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3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3

這一年是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在這首無向遼東浪死歌的傳唱下,平原(今山東陵縣)劉霸道、鄃縣(今山東夏津)張金稱、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孫安祖和竇建德、渤海(今山東濱州市陽信西南)高士達、韋城(今河南滑縣東南)翟讓、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杜伏威等相繼起兵。

星星之火,漸成燎原。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3

不過,這時的楊廣可沒空去滅火,因為他正在忙著玩火。些許匪患,讓地方軍隊去應付就行了,他要忙著建立他的千秋偉業,不朽之功。高句麗是肯定要打的,一刻也不能停。他命令幽州總管元弘嗣往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嚴急,造船工匠晝夜泡在水裡,不敢休息,從腰往下都長出蛆蟲,死者十之三四(聽著耳熟,這不楊素乾的事兒嗎?)。又下詔集結天下軍隊,匯合於涿郡。又另外徵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命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到高陽,用來裝載衣甲幔幕,還徵發民夫以供軍需。秋,七月,隋煬帝徵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到涿郡,船隻相次千里,載兵甲及攻取之具,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川流不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於路。

大隋經過隋文帝楊堅的勵精圖治,到了隋煬帝手裡,人口有900萬戶,4600萬人,雖稱富庶,然而這樣大規模的折騰,也幾乎已經是封建王朝的極限了。

大業八年,浩浩蕩蕩,盛況空前的一百萬大軍,分為二十四路,水陸並進,浩浩蕩蕩從涿郡出發,旌旗綿延百里。結果我們都知道了,那真叫有多大臉現多大眼,被高句麗人一頓狂CEI,被玩兒詐降的乙支文德當猴耍,損兵折將,糧秣軍械丟失殆盡,灰溜溜的逃過遼河。

心高氣傲的楊廣這輩子哪兒吃過這種虧?大業九年,他不管星星之火已經變成燎原之勢,又往上面潑了桶油,二次東征高句麗:高句麗,朕跟你槓上了!

嘿裡個莫門特,楊玄感感覺自己心中的一團火,要爆了。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3

當時楊玄感在涿郡做糧草官,給前線的遠征軍督運糧草。眼見得農民起義如火如荼,皇帝還在窮兵黷武,天下眼看糜爛不堪,楊玄感覺得時機到了。楊玄感於是與武賁郎將王仲伯、汲郡贊治趙懷義等謀議,以水路反賊多為藉口,經常扣押逗留,讓前方的將士捱餓。

同時,他秘密召回身在遼東前線的兄弟,武賁郎將楊玄縱、鷹揚郎將楊萬碩。

楊素一生榮華富貴,姬妾無算。生下的兒子就有七個,夠蛇精喝一壺的。

大娃楊玄感,洛陽起兵失敗身死。

二娃楊玄縱,洛陽起兵失敗後被斬首。

三娃楊玄挺,洛陽起兵失敗戰死。

四娃楊玄獎,洛陽起兵失敗後被斬首。

五娃楊萬項,洛陽起兵失敗後被斬首。

六娃楊民行,洛陽起兵失敗後被斬首。

七娃楊積善,洛陽起兵失敗後自殺未遂,後被車裂而死。

七個葫蘆娃因為沒有看我的這篇劇透,所以也不知道造反的悲慘結局,不過,既然造反了,就要有造反者的覺悟。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這個時候他們正打著雞血,打算一舉推翻昏君呢。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3

這個時候的楊玄感,無城無兵-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手底下只有搬運糧食的民夫和押運糧食的兵丁-隋煬帝對楊素家族還是防著的。他不想一開始就和大隋的正規軍正面作戰,於是耍了一個小花招,弄了一個假使者,風塵僕僕如喪考妣的樣子,好像剛從遼東前線奔命回來。假使者謊稱來護兒造反,往老同志頭上扣屎盆子,以討伐來護兒為藉口,六月初三,楊玄感等人把糧食都搬進了黎陽城,封閉城門,禁止進出。

這就有了城。

然後,接著以討伐的名義,強徵城內男子從軍,又把運糧的民工,行船的船伕集中起來,把船上的帆布撤下來,製成“頭盔鎧甲”(船伕:啊,我的心!我的肝兒,我的帆兒),把黎陽城的鐵匠鋪走了個遍,蒐羅趕製單刀柳盾,轉眼之間就拉起來一支萬人的隊伍。

這就有了兵。

有城有兵,楊玄感心下稍安,再用運糧的名義騙來了附近郡縣的一些官吏,任命趙懷義為衛州刺史,東光縣尉元務本為黎州刺史,河內郡主簿唐禕為懷州刺史。在這一天召開了誓師大會,看著臺底下一群“白盔白甲的革命黨”,有的拿著單刀柳盾,有抄著菜刀的廚子,有扛著鍘刀的馬伕,還有拎著船槳的船伕,走過土穀祠.叫道. `阿Q!同去同去!’,楊玄感頗有些志得意滿顧盼自雄:我要報仇,我要當霍光,我要造反!

當然楊玄感就算再傻缺也不會這樣明講,他說的是“我身為上柱國,家積鉅萬金,至於富貴,已無所求。今不顧破家滅族,只是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民之命。

如今的皇上倒行逆施,我造反是要拯救天下的黎民百姓,是為了你們啊!

臺下歡聲雷動。這些個運糧的民夫,行船的把式,早被楊廣折騰得不像樣子,疲於奔命,如今聽說要造反了,船把式也就沒那麼心疼自己的船帆了。

他在自己的一幕三分地恢復開皇年間舊制,意思很明顯:你楊廣這皇帝是篡位的來的,我楊玄感不認!我起兵是匡正社稷,你楊廣才是亂臣賊子!

除了親兄弟,楊玄感的幹兄弟也著實不少。楊玄感體貌雄偉,驍勇力大,長得一口美髯。每征戰,他都是揮舞長矛,身先士卒,而且又好結朋好友,愛重天下之士,個人魅力還是頗有一些的,所以在大隋的官二代中還頗有些人望。大將韓擒虎的兒子韓世萼、觀王楊雄的兒子楊恭道、光祿大夫虞世基的兒子虞柔、大將來護兒的兒子來淵、御史大夫裴蘊的兒子裴爽、大理卿鄭善果的兒子鄭儼等四十名高幹子弟都來投效,在造反派中分別任職。

一群中二期少年官二代,就這樣聚集在楊玄感的大旗下。

有城有兵,有人投靠,好像還缺了點什麼?嗯,一位謀士。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天深夜,由打長安吹來一股東風,這股東風,名叫李密。

沒錯,正是後來瓦崗的李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