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空軍之路:不光要有殲-31,預警機、加油機一個都不能少

中國有著960萬平方公頃的廣闊土地,地域遼闊,那要多少戰機才能保護我國自己的領空安全呢?這實際上並不是幾個簡簡單單的幾何數字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技術迭代與我國軍事戰略、空軍戰略互動的一個過程。

我國早就提出了“天空一體、攻防兼備、建設實戰空軍、轉型空軍、戰略空軍”的發展目標。從而從要本上保障我的領空安全,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能夠建設出一支信息化程度高、機械化程度高、自動化的能打勝戰的世界一流的空軍。要時刻將“趕於超越,勇於創新”銘記於心,把我的空軍建成世界頂尖的部隊。

大國空軍之路:不光要有殲-31,預警機、加油機一個都不能少

▲空軍“老爺爺”殲-6當年立下赫赫戰功

我國的空軍成立於1949年,到現在已經快有69個歲月了。在這段時間中,我國的空軍從無到有,再到緊跟世界領先,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1930年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飛機,也就是在這十六年之後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個航空學校並著力於培養出自己的空軍學員。到了1949年的時候,才組建了自己的飛行中隊。正是通過這樣一代一代不解的努力,終於在2007年我國空軍正是第一次成建制,大規模的走出國門。展示了我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我國在80年代的時候並沒有加油機,這使得我國的戰鬥機的性能受到很大的制約,戰機航程不足,作戰能力明顯下降。為了提升我國的空軍實力,在幾代人的刻苦奮鬥下,轟油-6如期而至。我國第一代加油機試驗完成,到1995年加油機正式在空軍服役。然而由於轟油6機身容量小,並不能滿足於時代發展的需求。後來我國又引進了伊爾-78大型運輸機並將其改裝成了新一代的加油機。伊爾78改進後在飛行1000公里時能為戰機加油六十五噸,飛行二千五百公里時也能為戰機加油三十多噸。這大大增加了戰機的機動性與航程,也增大了戰機打擊能力。

大國空軍之路:不光要有殲-31,預警機、加油機一個都不能少

▲伊爾-78改造的空中加油機

我國和第一代空警一號是由俄國生產的圖-4改進過來的,其中的過程可謂是一波多折。第一駕預警機的出現於我國有著里程碑的意義,它增強了我國的防空預警能力,能夠提早發現敵目標並將其擊落。隨時科技力量的增強,我國又對預警機進行了升級換代。空警500就這樣出現了,它是由運-9為平臺,改進而來的。最大的飛重量為七噸,航程為五千七百多公里,速度可以達到五百五十公里。是我國的第三代預警機。

大國空軍之路:不光要有殲-31,預警機、加油機一個都不能少

▲空警-2000預警機

殲擊機與轟炸機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已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殲10、殲15、殲20、殲31的出現,更為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防空力量。殲20是先進的第四代隱形戰機,機動性能強,作戰半徑大、全天候。而殲31是我國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機,於2012年首飛成功,也是我國新一代的隱形艦載機。轟-6、轟-6K的研製成功,結束了我國不能造轟炸機的歷史,填補了我國航天工業的空白。轟-6K突擊能力更強,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還能投核彈、核巡航彈。它是戰神轟炸機,它即能遠程奔襲又能大區域巡鑼,同時也能在防區外攻擊目標。

大國空軍之路:不光要有殲-31,預警機、加油機一個都不能少

▲最新轟-6K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