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文壇的滅絕師太,19歲結婚生子,30年不與兒子相認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

亦舒是誰?

為什麼被稱為師太?

哦漏,我們還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嗎?

林夕說她是他的枕邊書。

史航評價她:過去是個才女,現在是個勞模。

黃嘯讚譽她是娛樂圈和現實的併購大師,寫盡大都會的繁華和冷漠。

而她卻是魯迅和張愛玲的鐵桿粉絲。

有人說亦舒是言情小說家,也有很多人不這麼看。反對的人說,她的作品不僅關於愛情,更關於家庭、事業和人生,她可以用最簡單的語言詮釋最深刻的道理,堪稱最偉大的生活描繪者。

亦舒:文壇的滅絕師太,19歲結婚生子,30年不與兒子相認

01

她不僅聰明,還很自律。

她初露頭角就迅速成名,哥哥是著名的小說家,兄妹倆和金庸,一度被稱頌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蹟”。金庸創流行武俠小說,倪匡創作流行科幻小說,她則創流行言情小說。

她為了多賺稿費,頻用短句空格,湊字數賺錢。

她會用整月的稿費,去買一套連當紅明星也捨不得買的連卡佛名牌套裝。

她活得世俗精明,沒有經歷過大災大難,也沒有窮困潦倒的低谷,雖聰明到看破世事,卻也沒有大徹大悟。

她的聰明表現在人情世故通透。她筆下的女主角,各個人精。疑似章子怡的伏貞貞,神似章小蕙的玫瑰,行似中葡混血劉印子的李嘉欣……

甚至她在《承歡記》也表達自己的觀點,窮家子女,不學得眉精眼明,善解人意,簡直不能生存,吃次虧學次乖,漸漸變為人精。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放在亦舒身上,言如其實,恰如其分。

她的文章短小精悍,人情世故皆通透。金句俯拾皆是,簡潔而犀利。

連音樂才子林夕都讚不絕口,“讀張愛玲和亦舒,性價比最高,一翻一字金句。”

也的確如此,亦舒和張愛玲算是上天派給填詞人的大好紅利,隨便扒拉幾句就算一首好詞。

林夕作品中亦舒的影子太多,光用亦舒書名做歌名的作品就可以排出幾十列。

比如像,王菲的《流年》、《給自己的情書》等;在楊千嬅的專輯《Unlimited》,整張專輯都是用一種亦舒的語調在寫,其中一首還叫《亦舒說》。

《富士山下》中的歌詞“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再見二丁目》中的歌詞“原來我非不快樂”,千樺《亦舒說》的歌詞“專心工作才有資格吐血”,都非常亦舒。

她致力於流行的通俗小說,而不是成為大文豪,這一點和毛姆一樣十分精明。

偏偏就是這麼一個聰明的女人,還格外自律。

亦舒現在已經是71歲的老太太了,還偏偏筆耕不輟,50年裡她孜孜不倦以平均每年六本書的速度寫作。這樣的寫作速度和創作熱情,絲毫不亞於任何人。更何況亦舒還一直用筆寫作,交給出版社的都是手稿。

聰明的女人,如果工作格外賣力,哪能不成功?

亦舒:文壇的滅絕師太,19歲結婚生子,30年不與兒子相認

02

她不僅漂亮,還自愛。

初看亦舒,其實不大容易發現她的美。跟張愛玲一樣,亦舒身上也有一種矜傲。那種居高臨下的驕傲,目下無塵的清高,實在讓不少人駐足。

亦舒穿著藍色的牛仔短褲,套一件褪了色的T恤,到大飯店坐下來吃飯,顧盼流連,旁若無人。正如她小說中一個個美豔不可方物的女主人公: 玫瑰、子君、燕妮……

她因為自愛,決絕的與過去割裂開來,在愛情裡冷靜而又剋制。

亦舒三十年不認兒子,一度是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2013年旅居德國的藝術家蔡邊村拍了一部紀錄片《母親節》,參加影展尋母。這件事之所以如此轟動,在於這位母親的不平凡。

19歲的她與前夫畫家蔡浩泉誕下蔡邊村,三年後愛情崩裂,兩人各奔東西。前幾年的偶爾探望,直至後來,分道揚鑣,相形陌路。隨後蔡浩泉另娶,亦舒與男明星嶽華相戀。

他們兩個人就像是相交線,只為了彼此的交融,然後漸行漸遠。

她是那麼矜傲的一個人,又是那麼自愛的一個人。怎麼捨得閹割自己的幸福,叫自己吃苦頭。

亦舒曾直言不諱的談到前夫蔡浩泉,“才華他是有的,只是稍欠人格。他多疑、暴躁、妒忌、憂鬱、自覺受了許多委曲、懷才不遇,他要叫所有接近他的人吃苦。”

想當年師太絕對愛得剛烈,19歲,還沒有到法定年齡,就結婚生子。隨後拋棄兒子,遠赴他鄉,自力更生。這麼任性凜冽的女子,怎麼能在生活上受得了半點委屈。

所以,她筆下的女人幹練獨立,對感情剋制。分手時絕不拖沓,乾脆灑脫。

她這麼決絕的與過去割裂開來,這點與張愛玲很像。正如她小說裡說的那樣,“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亦舒:文壇的滅絕師太,19歲結婚生子,30年不與兒子相認

03

她自立,並教所有女人自力更生。

亦舒自幼生活優渥,豐衣足食,受良好教育。中學畢業後任職 《明報》,跑新聞,寫專訪。27歲時留學國外,讀酒店食物管理系。

正如她文章裡說的那樣,“作為女性,先要爭取經濟獨立,然後才有資格談到應該爭取什麼。十五至二十五歲,爭取讀書及旅遊機會;二十五至三十五,努力工作,繼續進修,組織家庭,開始儲蓄;三十五歲以後,將工作變為事業,加倍爭取學習,一定要擁有若干資產防身。”

在亦舒所有小說中,獨愛《承歡記》。我們大部分都是和書中女主角麥承歡一樣,克勤克儉,勤工好學的姑娘,家境普通,約束太多。

承歡的母親處處刁難她,企圖在女兒的婚禮上爭意氣,多年來的委屈藉此發洩到她身上。我們雖然沒有這樣刻薄的母親,但婚姻確實對女性來說是座大山。

她借承歡之口,身教言傳了自己的生活體悟。

“一個女人,身邊沒有些許錢伴身,是完全行不通的,到老了只有更慘。”

“有錢,可以躲起來,少個錢,便想攢錢,人前人後醜態畢露。”

“他們出了錢,就理直氣壯參與我們的事,將來更名正言順事事幹預,人貴自立,現在我明白了。”

“在生活上依賴人,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那是沒有可能的事。”

不僅亦舒自己,她筆下的女主角,比如承歡、寧波等等,都相當自立。

貧困的生活,並沒有讓承歡屈就婚姻,反而讓她聰明成熟,爽朗大方,幽默又洞悉世情。

到最後,一向經濟實惠的麥承歡,終於也開始盡情肆意的享受浪漫帶來的樂趣。麥承歡先是贏得作為一個人的尊嚴,然後才是做回女人的。

不只是在《承歡記》中,亦舒聲張女性自立的重要性,在她的其他作品中,處處可見這樣的句子。

“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能夠為他揚眉吐氣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麼歸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

“我這一生,都不會向任何人祈求時間、金錢及憐憫。我的命運,將掌握在自己手中。”

……

透徹犀利貼切豐富一如師太。

她筆下的女性人物,平等,獨立,自謙,智慧,不以美為要挾,不以智慧自負,清醒理智,良知尚存。

追捧亦舒的人,不一定喜歡她的作品,更多的是欣羨她對生活的態度,活得任性跋扈,勇敢率真。愛得熱烈,也恨得凜冽。

正如某一個網友所說,終究,美貌也罷,財富也罷,都是錦上添花,我並不奢望做亦舒筆下婉轉靈動的奇女子。但是我記得,女人最要緊的一件事是自力更生,這便足夠了。那樣即使我輸掉了愛情,輸掉了婚姻,也不會輸掉我的整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