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文/谢逸枫

2014年是楼市轮回的分水岭,是房地产大牛市的起点。本轮房地产大牛市(2015-2018)注定载入史册,创造出一个新钻石十年。自2015年5月至2018年前4月,全国商品房均价、全国商品住宅均价上涨时间长达36个月足足3年,同比上涨幅度分别超过30%、40%,均涨幅超过10%-15%以上。而大中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超过100%-120%以上,均涨幅度超过30%-40%以上。老谢关心不是房价上涨得如此疯狂,最关心的是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中国楼市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谁制造了这一轮(2015-2018)房价大暴涨,幕后的真正推手究竟是谁?

上轮:2010年-2013年调控年

回顾2010年-2011年,中国楼市调控开创最严厉的先河,结果最先扛不住调控的不是房企,是地方政府最先倒下,2012年就是开始救市。第一轮是调控乌云密布的2010年:2010年6月4日住建部的认房认贷通知,7月上海、北京等城市跟上。第二轮是血流沃野的2011。热点的城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砸售楼处运动。在经历了售楼部各处(2011年9月-2012年1月,北京、上海、南京、无锡、宁波等城市)打砸。第三轮是彷徨的2012年。2010年-2011年的痛苦挣扎之后,终于在2012年中国楼市调控政策局部调整与放松并且货币、信贷放松开始了。

最糟糕的是地方经济下行、债务到期、城市基础设施没钱投资、土地卖不出、房地产税收下降、金融风险等出现,会议口气很坚决称调控坚定不移,尽管犹疑。

2012年6月8日,央行下调基准利率。同一天国 务 院 常 务 会 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将商业银行二套房贷风险权重下调,2012年7月6日,再次下调基准利率.随后,信贷出现了各种花样放松。此时的房地产市场由死到生的轮回,2012年下半年,房价在前期下跌基础上出现了一些上涨,全年房价上涨7.7%,实现大逆转。同时2012年的调控热词出现了长效机制和房地产税,以当时的语言力度来看,感觉明天一觉醒来,房地产税征收单就会出现在面前了,事实就是到了2018年还是没有出来。

第四轮是明严实松的2013年。2013年1月,部分银行二套房认定标准微调,认房认贷放宽为认房可不认贷。3月出台“新国五条”细则,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地区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提高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提示房价过高地区实施预售限制/提高二套首付等。2013年4月,第二次强调“认房认贷”,但是。从信贷数据可以看出来,在经过了2011年和2012年的压制后,2013年的信贷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说明银行在实际执行中放松了认房认贷政策。于是,2013年房价出现明显上涨。

10月至11月全国共有10多个大中城市不约而同地提出进一步收紧地方政策执行力度(详见下表),内容主要围绕限贷加码、限购加码、增加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和增加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等四个方面。11月楼市调控由行政干预向市场化过渡政策。提出了“构建市场长效机制”的调控转型方向。从趋势上看,现时各种行政干预手段(包括“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签”),其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将逐渐弱化,而来自市场自身的“调理”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本轮:2014年11月-2016年6月反转年

第一轮是大反转的2014。所有的大反转都源于绝望,就像日剧,把人性的欲望已经挖掘到极点,爱恨情仇生杀死活,都已经经历过质问过咆哮过沉默过,只有反转,因为反转不需要前世的清醒逻辑,绝望的人还要清醒逻辑做什么?2014年上半年,矫正了2013年信贷放松与防止房价反弹,实际上又加强了认房认贷。2014年9月,房价明显下跌,北京跌幅达到12.8%。2014年10月,政府突然发文将认房认贷改为认房不认贷。因此,2014年11月,深圳终于实现全国第一个大反转城市,房价止跌,12月房价上涨。

2014年第一轮:反转年的力量。中国楼市救市三部曲:限购松绑、930新政(首套房贷首付下降、二套房为认房不认贷、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0.7倍、房企融资开闸)、降息与棚户货币化安置,说明是政策放松与刺激的结果及金融加杠杆、信贷、货币放开、棚户货币化安置的力量。最关键的是2009年-2013年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持续下降、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地王疯狂出现。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2014年,中国楼市开局不利,销售下滑严峻。哀声一片中,各地政府陆续为限购松绑,拉开了当年的第1波救市潮。从2014年6月26日呼和浩特第1个正式发文取消限购开始,各地陆续加入到限购松绑或取消的队列中。到2014底,共有41个城市取消限购,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三亚5个城市未取消限购。这还没结束,到2014年9月30日,一个重磅炸弹扔出,开始了救市第2波,称为930新政。将进一步释放之前压抑的“首改”需求,更多的购房者将会提前完成自己改善型需求的购房任务。这个论断在2015年得到体现。

11月,开启了第3波救市来临。至此,央行拉开了降息的序幕,2014年11月21日,央行发布公告: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 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 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第二轮是大反转的大刺激的2015年。反转年的大刺激的力量。中国楼市救市三部曲:五次降准与五次降息、330新政与930新政(税费减免、货币放水、信贷全开闸、首次与第二次房贷首付大下调、利率大幅度下降、二套房为认房不认贷、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0.7倍、房企融资大开闸)、棚户货币化安置。说明是加杠杆、货币放水与政策刺激及信贷、房贷放开、税费优惠、棚户货币化安置的力量。最关键的是2009年-2013年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持续下降、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地王疯狂出现。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在经济增速下滑,压力加大的2014年,放开限购,房地产行业进入筑底回升的时期。2015年,国家全面支持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政策进一步宽松。这一年的宽松,在房贷政策上得到全面体现。2015年3月,央行联合住建部等五部委发布楼市新政策,这就是著名的330新政: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最低下降到2成,而二套房首付下降到4成,个人住房转让免征营业税的期限也由5年下调到2年。

2015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公布了一份通知,把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款比例,从原来的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通知指出,此举是为进一步改进住房金融服务,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人民银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根据辖内不同城市情况,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辖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央行五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历史最宽松。深圳房价率先大涨,一线城市随后异动,之后传导到热点二线城市。仅仅在2015年,央行就连续五次降准降息,商业贷款利率降至10年来最低值,货币面进入2009年之后的又一次大宽松节奏。在中 央及地方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楼市信心不断增强,购房需求平稳释放,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多。新房方面,政策刺激下市场快速升温,全国商品房成交创历史同期新高。

本轮:2016年6月-2018年6月调控反转年

第三轮是大反转的杀器重祭的2016年。反转年的大爆发的力量与调控政策的手段。中国楼市托市、稳市三部曲:二孩政策放开及降首付与公积金调整及契税和营业税新政、降准及去库存与租赁住房(人口、户籍、土地制度逐渐放开,房贷首付继续下降、税费减免、货币放水、信贷全开闸)、棚户货币化安置。说明是货币放水与政策刺激及信贷、房贷放开、税费优惠、棚户货币化安置的力量。最关键的是2009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持续下降、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地王疯狂出现。

2015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口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冲击、增加劳动力供给。

2016年2月2日,央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2月17日,央行发布通知,将从2月21日起,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目前分别为0.35%和1.10%。此次调整后,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将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目前为1.50%。

2月22日,契税、营业税新政。对个人购买家庭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3月1日,降准。央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4月29日,去库存。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5月4日,鼓励个人出租房,允许商业房改租赁住房。5月4日,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出四项举措,给予住房租赁市场支持。6月3日 大力发展住房的租赁市场,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

2016年楼市的爆发性开局,惊爆了所有人的预想。春节之后,中国一二线楼市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上涨行情。一般在春节期间,也就是二月前后楼市都属于淡季,然而30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创下7年同期新高。尤其是在2月末,很多城市出现恐慌性购房,推高了市场成交量。犹记得,上海虹口区一新盘推出的352套总价上千万的新房,在一天内就被抢光了,销售额高达36亿元。另外,房价也出现了疯狂的上涨,20个城市轰轰烈烈的上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年初一开始,房价就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带动下出现疯涨的行情,然后是包括合肥、南京、苏州、厦门等所谓的“四小龙”的集体暴动,然后是其它热点城市的轮番上涨,一些热点城市的房价实际涨幅远高于统计数据。

面对房价的疯涨,购房者无法让手中的资金淡定,更无法让自己内心的恐慌平息。在房价疯涨的恐慌中,300多个“地王”更是让土地市场成了疯抢行情。于是新的调控政策来了。2016年房地产政策经历了从宽松到热点城市持续收紧的过程:两会提出因城施策去库存,但随着热点城市房价地价快速上涨,政策分化进一步显现。一方面热点城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措施频频加码,遏制投机性需求,防范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仍坚持去库存策略,从供需两端改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继续突破前行,为行业长期发展积极构建良好环境。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调控四部曲:2016年房价出现全面暴涨,政策环境由松趋紧。其一是2016年9月6日,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住建部9月6日发布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方案表示,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相促进,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居住需求相适应。方案强调,建立全国房地产库存和交易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房地产市场监测机制。实施住宅用地分类供应管理,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

其二是9月30日晚——10月8日,9天21城楼市调控。放松的国庆假期,却迎来了收紧的楼市调控。北京、天津率先鸣枪,济南、武汉、合肥、南京等城市紧随其后。短短9天,先后有21个城市出台了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10月14日,整治首付贷。其三是10月14日,国 务 院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表示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房地产企业不得利用P2P以及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业务,严禁“首付贷”;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违规开展地产金融相关业务。

其四是10月21日,房企拿地融资受限。银监会在10月21日召开的第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式分析会上提出了7项措施,其中第二条就是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制度要求与调控政策;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 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11月8日,楼市调控再落子,两部委发文规范明码标价。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刊发由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专项检查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楼盘和房地产中介机构门店明码标价情况进行检查。

11月,上海深圳再次认房认贷。随后,春节前,深圳出现10%回调,上海市场陷入冰冻,春节后,上海部分地区回调5%,郊区二手房很难卖。2016年12月16日,增加土地供应。1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会议指出,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2017年3月17日,北京广州再次认房认贷,郑州在偷偷开了小口子之后看到北京态度,明言发文把小口子堵上。

第四轮是大反转的杀器加码的2017年。反转年的大爆发的力量与调控政策的手段。中国楼市托市三部曲:二孩政策放开与棚户货币化安置、人才政策、信贷爆发。说明是人口与人才政策刺激及信贷放开、棚户货币化安置的力量。最关键的是2009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持续下降、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地王疯狂出现。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2017年“房住不炒”成楼市基调,房价逐渐熄火。2017年,房地产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地方以城市群为调控场,从传统的需求端抑制向供给侧增加进行转变,限购限贷限售叠加土拍收紧,供应结构优化,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同时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大力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深化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在控制房价水平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构建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在这样的楼市政策环境下,全国楼市成交进一步放缓,相比于2016年全国商品房面积22.5%增长速度,2017年同比仅增7.7%。2017年全国重点城市楼市价格仍然“稳中带升”,虽然调控使市场周转减慢,但由于市场整体仍然在“供求双降”、“供求平衡”状态下运行,市场预期未发生根本扭转、仍然支撑部分城市价格上行。从总体上看,整个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还是逐渐熄火的,三四线城市接下。在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70城房价榜单里,以蚌埠为代表的三四线城市成了常客。

防控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这一政策导向从年初说到眼下。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出台楼市相关政策已经接近180次,力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年。在频繁、坚决的调控政策背后,中国楼市的走向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曾经被看作是最赚钱的投资品,房子正在回归“是用来住的”属性。中国楼市在2017年涅槃重生。

2017年10月,太原市出台了《关于控制二手住房短期交易转让的通知》,太原市辖城六区新购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的,自取得《不动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满2年方可交易转让。限购、限售城市数量由此再增一个。2017年以来,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度超过了过往任何一年。2017年以来,有关房地产的政策已经接近180次。其中,9月份楼市政策发布密集,多达45个城市(含央行等部门)发布了有关房地产内容政策52次,政策密集程度超过了2016年10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国庆节前是各个城市升级限购、限售政策的重要时刻。从2017年9月22日起,西安、重庆、南昌等多个城市发布了升级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有9个城市的调控政策与限售相关。各地如此密集地出台升级政策,是为“十一黄金周”的楼市高峰做准备。然而,这轮限购限售政策在国庆假期后并没有停止。仅10月12日一天时间内,绍兴、昆明两个城市均发布房地产限售政策。其中,绍兴实施区域限售,须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2年后方可转让。

同时,昆明颁布最新限购措施,要求呈贡区新购住房满2年方可出售。此外,各家银行对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政策也不断调整。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北京地区的银行已经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了3次,首套房贷利率也由去年的最低85折,上调至现在普遍的基准利率上浮10%。更有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上浮20%,放款期限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监管层正在排查如银行消费类贷款等领域资金用途情况,严防资金流向楼市。

第五轮是大反转的杀器加码再升级的2018年。反转年的大爆发的力量与调控政策的手段。中国楼市托市三部曲:二孩政策放开与棚户货币化安置、人才政策、信贷爆发。说明是人口与人才政策刺激及信贷放开、棚户货币化安置的力量。最关键的是2009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持续下降、地价暴涨、全国各地的地王疯狂出现。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继贵阳、丹东之后,5月15日成都再发楼市调控政策,将限购对象调整为家庭,提高购房门槛。至此,住建部就楼市调控政策重点约谈的12个城市中,已有近一半再度收紧政策。很显然,新一波楼市调控已至。这次再度收紧楼市政策的城市,都是此前房价上涨较快的热点地区。这波调控的潮头始于今年“五一”前后。当时,住建部约谈了长春、哈尔滨、佛山、成都、贵阳、西安、太原、海口、三亚、昆明、大连、徐州等城市。约谈后,7个城市已陆续出台进一步调控政策。

“五一”前后,住建部就房地产调控问题密集约谈了12个城市。目前,已有成都、哈尔滨、贵阳、长春、佛山、西安、太原7个城市作出回应。最早出炉楼市升级政策的是长春。5月2日,长春三环内实行限售政策。随后又在5月11日再发文,要求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不得高于预售申报价格,否则不予网签。5月8日,哈尔滨和佛山同时发文调控楼市。哈尔滨宣布主城区内购买的新房3年内不能上市销售;佛山则要求开发商避免在夜间进行项目开盘或销售。

北京提出,限价房项目销售时如与周边同品质商品房差价较大,整体收购后转为共有产权住房。佛山市要求,避免在夜间开盘或销售。哈尔滨提出,对主城6区范围3年内新购的商品住房实施限售。东莞对原限价政策进一步升级,规定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一经备案不得上调。

2018年调控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扩散,过去没有调控的城市逐渐加码升级调控,比如海南全境,沈阳、长春等区域也实行了房地产调控。在调控措施中,采取摇号购房的城市也越来越多。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出台了房源统一摇号政策。除了限购、限贷、限售、限号等措施之外,多地严打房地产中介炒作行为。5月份,北京市住建委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中介的查处力度,严打违规炒作“学区房”,曝光10家违规中介。海南、成都等地也提出严格房地产中介管理。

住建部等四部门近日发出《关于开展治理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工作的通知》,要求防止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炒房投机。

目前还没有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城市也没闲着。近日来,大连、昆明等多个城市都传出楼市调控即将升级的消息。海南则在4月22日实行全域限购政策,被市场解读为史上最严格的限购政策。未来海口、三亚是否还有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尚未可知。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内,截止到目前,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多达120次。

这些调控多是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查缺补漏,主要包括限购和限售的收紧、对商品房预售价格的管理等。限购方面:成都提出,将限购对象由自然人调整为家庭;户籍迁入限购区域未满24个月的购房人,符合一定条件方可购房;太原要求,本市户籍城六区限购2套。限售方面:哈尔滨规定,对主城6区3年内新购商品住房实施限售;贵阳规定,购买的新房3年内不得转让;太原要求,新购住房满2年方可交易转让;成都提出,购买新房或二手房满3年方可转让。

预售价格管理方面:长春提出,商品房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预售申报价格,否则不予网签;贵阳规定,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制度;合肥要求,开发商取得预售许可证后才能进行商品房预售。另外,佛山规定,避免在夜间进行项目开盘或销售活动,预计购房人数较多时尽可能采用摇号等方式进行销售。

这些城市有什么特点?特点一:集中在东北、中西部。被约谈的12城分别是西安、海口、三亚、长春、哈尔滨、昆明、大连、贵阳、徐州、佛山、成都、太原,并不都是国家统计局归类的15个热点城市。本次被约谈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中西部,以及出台自由贸易政策的海南,而不是传统的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对比来看,2016年住建部曾约谈部分城市,随后近20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而这些城市以一线和二线为主。

特点二:多地出台人才引进新政。调查发现,被约谈前,西安、成都、长春、贵阳、徐州等城市均发布了人才引进政策,海南则在5月中旬发布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特点三: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明显。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地方的楼市热度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被约谈的12个城市中,除佛山外,其余11城的新房价格3、4月份无一例外地出现环比上涨。其中,3月份海口的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居70城之首,为2.1%,长春(1%)排第三。4月,西安、海口、三亚、哈尔滨、大连、贵阳、太原等7城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均超过1%。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2018年,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更多三四线城市加入人才争夺行列。有媒体罗列出一些二三线城市对人才奖励补贴的力度,来以此衡量学历的价格。除了给户口,有的还给房给钱给优惠政策。撇开这场争夺战中,相对势弱的是一线城市,看看这些“拿命”来欢迎大学生的二三线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最高的租房和生活补贴出现在南昌,高端人才甚至都给出了500万元的奖励补贴。而如果是创业的话,珠海给出了团队最高1亿元的资助。

论力度,网红城市——西安,可称得上数一数二。有数据显示,西安在2018年的前三个月抢的21万人,直逼2017年全年抢的25.7万人这个人数。但是,这一批城市相继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地方的楼市热度上升。这些城市都试图通过下调其落户门槛,提高购房、租房补贴等手段来吸引人才。对此,究竟是“抢”人才还是争夺楼市“接盘侠”成了外界关注的话题。

这几年的政策是如何影响房价的。其一是房贷利率下降,房价开始暴涨。2015年,央行连续五次降准降息,商业贷款利率降至10年来最低值。降准降息带来的货币宽松、信贷宽松开始发挥效应,资金大量进入楼市。深圳、厦门、杭州、合肥等热点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始暴涨。其二是棚改货币化,又有一批资金涌入楼市。2015-2017 年,棚户区改造目标是1800万套,在去库存的刺激下,全部完成。2018-2020 年又开出1500万套的目标,目前正在推进之中。

棚改货币化的关键,不在于棚改,而在于货币化。先是通过棚改拆旧建新,然后通过货币化补贴让被拆迁者获得巨额现金。没了房,有了钱,自然会去市场上追逐新房。棚改货币化安置是房地产销售稳健增长的重要支撑。虽然棚改货币化安置并不能直接增加房地产新开工和建设规模,但其有助于加快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降低库存,进而提振市场情绪、支撑房价,最终支持整体房地产新开工和建设规模。

其三是限价政策,导致一二手房价倒挂。此轮房地产调控中,众多城市推出了限购、限贷甚至限售等措施,但对房价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还属限价。目前,有16个城市有限价举措,这些此前的房地产热点城市基本以2016年10月房价为基准,要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不能超过2016年10月的房价水平,或者不能超过一定幅度。这些热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南京、杭州、武汉等二线城市。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由于限价措施是针对新房价格推出的政策,所以限价后,新房和更加市场化的二手房价格之间就容易出现倒挂。一二手房价倒挂导致新房出现巨大的投资需求以及各种市场乱象。2017年11月,南京河西10个楼盘拿到预售证,其中河西中部的楼盘开盘价为3.5万元/平米,但周边二手楼盘市场价均在4万-5万元/平米左右。由于巨大的房价差,一万人去抢3000套房源,中签率只有不到30%。由于打新热情高涨,开发商提高预售门槛,首付比例普遍要求80%。

其四是人才引进等政策变相放松房地产调控,房价涨幅会更加明显。在一些城市引进人才的政策中,限购城市落户人才还可以通过先落户后买房的方式,绕开现有限购政策,直接导致部分限购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征兆,成交量显著回升,房价更是加速上涨。譬如,截止目前西安共计吸引40万人才落户,很大一部分落户人才进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加剧供求失衡的现状,倒逼房价上涨预期愈加强烈。

通过对这些的盘点,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是降准降息带来的货币宽松与信贷宽松,成为房价得以复苏进而暴涨的根本基础。没有货币放水,就不会有这一轮的楼市大周期。其二是去库存与棚改货币化,成为所有城市房价暴涨的政策助推剂。没有去库存政策的支持,货币之水不会迅速如同汪洋般恣肆;没有棚改货币化的助推,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很难得到逆转。

本轮:2015年-2018年房价大暴涨年

本轮房价大暴涨始于2015年初的风向标城市:深圳。深圳是本轮房地产大牛市最先复苏回暖,反弹上涨的城市,房价环比于2014年11月止跌,12月上涨,2015年4月环比、同比大暴涨开始。一瞬间传递到北京、上海、广州,房价纷纷跟着上涨。因此,第一批最先暴涨的城市就是深圳,接着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第二批暴涨的城市:2015年底和2016年初,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不断的扩展和传导到厦门、合肥、南京、苏州、合肥、杭州等二线热点城市,形成板块轮动上涨现象。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第三批暴涨的城市是环一线城市:2016年中至2017年5月,北京及北京周边城市楼市暴涨、上海及上海周围城市楼市暴涨、广州及深圳周围城市楼市暴涨,形成都市圈轮番上涨现象。第四批暴涨的城市:2017年中-2017年11月,核心三四线城市楼市暴涨,形成城市群上涨现象。第五批暴涨的城市:2017年底-2018年4月,40%以上的强三四线城市楼市暴涨,形成普涨现象。按照这样的房价上涨火苗蔓延速度与去库存推进力度,第六批暴涨的城市:2018年下牛-2019年,肯定是核心与100强的县域城市。

本轮全国房价大爆发自2015年5月全国首次止跌上涨,2016年9份之后首现全国普涨,到2018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价同比上涨6.6%、住宅房价同比上涨8.7%,前4月全国商品房房价8585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7975元/平方米上涨61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7.6%,住宅房价8349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7652元/平方米上涨69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1%,说明房价已经连续上涨36个月,长达到3年时间。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谢逸枫:2015-2018!谁制造了这一轮房价大暴涨?

本轮全国大中热点城市大暴涨始于深圳,最后到二线核心热点与三四线的城市。4月全国70城房价上涨加速,涨幅反弹扩大,东北、西北城市房价领涨全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4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房价环比、同比是上涨的。其一是70城房价环比上涨4月0.59%,已经连续上涨了36个月,就是说房价上涨的时间达到3年。其二是70城房价同比上涨4月5.3%,已经连续上涨了32个月,就是说房价上涨时间达到2年8个月。毫无疑问,过去三年的涨幅超过全国房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