面有许多机会。过去黑石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应文禄表示。

2017年8月,毅达资本成立了专注于并购投资的江苏毅达融京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毅达融京”),由前西南证券投行核心团队加盟组建。 “以前企业发展到上市阶段一般我们就退出了,其实我们从企业还是‘幼儿’时就在培养他们,知道他们的基因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未来如何帮他们作资源嫁接,帮他们做并购,在这种价值再发现和价值再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完成价值的再实现。”应文禄介绍。

2017年8月,毅达资本成立了一只规模两个多亿的新三板投资基金,其中六成资金会在一年内全部投入到新三板企业定增中。未来毅达资本还将尝试公募基金板块。“这不仅是自然的选择,更是必然的选择。”应文禄说道,“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血液里流淌的是价值投资的理念,二级市场投资也一定会遵循这个路线,许多投资标的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或者高度相关的。未来在二级市场投资我们也一定会颠覆或者改变传统的那种炒热点、炒板块、炒周期的短视行为,真正做到价值投资。”

美元基金也是毅达资本计划筹建的,未来将募集2亿~3亿美元规模的基金,以投资中国创业团队为主。应文禄坦言,虽然考察了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但没有九成的把握还是不会轻易募集,要做最好的准备。

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征程的毅达资本,四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对未来有着清晰的发展目标,2018年上半年毅达资本将进行首轮融资,预计募集额超10亿元,用于公司发起设立新基金出资、新业务板块布局并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应文禄将这些归因于团队的拼搏精神。“你要有金刚钻才能揽这个瓷器活,但所有成绩都得靠拼,不拼怎么行。”应文禄说道。

毅达资本:混改四年成绩单

应文禄在江苏省国资委会议上讲解股权投资基金的运营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在其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瞧,在我们这里,得拼命地跑才能保持在原地。要是想到别的地方,那就得再快一倍才行。应文禄强调毅达资本不养闲人、懒人,选择了毅达资本就一定要拿出全身心力量去创造价值。这几年毅达资本的管理资产规模翻了十几倍,团队人员才增加了一倍。应文禄又一次强调,“不拼怎么行呢”。

应文禄本身就很拼,节奏很快,工作时间排的很满。采访期间有个电话打进来要更改一个会议的行程,协商了好几个时间都未果,因为他的时间已经安排得相当饱和了。

应文禄早年喜欢看足球比赛,最喜欢的队伍是德国队,虽然巴西队以5次世界杯夺冠绝列首位,但德国是进决赛次数最多的队伍,也获得过4次世界杯冠军,他喜欢德式全明星阵容,其中没有很多个人英雄式的明星,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优秀。应文禄曾经去欧洲考察,对德国人的勤奋印象深刻:早晨五点,德国的路上就全是汽车了。“日尔曼文化是很拼的,每次去欧洲都会有这种感觉,中国和美国也一样,而意大利、西班牙早晨九、十点街上都没多少人。”

这些理念都与他要建设的毅达资本文化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果注重享乐,过程中一定会掉队。别人在跑,你怎么跑得过?小跑怎么可能跑得过长跑的人,没有什么可能性,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

应文禄表示,毅达的愿景是做中国股权投资的引领者,成为投资人信任、社会认可、员工自豪的,支持创新创业、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而在实现愿景的征途中,作为私募股权投资从业者,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坚守投资底线,高度规范和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坚定地做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好孩子”。

“有诗有远方,有尺亦有度。毅路同行,无问西东。”这是应文禄在2018年毅达资本内部年会上对所有员工的寄语。应文禄说,未来毅达将会培养和选拔更多优秀的员工成为公司合伙人,共同掌控和分享这个平台,让毅达的使命、愿景、文化和价值观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