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警方去年辦上萬件經濟案件 挽回損失23億

山東警方去年辦上萬件經濟案件 挽回損失23億

山東省公安廳今天召開發佈會通報,2017年,全省公安機關立案經濟犯罪案件11000餘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3.87億元。

據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韓傑通報,面對經濟犯罪日趨多元化、複合化,且呈現風險型特徵的嚴峻形勢,全省公安機關堅持主動進攻,突出打擊重點,始終保持對危害經濟安全、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經濟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深入開展打擊風險型經濟犯罪專項行動,對非法集資犯罪;洗錢、地下錢莊犯罪;銀行卡、銀行間債券犯罪;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犯罪;網絡傳銷犯罪;假幣、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七類經濟犯罪開展全面監測排查,實施集約化打擊,徹底摧毀跨區域犯罪產業鏈條,打擊戰果成效保持全國領先。

據介紹,2017年,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涉眾型經濟犯罪專項整治,立非法集資案件550餘起,涉案金額59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900餘名;嚴打傳銷犯罪,立案680餘起,涉案價值40餘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300餘名,挽回經濟損失9600餘萬元。

嚴厲打擊假幣犯罪,立案11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0餘名;搗毀製假窩點56個,同比增長300%。

集中開展打擊銀行卡犯罪專項行動,立案2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10餘人,挽回經濟損失1500餘萬元。組織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轉移贓款專項行動,共立地下錢莊、洗錢案件21起,涉案金額360餘億元。嚴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活動,立案29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00餘名,涉案價值180餘億餘元,挽回經濟損失3.6億元。

深入推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專項工作,立案2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00餘名,涉案金額9億餘元。嚴厲打擊證券期貨犯罪,成功破獲全國首起配資類非法經營期貨業務案,法院依法對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判決,開創了該犯罪類型全國首起判例。

與此同時,全省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開展,進一步加大了境外追逃追贓力度,積極開展了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獵狐2017”專項行動。去年從16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和勸返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28名。今年前4個月,勸返、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14名,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天涯海角、有逃必追”的莊嚴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