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兒子高中狀元,母親可以封為誥命夫人,那父親可以封什麼?

暉1682312

首先,古時的誥命夫人不只賜封於為官者的母親,也可以賜封他的妻子。

誥命在古代是皇帝專門用來賜封官員的御用文書,五品到一品官員受封稱之為"誥",九品到六品受封稱之為"敕"。所以,"誥命"加"夫人"就是古代專門針對女性的賞賜頭銜。這一封賞主要盛行於我國的唐、宋、明、清幾朝。

大家也許在影視作品中會經常聽到某某受封為"一品誥命夫人",這在有等級劃分的"誥命夫人"中是最高的一級。但所有誥命夫人都是有俸祿卻無實權的存在。

不過,如果身為"一品誥命夫人",是可以出席皇家重大節日的慶典的。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種無上的榮耀了。

最後,筆者查閱了部分資料,得出的結論是古代對於狀元的父親並沒有特別頭銜封賞。似乎誥命夫人就是為了默默付出的女性而設立的。


軍武最前哨

在傳統社會,參加科舉,考中進士、舉人然後為官一方是大部分讀書人的夢想,而對於那些為官一方的舉人、進士來說,為父母掙得誥命是更高的榮耀,如明弘治年間的吏部尚書王恕,曾在成化三年因父親八十歲壽而向朝廷乞請誥命,希望父親能夠在生前獲得榮耀。而對官員父母的封賞,在明清兩朝有一個完備的制度,就是誥封制度

明清時期誥封制度,隨著官員品級而定,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明清時期,如果一個婦女要獲得誥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看兒子的官職大小,二是丈夫獲得的誥封品級。

至於誥封的品級,以清代為例,封贈有十八階:正一品授光祿大夫,從一品授榮祿大夫,正二品授資政大夫,從二品授奉政大夫,正三品授通議大夫,從三品授中議大夫,正四品授中憲大夫,從四品授朝議大夫,正五品授奉政大夫,從五品授奉直大夫,俱授誥命。正六品授承德郎,從六品授儒林郎,吏員出身者宣德郎,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員出身者宣義郎,從七品授徵仕郎,正八品授修職郎,從八品授修職佐郎,正九品授登仕郎,從九品授登仕佐郎,俱授敕命。

而相應的,命婦依據丈夫品級,依次是:一曰一品夫人,二品亦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八品曰八品孺人,九品曰九品孺人,不分正從。命婦如果是因為子孫而加封且丈夫不在,則要在誥封前加“太”字,如太孺人。

舞陽《丁氏宗譜》記載的封贈

另外,一品封贈三代,二、三品封贈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贈一代,七品以下止封本省。並且如果嫡母健在,生母不得並封。且有兩子都可以獲得封贈,從其品大者。


楚邾

這不得不提古代的封贈制度,但是前提是你要做官,光考取狀元還不行,但是一般的狀元很快就可以得到官職,所以封贈基本是早晚的事。

誥命可不是考中狀元就可以得到的封贈,這個需要本身做到相應的品級,誥命一般是五品以上官員的夫人才可以,五品以下稱敕命。一般誥命是指五品以上官員的妻子、母親或祖母。一品和二品官員的夫人才能成為誥命夫人,三品雖是誥命,但稱為淑人,而不能稱為夫人,四品是恭人,五品為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一般品級和官員的品級對應。有俸祿,沒有職權。

朝廷的封贈也不是都給,三品以上可以封到曾祖母一輩,三品以下只能封祖母、母親和妻子,七品可以封父母,再低的話家人就不能獲得封贈了。

上邊祖母、母親、妻子都說了,下邊再說祖父、父親,他們也會獲得封贈,品級和官員品級相同,但是一般都是散官,不對應職務。即便是死去的祖父或父母也可以得到,活著的時候叫【封】死後追加的叫【贈】

如題中所說,考中三甲,還沒有做官,父母沒有得到封誥就死去了,一般在墓碑上也會體現出來,碑頭會刻上【皇清待贈】字樣,兒子做了官,早晚會得到封贈。


山野論史

古時候狀元可以封為誥命夫人?這是戲曲看多了,別說是狀元,就是很多朝廷大員也未必能被封為誥命夫人,因為誥命一詞是從宋朝才開始廣泛使用的,但也是在任命高級官員的時候才使用。而到了明朝和清朝,更是嚴格規定:只有任命五品以上官員的時候,才會使用誥命,至於他們的夫人,是沒有資格稱為誥命夫人的,除非是做了突出貢獻,朝廷“加恩”,用誥命的形式賜給他們“夫人”的頭銜,才可以叫誥命夫人。

那麼考中狀元之後能當什麼官呢?答案是還當不了官,想當威風八面的“八府巡按”,那隻會在夢裡才有——殿試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通通打包送到翰林院當庶吉士,也就是實習生,職務叫修撰或編修,給皇帝當秘書。三年實習期滿,好的留下當“檢討”,差一點的到六部去當主事,或者打發到外縣去當縣官,最高的六品官,低的只有七品官,見了知府都要磕頭作揖,要是敢耍威風,那就是找死了。

至於狀元的夫人想得到“誥命”,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歷朝歷代從無任何一個狀元一考上就能讓老婆受封為“誥命夫人”——事實上,歷史上也沒有幾個狀元真正成為朝廷大佬,這一點查一查歷代狀元榜就知道了,有名的也就一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另一個假道學或真道學翁同龢。


半壺老酒半支菸

如果官員妻子和目前沒有誥命,一般是沒有資格參與這種貴族活動的。


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的宣大總督陳其學,鎮守邊關二十多年,多次擊敗蒙古人的進攻,在隆慶二年被隆慶皇帝下令封增父、祖,將陳其學奶奶、母親、繼母、夫人同時封為誥命夫人,同時封增、追贈他的祖父、父親通議大夫、資政大夫、兵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官職。

宣德年間的誥命夫人畫像、官服服飾



象眼觀天下

過去,正式官員可以給女眷帶來三個誥命或者敕命,一般是嫡祖母,嫡母,嫡妻。

🐧如果女眷本人已經有更高身份,比如國公次子做到三品官,但他的嫡母是國公夫人,嫡祖母也是國公夫人,顯然不能因為三品官而給予三品淑人的身份。所以,他的嫡妻(繼妻如果有機會的話)、生母,生父的生母,也可以得到三品淑人的誥命冊封。

所以,官員得到官爵,其父的身份不會發生變化。除非正式得到公爵以上封爵,國家政權才向上追封三代。

特別說明,夫人不是誰都能叫的。通常,一二品才能是夫人,三品以下則是淑人,恭人,宜人,儒人等稱呼。


張勇達州

浩命夫人,和狀元有毛關係啊。封誥命夫人可不是小事情啊,不管是明朝或者清朝,這都是值得上官史的大事情哦,只有在人立大功的時候,封賜妻子,母親等才能有這個。她的老公,如果活著的話,一定是一二品的高官。作為貴婦人,她可以穿戴老百姓或者低層官太太沒辦法穿戴的服裝,首飾,有權覲見皇后,公主,並享受豐厚的皇家賞賜,作為一個女人,地位雖然不如皇后,貴妃,但是承擔的責任,受得管束卻小的多。而且,古代婦女地位地下,但是女人有封號的話,就不一樣了,老公不許和她離婚,也不許隨意打罵,更不準隨便殺了。基本上,也算女人的人生巔峰吧。


Caikai13

這個問題,之前曾做過調查,但凡古時高中狀元,在體檢時,必須由宮中太醫驗血,也就是查出身,凡於其父血樣不符,一律取消考試成績,古時講究禮數,要父子嫡系,如果是野合而生,無論才有多高,都不錄取。

狀元之母可以封誥命夫人,皇上一般不封狀元父親,坑爹古時就有其風。【古風傳】載:被封誥命夫人的老婆,一般就不再和老公同室而居,也就是脫離夫妻關係,誥命夫人不得與丈夫有性愛,這是禮教,從中狀元第三天開始,其父要入宮受閹,閹後才能封老婆誥命夫人外加貞節牌坊。

考了狀元坑爹,考了大學坑爹…………。反正爹是被坑的,皇上要封也只能封坑命苦人。一代帝王劉邦就把自己親爹的命當耳戲,一般皇子為了皇位,殺爹的大有人在,所以皇上不重封爹。除非剛剛打下江山的新皇上,為了顯擺,封自己死去的爹為太上皇。

兒子中狀元,沒有一個為爹討封的,被弄成爹是爹,娘是娘。陳世美中狀元,從來沒回去給坑死的爹燒紙錢。反正中了狀元的兒子,也許不會想到爹的苦。根據歷史證明,很多狀元當了官,都成了禍國殃民的人,可見心裡的陰暗,是一個坑人坑己的人。


白這個顏色

首先高中狀元母親是不可能誥封為誥命夫人的,歷代只有三品以上官員的妻子母親才可以誥封為夫人,狀元在唐宋不過八品妻子母親只能誥封為儒人,明清也不過六品只能誥封為安人。官員的母親可以得到誥封,父親是不可以的,但是三品以上官員可以追贈死去的曾祖、祖父、父親與本人品級相同的文武散官,曾祖稱為馳贈,祖父和父親稱為贈。當然父親健在時是沒有官職的。


醉臥樗樹下

古代誥命都是兒子或丈夫在得了高官後朝廷給母親或妻子的封號。古代封賞系統男子和女子是分開的。女子是跟隨自己的丈夫或兒子的官位而水漲船高的。丈夫官越大得的封號越大。男子的封賞一般是爵位,就是古代公侯伯子男等。兒子厲害了給父親掙的也是這個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