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妈妈的这句话,让不到10岁的兄弟俩躲过人贩子!

[请花一秒,点击上方“关注”,也许有惊喜哟!]

当代父母在育儿路上真的听不容易的,除了为孩子的教育资源、身体健康忧心忡忡之外,最担忧的莫过于神出鬼没的[人贩子]了。

几十年前,老人会告诉家里的孩子:如果在外边玩耍,有陌生人问道:“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呀?”那孩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回答:“是女孩。”为的就是防止人贩子把孩子买到别人家继承香火。

然而现在的人贩子可不再纠结于孩子的性别了,而且小女孩反而更容易被诱拐。即使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危心急如焚,但似乎难以找到有效保护孩子的方法。恰巧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妈妈的故事,从中可以获得参考借鉴。

国外妈妈的这句话,让不到10岁的兄弟俩躲过人贩子!

Judith是一个外国妈妈,最大的孩子仅仅10岁。

那是普通的一天,Judith照常送大儿子和二儿子去上小学。但车子刚开到半路,Judith突然感到腹部一阵绞痛,瞬间脸色发白,痛苦难当。

国外妈妈的这句话,让不到10岁的兄弟俩躲过人贩子!

哥哥站到弟弟前面,毫不犹豫的说:“对不起,我不能离开这里。”

女士继续对兄弟俩说:“你们生病的时候,就要打针才能康复。姐姐的男朋友也是呀,他一直不出来,病就不会好。你们帮我叫他出来,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噢!”

弟弟也学着哥哥的样子,说:“对不起,我不能离开这里。”

国外妈妈的这句话,让不到10岁的兄弟俩躲过人贩子!

Judith一边埋怨自己的粗心大意,竟然把孩子单独留下;而一边又高兴孩子会思考,知道面对陌生人时,该怎么应对。大儿子说,他们兄弟俩不答应陌生女士的请求,是因为妈妈在家时经常对他们说:

如果有陌生的大人向你们请求帮助,那他一定是不怀好意。因为大人只会向其他大人求助,小孩子被他们认为是没有能力的。”兄弟俩正是牢记着妈妈这句话,即使分辨不出陌生人究竟是好是坏,但也不会随便答应任何请求。

这句话看似很简单,但其中涉及到的“儿童安全新概念”,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

国外妈妈的这句话,让不到10岁的兄弟俩躲过人贩子!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父母最常叮嘱孩子的日常用句。孩子听得多了,在他们的脑海里就会形成“陌生人”=“坏人”=“危险”的认知。

虽然能够提高孩子对陌生人的警惕性,但是也会让孩子在陷入危险时,错失能够寻求帮助的人!毕竟,好心人总是比坏人多。

而真正的坏人,不会在脸上写“坏人”两个字,也不一定会像影视剧中凶神恶煞,他们反而伪装得和颜悦色,一副容易赢得他人好感的形象。这样的坏人,孩子会误认为是“好人”,便轻易上当。

所以,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真实世界的守则,比拘在家里保护更重要

国外妈妈的这句话,让不到10岁的兄弟俩躲过人贩子!

​① 一般情况,大人不会向一个小孩子求助;

② 带孩子到人多的商场,一边边的向孩子说明在这种地方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应该怎么办。也可以来一次“演习”,但要有一个大人在暗中跟着孩子;

③ 不在孩子的常用物品,如衣服、书包等写上他的名字;

④ 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告诉陌生人家里的情况;

⑤ 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日常动向。

有心的父母,加上乖巧的孩子,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