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識字敏感期,出現在孩子的4歲左右,一直延續到7歲。孩子對於識字的興趣出現得或早或晚,但是總歸不會超過這個範圍。

所以,對於一兩歲的孩子而言,識字為時過早,揠苗助長得不償失。而對於開始會漢字感興趣的孩子,怎麼識字更高效又有助於他們培養他們的興趣。

我一直不贊成“就字認字”的識字卡片使用。

因為中國漢字是象形文字,記住原始形狀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可以根據“像什麼”來記住漢字“是什麼”,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舉一反三的能力。

此前也曾給媽媽們推薦過《我的第一本漢字書》,這種繪本就是以漢字的象形為切入點,首先讓孩子瞭解的漢字最原始的形象,根據圖形識字。

最近,偶然間我看到了一部1984年上映的國產動畫短片,真的是驚得下巴都掉下來了。

這部良心國產動畫,不僅僅是把漢字再次象形化並且編成一個好看的故事,這個故事裡還包含了中國非常傳統的觀念、道德、自然規律、生命教育、生物鏈、邏輯思維引導等等……

這部動畫片於1986年獲南斯拉夫第七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獎,豆瓣評分高達8.7分。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很濃重很強烈的時代感,上美廠的動畫影片一下子讓我回到了小時候。

故事中的爸爸通過借用三十六個活動的象形文字,給兒子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以此來教兒子認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紅“日”藍天,遠“山”近“水” ,

“鳥”在飛翔,“象”在吸水,

“森”“林”“草”地。

“夫”騎著“馬”,穿“竹”林,過“田”野。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夫”從“馬”上摔下,“馬”跑了,

“夫”用“刀”砍“木”,造“舟”,

“象”將“夫”捲入“舟”中,將“舟”推下了“水”,

“水”中有“魚”,“夫”撒“網”捕“魚”,“魚”逃走。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空中飛過“燕”子,“日”邊出現烏“雲”,

“雲”飄走,下起“雨”,“夫”便用“傘”遮雨。

“舟”翻,“夫”落入水中,浪將“夫”推到“石”上,

“夫”用“火”取暖。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此時,一“龜”游來,馱起“夫”,

“夫”又回到“舟”上。“夫”隨小“鳥”的引導前行,

見一“虎”正追一“鹿”、一“豬”和一“叟”,

“夫”拉“弓”射箭,“虎”即死去。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叟”進入“舍”內,將一隻“羊”送給“夫”,

“夫”牽“羊”來到河邊,地上有“花”,又見一小“虎”在哭。

“夫”同樣帶走了小“虎”。

“夫”設法將“虎”、“羊”、“花”運到對岸。

這時“夫”才想起跑掉的“馬”,吹起口哨“馬”又回到“夫”身旁。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夫”帶著一大批動物,讓它們回到“森”林,“夫”回到家,

“門”裡出來一“犬”一“子”,後又出來一“女”子,

夫將“花”插在“女”的頭上。“子”高興地喊道:

“爸爸給媽媽戴花嘍!”

此時,天空出現一彎明“月”。

這部片子一共介紹了三十六個象形字:

日、山、水、鳥、象、森、林、草、夫、馬、竹、田、刀、木、舟、魚、網、燕、雲、雨、傘、石、火、龜、虎、鹿、豬、叟、弓、舍、羊、花、犬、子、女、月。

短片中所涉及到的教授方式,就是中國很傳統的“父教子”——長輩傳遞子輩的基本教育方式。

“夫”如何將“羊”、“虎”、“花”馱過河的部分,既體現了“生物鏈”這一自然規律,又能調動孩子開動自己的腦筋跟著短片一起思考,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應對事情的方式。

短片中涉及道德的部分,例如“叟”贈與“夫”小羊以表感謝,涉及社會形態的反應,例如“夫”耕種、“女”持家等,放在現今社會中,可能有些已經發生了改變,需要引導孩子去理解。

短片的導演阿達,是中國美術片創作家、漫畫家。

維尼媽媽小時候看過的好多動畫片都出自他的精心創作。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1978年,參與導演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片《哪吒鬧海》;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1980年,執導的《三個和尚》獲第一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美術片獎;(維尼媽家裡屯了一本上美廠繪畫的《三個和尚》繪本,滿滿的回憶)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1984年,執導的《三十六個字》在南斯拉夫第七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上獲教育片獎。

看看這些圖片,相信現在已經為人父母的你一定不陌生吧!

真的都是良心國產動畫!(儘管《哪吒鬧海》中的一些價值觀已經被如今家庭教育所摒棄)

阿達老師的《三十六個字》後來被結集出版成了繪本,內容略有改動並不完全對應。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維尼媽媽在看過這部動畫之後,毫不猶豫地剁手了一本。很白菜價!

這其中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更能激發孩子的識字熱情。

當然,《我的第一本漢字書》這類繪本,也是可以讓爸爸媽媽們開開腦洞,編成一個完整故事講給孩子聽的!

家裡有到了識字階段的孩子,可以給他們看看這部短片,既瞭解的漢字的起源,又激發識字興趣,可以買來類似的繪本進行觸類旁通的識字訓練

多讀繪本、閱讀習慣和繪本故事可以輔助孩子們進行認字。

(以下是繪本的部分內容)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30年前的一部國產動畫,讓孩子10分鐘愛上漢字

出版致謝

書名:三十六個字

出版:連環畫出版社

適合:3-6歲小朋友 親子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