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ICO”重頭戲開場:切換主網後,EOS會“分叉”嗎?

北京時間6月2日06:59:59,EOS從以太坊網絡切換到EOS主網。

作為數字貨幣市場一顆耀眼的新星,EOS被寄予了太多期待,技術上的期待。

因為下一代區塊鏈不會是混亂的ICO,不會是狂熱的概念炒作,而將是大規模的各行業DAPP的落地與應用,所以公鏈這一大型商業應用的基礎設施必然是區塊鏈時代的寵兒

而把百萬級TPS,DAPP快速部署以及使用零手續費作為項目標的的EOS,無疑切中了市場痛點,迎合了最大的市場期待。

EOS,可理解為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即為商用分佈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操作系統。自2017年7月創立以來,便朝著解決既有底層區塊鏈系統的高延遲、低數據吞吐量,使用費用較高,無法滿足大規模商用系統等問題的方向而發展。

2018年註定是EOS的主演時間,觀眾和裁判都在。

先是轟轟烈烈的超級節點競選事件持續幾月熱度不減,此後智能合約安全漏洞事件又引來陣陣唏噓,而就在主網即將上線之際,持幣者們又錯愕地獲知EOS可能啟用多條主網存在映射安全隱患。一時間,對EOS看好與看空的交鋒刀光劍影。

超級節點競選、主網上線這些皆是EOS生命中的里程碑,但更是與眾多柚子粉自身權益和前景期待息息相關的大事。

節點競選為何愈演愈烈

我們知道EOS採用DPOS(委託權益證明)共識機制,該機制決定由被社區選舉(投票)的可信帳戶(按照得票數排行多少選擇,稱為超級節點)來創建區塊,為平衡去中心化程度與追求極致的交易效率,最終設置21個超級節點(同時有100個備用節點),由它們產生並維護EOS網絡的所有區塊記錄,記錄和計算EOS網絡中的全部數據。

作為主節點,須履行驗證EOS網絡中交易的義務,同時會獲取相應的(極具誘惑性的)報酬。據EOS白皮書稱,每年會增發代幣的1%給維持節點的人,即一千萬(EOS總量十億)。EOS現價約合80RMB,主網上線後若按100RMB來算,分給21個節點,每個節點每年有接近5000萬RMB的收益。倘幣價再有暴漲,獎勵更具壓倒性誘惑。

此外,這些超級節點還將擁有EOS系統的投票權,整個EOS生態中的任何應用都無法繞開他們的裁決,鑑於EOS項目大有成為區塊鏈界裡的“蘋果應用商店”之勢,成為其超級節點的潛在商業價值無須多言。

正由於EOS顯著的技術優勢與豐厚的激勵機制,眾多大佬級玩家被吸引進行超級節點的角逐。自3月初開始,就大量曝出眾多團隊與勢力方宣佈加入EOS超級節點競選的新聞。僅在中國加入EOS超級節點爭奪戰的就包括:EOS Union、區塊鏈引力區、歐鏈、硬幣資本、EOS深圳、ONO、EOS Beijing、HelloEOS等,此外還有EOS老貓、暴走恭親王等一眾大佬級人物。

節點競選的基本集中

所有持有EOS Token的用戶都有“投票權”(選舉權”),可以為節點競選人投票,誰票數多就可當選。

1EOS=30票,1個EOS對同一個節點只能投1票,且1個EOS最多隻能投給30個節點各一票。

此外,投票長期持續進行。根據EOS技術白皮書所述,當選的21個超級節點中,每個節點出6個塊,每0.5秒出1個塊,也即63秒便結束一輪,然後會重新計算選票,產生一次新的超級節點當選結果。

故理論上超級節點的競選是一個持續的博弈過程,後續會動態變化。但”虹吸效應”啟示我們,強者愈強,弱則愈弱,估計短期變化可能性不大。

所以首批節點競選對候選者尤為關鍵,必須盡銳出戰。

由於擁有越多EOS,投票數就越多,所以各路大佬為爭奪節點,不僅自己牢牢手握海量EOS,還會多方奔走,讓聯盟內更多人聚集更多的幣,獲取更大投票權,這無形之中會調高EOS幣的市場預期,迎來一場交易高峰。對此,市場已有擔憂會因出現“賄選”拉票操作而引發EOS“崩盤”之災。

為何主網還沒上線,卻掀起糾葛

2018年6月初EOS的主網上線被視為鏈圈與幣圈的年度重磅看點,然而近日忽掀起關於EOS將啟用多條主網映射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高頻討論。

EOS的堅定支持者們還未來得及為其主網上線做最後的倒計時狂歡,便淪陷在對社區後續發展的各種姿勢的探聽、猜測與隱憂中。

對近期國內外多個團隊與聯盟競相籌備上線EOS主網的跡象,Block.One團隊未做出任何引導或干預。

此外,雖然EOS Go社區一直陸續發佈EOS.IO“仙法”,但前不久EOS開發者群管理員Serg也公開指出,EOS Go只是一個社區驅動的平臺,與Block.one團隊毫無瓜葛,徹底撇清了與EOS Go的關聯。

EOS超級節點競選者之一老貓也認為“不排除同時出現2個或者多個EOS網絡的可能性”,同時表明,正式上線後各種投票開始,真正的超級節點出現,誰發起主網的其實就並不重要了。

如果說超級節點競選白熱化因激發大量佈道者的“主動營銷”而成為EOS的重大利好,主網啟動者的塵埃未定則不盡然。

若最終EOS無法在全球範圍內達成一致,出現多個主網多條公鏈(暫且不論公鏈在功能和性能上能否達到市場期望)。EOS持幣者們理論上看似能到多個主網獨立完成映射,得到一幣變多幣的有趣“餡餅”,但恐怕到那時,EOS原生幣的價值又要另當別論。

近期IMEOS與HelloEOS也都在進行一些號召性活動,試圖跨越社區壁壘,聚集東西方EOS社區力量。

“史上最大ICO”重頭戲開場:切換主網後,EOS會“分叉”嗎?

“史上最大ICO”重頭戲開場:切換主網後,EOS會“分叉”嗎?

PS:好奇為什麼沒見到EOSGo

主網發行被‘搶’,節點還能愉快地選嗎?

希望主網啟動過程會像最初傳說的那樣順利。

5月31日,IMEOS發佈了EOS主網啟動團隊(EMLG) 提供的一份主網啟動方案。

北京時間6月2日06:59:59(UTC世界標準時間6月1日22:59:59),長達一年的EOS眾籌結束,10億柚子分發完畢。23小時後(北京時間6月3日7:00),以太坊網絡上流通的所有EOS代幣全部凍結,之後,EMLG團隊便會開始主網啟動的流程(見下圖)。

“史上最大ICO”重頭戲開場:切換主網後,EOS會“分叉”嗎?

按照EMLG只維護一個主網的預期,多個達成共識的主流節點會共同執行同一種啟動方案,但我們無法排除其他社區或節點也在籌備啟動另一個主網的可能,有一定技術實力與社群實力便可做到這點。

那麼就問題來了,如何投票?持有EOS就能直接投票嗎?什麼時候投?怎麼投?投給誰?

首先,參與投票有兩個前提。

1)進行質押,進入鎖定期

根據EOSCanada發佈的投票機制,當一個用戶想為自己喜歡的Block Producer投票時,需先把EOS tokens抵押成選票,抵押後其EOS Token會被鎖定,鎖定期間無法轉賬和交易(對於一些投機者而言,在此期間便無法售賣自己的token)。取消EOS抵押,也需要等待72小時的解鎖時間。

2)有投票入口

十億個EOS分散在世界各地,全球各大交易所、互聯網錢包以及冷錢包中,而面對各類錢包、交易所的投票通道,EOS主網啟動者需進行安全性及真實性驗證後才會接受來自這些通道的投票。如果用戶存放EOS的錢包或交易所未被公佈為認可的投票通道,則無法投票。

其次,票投給誰不一定如你所願

目前部分交易所和錢包已開放預投票入口,由於主網尚未啟動,這些投票並沒進入主網。

若有EMLG之外的團隊率先完成,或者存在包括EMLG在內的2個以上團隊同時完成技術部分的啟動,進入投票環節,那麼交易所和錢包或許都要進行一番選擇考量,究竟對哪個主網開放投票通道,又或者是對所有主網都開放通道。

一句話,交易所或錢包支持哪個投票通道,用戶才能把票投給對應的那個社群的節點。

目前為止,沒有一份權威的超級節點投票指南,以後也不會有,沒有官方,何來權威。

故而主網啟動當天可能很多持幣者會因為沒有投票資格,沒有投票入口,或者不瞭解投票流程而投不出票,成功投票了的用戶也不一定通過一個路徑投票。

“史上最大ICO”重頭戲開場:切換主網後,EOS會“分叉”嗎?

一切皆因信息不對稱,不確定因素太多。我們不確定啟動主網的團隊會有幾個,不確定誰先啟動主網,不確定各個錢包與交易所會對哪個主網開放投票接口,不確定EOS主網審核通過哪些交易所與錢包的投票通道……

EOS去中心化的一次大膽的社會實驗

整個超級節點,包括100個備選節點,一個漫長的持續博弈過程,需要EOS社區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共識去維繫整個遊戲過程與遊戲規則。

BM在EOS項目中設計使用DPOS共識機制,理想情況下是所有EOS持幣者在同一個場域內憑持幣數行駛其投票權,選出符合價值期待的21個節點來維護主網出塊與交易。但這存在一個前提,這些持幣者會響應號召同時參與這場遊戲,承認這一遊戲規則並無論怎樣都接受和捍衛遊戲結果。

而根據EOS“仙法”中“此區塊鏈無所有者,無管理員亦無受託人”的規定,遊戲規則中並無這個中心號召之人,因此其後續的發展就可能存在多條路徑。EOS的眾多持幣者中,難以避免地會自發形成了多個社區聯盟(之後可能還會更多),若聯盟與聯盟之間互不通訊,或者有通訊但通訊協議不同,又或者是對於利益分配機制難以達成一致,就很容易出現分歧。

一旦利益分配出現分歧,“硬分叉”或成為不可避免的歷程。長期來看,在保證整個網絡安全快速的前提下,合理分配21個超級節點權力的問題,也將成為懸在EOS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現在幣價在回暖,礦機價格還沒漲起來,是挖礦屯幣的好機會呢,關於行情走勢及礦機訂購託管等相關問題有不清楚的隨時都可以關注私信或者留言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