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私律微普法 | 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生活,不仅仅是男女双方情感的结果,更会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财产、子女等多种因素。离婚案件中,很多当事人会主张一方的婚前财产或者认定婚前个人财产演变为夫妻共同财产,在此柳基伟律师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就“婚前一方财产是否会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问题进行解析,供大家予以参考。

首先,曾经确实存在此类的法律规定,即婚后一段时间后个人财产可以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该规定目前已经失效。意味着,如果单纯从时间上考虑,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始终为个人财产,不会通过时间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时间,不会影响财产的属性。

私律微普法 | 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其次,我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即,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原则上均属于个人所有。这在法律概念上认定了夫妻一方婚前财产的范畴及界定依据。比如一方婚前的存款,可以依据银行卡的存款明细予以认定;婚前购车可以根据购车的发票、权属证书的登记时间等予以认定。时间,可以确定财产的属性。

私律微普法 | 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三,个人财产有没有可能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呢?有这个确实存在可能,但是这个转化跟时间无关,而是当事人的自愿处置行为。《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因此,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内对于夫妻双方的财产、婚前财产进行单独约定,确定有关财产的权属性质。比如: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后约定男方婚前的车辆归女方所有,后期如果该车辆按照约定办理了车辆的过户手续,之后如果双方涉及离婚,则女方便可以依据该协议及车辆过户手续主张车辆为其本人的个人财产。

综上,婚前个人财产原则上依然属于个人所有,但如果该当事人同意处置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交付对方作为对方的个人财产,法律对此是允许的,即法律允许当事人自愿处置其有关财产。

私律微普法 | 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情况:

1、一方婚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离婚时一方依然可以主张该存款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2、一方婚前购买的车辆,登记在一方名下,依然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婚后该车辆的出售所得价款依然可以主张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

3、一方婚前全款购买住房登记在自己名下,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

4、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住房登记在自己名下,房产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但是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相应的财产增值部分依然需要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5、一方婚前购买的住房,婚后添加另外一方的名字,可以视为赠与行为,该房产为双方的共同财产。


私律微普法 | 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