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石榴、无花果、芒果——丝绸之路把这些水果带到了中国


葡萄的人工栽培史大约开始于六千至八千年前的亚洲西部和埃及地区,葡萄酒的酿制历史大约也是在这个时期,而葡萄和葡萄酒传入中国则在汉代,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传入中国则更要晚到唐太宗时期。此图出自德国植物学家奥托·威廉·汤姆于1885年出版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植物图志》。

此图由德国画家尤·斯·冯·卡洛尔斯菲尔德绘制于1819年,布面油画,作品名《迦拿的婚宴》,现存德国汉堡艺术馆。这幅画描绘了基督教和葡萄酒的奇妙关系——画面暗示耶稣把水变成了葡萄酒,详见《新约·约翰福音》第2章。

石榴原产于波斯及其邻近国家,汉代传入中国。石榴又称“安石榴”,其实应为“安息榴”,安息国即名为帕提亚的西亚古国,位于今天的伊朗高原。此图出自1887年出版的德国植物宝典《《科勒药用植物》。

唐代画家周昉所绘《簪花仕女图》,这幅图描绘的是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在春夏之交游园赏花的情景。左边的贵妇里面穿的就是长可曳地的石榴裙,手拈红花。唐代女人对石榴裙十分喜爱。

无花果树是一种桑科榕属的常绿或落叶小乔木,原产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唐代时从印度传入中国,也有说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元年传入岭南。花果树并不是不开花,它的花隐藏在果实的内壁。有人说无花果树就是菩提树。此图出自《德国、奥地利及瑞士植物图志》。

此图名为《菩提树下的一个小寺庙》,约绘于1810年。此图所描绘的地点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菩提伽耶,又称佛陀伽耶,是佛陀悟道之处,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150公里处,由摩诃菩提寺和金刚宝座塔组成,塔的西侧就是佛陀悟道成佛的“圣菩提树”。

芒果是漆树科芒果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印度,梵语名“庵罗”或“庵没罗果”,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芒果树则于南宋传入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种植地区是衡山,共有两棵。闽南语把芒果叫作“檨”,据说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时候引进的品种。这幅图由画家沃尔特·胡德·费奇于1850年绘制。

这幅图描绘的是印度神话中的爱神伽摩的形象。伽摩的意思是“欲”,或喜悦与情欲的爱。伽摩所持的弓的弓背由甘蔗制成,箭簇则由芒果花制成。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和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的形象都是一个手持弓箭的调皮的小男孩,显然,伽摩的形象要比他俩繁复得多。


桃是蔷薇科梅属的落叶小乔木,原产于中国。美国东方学家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编》一书中描述了桃由中国传至欧洲的路线:“或许是绸缎商人带去的,首先带到伊朗,从那里再到亚美尼亚、希腊和罗马。”此图出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植物图志》。

这两幅木版年画描绘的是中国传统的两位门神神荼和郁垒,左边是神荼,右边是郁垒,神荼的相貌显然比郁垒凶恶得多,但根据记载,两位门神的相貌其实都很凶恶。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则将两神合并为一神,《枕中书》中写道:“蔡郁垒为东方鬼帝,治桃丘山。”

杏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北部的山东、山西、河北山区以及东北南部,公元前2—1世纪,杏经过天山传向西方,种植于亚美尼亚地区,再传入欧洲后,被欧洲人误以为杏的原产地是亚美尼亚。此图出自德国植物学家恩斯特·汉斯·路德维希·克劳斯于1904年出版的《大自然中的德国植物》。


这尊雕像描述的是被地母神西布莉逼疯因而自阉之后的阿提斯。每年的春天,罗马人都会为这对悲剧情侣举行祭祀活动。而自阉的阿提斯的睾丸则化为苦杏仁,象征着痛苦、悲伤和悔恨,同时也象征着纯洁。《符号与象征》一书中说:“杏仁象征纯洁,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神话中重生之神阿提斯出生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