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中宣部号召全社会学习"时代楷模"赵志全

2016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志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6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将公开发布赵志全同志先进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赵志全是谁?

27年,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壮大成净资产60亿元的大型制药集团。在生命最后的12年里,他忍受着癌症的折磨,带领企业保持高速发展。他就是鲁南制药集团原董事长赵志全。

赵志全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医药,坚持改革创业,注重科技创新,勇担社会责任,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建设成现代化制药集团,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赵志全以造福社会、造福他人为担当,罹患癌症12年仍忘我工作,他不仅做好自己的企业,而且造福一方百姓。他是怎样一个人?做好企业为了谁?他用一生作出了回答,那就是为社会、为人民。2014年11月14日深夜,在临沂市费县城郊的鲁南制药集团新时代药业公司,赵志全倒在办公桌旁,年仅57岁。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赵志全: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的价值

他一手创办的鲁南制药集团,前身是校办企业临沂郯南制药厂。1987年,药厂濒临倒闭,赵志全在招标中脱颖而出,成为承包人。上任之初,赵志全力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与科研院所研发中药新品,因疗效过硬、行销对路,提前一年超额实现承包目标。

1996年企业遭遇经营困难。赵志全给自己立下军令状——每月只领200元生活费,年底前扭转不了局面,自动辞职!

他亲自率领业务人员跑市场,9天走了18个城市,当年销售收入实现翻番,达到1.5亿元。赵志全又一次为企业赢得生机。

之后的12年,身患癌症的赵志全工作一如往常。临终前,他还签署了提高职工待遇的计划书,但是很多职工在他去世后,才知道他的病情。

2014年11月14日深夜,赵志全签完最后一份企业改革的文件,猝然病倒,再也没有醒来,年仅57岁。

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中,赵志全说患癌之后的每一天,过得都很艰难。他却从不愿将这份艰难示人,对他来说,财富与个人得失都不重要,对事业的追求却是永恒。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人民日报:

赵志全的事迹体现了艰苦创业、勇于改革的担当精神。他是临沂市首批承包经营试点企业的先行者,用27年时间,把一个净资产不足20万元的小厂,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

赵志全的事迹体现了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创新理念。他奉人才为宝,聚集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科研团队。

赵志全的事迹体现了实业报国、造福社会的责任情怀。他坚守理想,把“安全、环保、质量”作为企业长青的基石;他奉献大爱,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而他自己,一台普桑跑了60多万公里,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20年,亲属未在企业担任高管。

赵志全留下的不仅是丰厚的物质财富,更是鼓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财富。

光明日报:

赵志全是地道的沂蒙汉子,他出身于农村贫困家庭,白手起家,通过不懈奋斗成了全国一流制药企业的带头人。

在他身上,有着一名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更有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赵志全是企业改革先行者,他克服改革难题,探索发展新路,致力于打造百年企业。可以说,鲁南制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企业家创业、改革和创新的历史。

做放心药、良心药,振兴民族医药,是他的梦想,“只要患者需要,就是赔本也要生产。”作为沂蒙山区最大的企业家,他竟然没有为自己置办一套房产。弥留之际,他留下嘱托,提议非亲非故的张贵民,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他所提的150多项提案中,件件关乎民生……这无不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赵志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企业、为社会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犹如一座坚实的丰碑,必将永远矗立在这片大地上。


赵志全 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直面挑战,不惧风浪急

年产值60亿元,年上缴税金近10亿元,如今的鲁南制药风光无限。但创业之初,很是艰辛。

1987年,赵志全30岁出头,是鲁南制药前身——郯南制药厂的技术科长。临沂地区体改委决定,在这里进行全区首个承包经营试点。

年轻的赵志全脱颖而出,竞聘成为厂长。就任前,他提出目标:4年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利润120万元。此时的郯南制药厂,账面净资产不过19万元,库存原料只能维持3天,利润几乎为零。

一上任,赵志全烧起“三把火”:人事改革、劳动改革、分配改革。承包头一年,郯南制药厂实现扭亏为盈;第三个年头,产值达到1700万元,利润120万元。赵志全的承诺,提前一年完成。

数年之后,企业再次处于生死关头。因为建设投入大,又赶上银根紧缩、销售回款滞后,1995年,正在高速发展期的鲁南制药,资金链面临断裂。赵志全把1996年定为“决战之年”。

赵志全带着两个司机,开着一辆普桑“出征”。饿了,就吃自带的煎饼、咸菜;累了,就在车里迷糊一会儿。9天时间,赵志全跑了东北三省18个城市。那一年,鲁南制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5000万元,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慧眼独具,领市场之先

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赵志全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1998年,企业研制出胃动力药莫沙必利。赵志全要求加快速度。“我们提前完成临床反馈,新药在国内外同时上市,这时美国发布了对同类药西沙必利的警示,我们的产品迅速占据了市场。”时任公司技术开发科项目负责人张卫国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科技、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2001年以来,鲁南制药平均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7%以上,最高年份高达18%。为什么要把这么多资金投在科研上?赵志全的回答很简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科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广纳贤才,企业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活力。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做放心药、良心药,振兴民族医药,是我的梦想”

费县境内有一条河叫温凉河,它由南向北流经新时代厂区。建厂初期,赵志全就提出了一个响亮口号:宁愿鲁南亏,不让温河浑。费县县委副书记陈海玲说,那时候,国家的环保政策相对宽松,如果上马红霉素生产线,每年可获得上亿元的利润,但也会产生一定污染。在企业利润和保护费县青山、绿水之间,赵志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许多人不理解,赵志全却说:“为了企业利润牺牲环境,这样的事情,我们鲁南人坚决不做!”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忠诚智慧,写壮丽事业

平日里出现在职工们面前的,依然是那个打不垮、累不倒的赵志全。餐厅门前的台阶,赵志全平日里一个箭步就蹿上去。可在生命最后几个月,他只能一步一歇地上。有职工经过,他就停下来,笑着点点头,或是挥挥手。周围没人了,他再一步一步挪。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深夜办公

2014年11月14日深夜,赵志全催促身边的人去休息,独自一人呆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第二天早上,工作人员推门进去,愕然发现,赵志全已溘然长逝。桌上,放着刚签署的文件。

追悼会上,职工们才知道,赵志全早在2002年就罹患胸腺癌,现场一片哭声。“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我们对他的依赖,他知道,我们也知道。”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谢宇说。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破损的沙发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20年前的老式电视机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这就是赵志全生前居住了十几年的卧室

“我们鲁南人手拉手,勤奋工作争创一流……团结拼搏,继往开拓,把青春年华献给壮丽的事业……”笑中带泪,龙广霞哼唱起鲁南制药的厂歌。这一字一句,都出自赵志全之手。而这,也是他最贴切的人生写照。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时代楷模”赵志全——制药人的骄傲 企业家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