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业户口的乡村教师没分到土地,但农村有宅基地,宅基地合法吗?

廖栩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相关规定,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发生变化的,可以依照法律流程,确定其集体土地使用权。所以,无例外情况下,问题中的这位乡村教师在农村所拥有的宅基地,应该是合法的。不过,如果在原有宅基地上将房屋拆除,并且没有批准重建的,这块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将被集体收回。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生活在村集体中的农民有使用权。所以,生活在村集体之外的非农业户口,一般来说是不能申请农村宅基地的。但并不是说,非农业户口都不能申请农村宅基地。如题目中这位乡村教师的情况,生活在农村,却是非农业户口,如果没有宅基地,那么能不能申请宅基地呢?

其实,我国对于这种额外的情况,也有相关的规定。根据规定,非农业户口在农村,如果因房屋的买卖、赠与或者继承而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并且买房人、被赠与者或是继承人符合以下几点情况的,也是可以依法申请宅基地的:1.因结婚原因,且原有宅基地已经不能满足住房需求,需要分户居住的;2.村镇正在实施规划或者改造,村民需要搬迁或者调整居住地的;3.国家或者集体实施项目,需要占用原有宅基地的;4.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华侨、军人等,经批准回原籍居住而无住房的;5.其他情况。

所以,是否是农业户口与宅基地的合法性之间的关联,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像题目中这种情况,如果符合规定,一般来说是合法的。


新华融媒新消费

按照我们当前农村宅基地的获取条件,是必须为村集体成员才能获得的。

但是,这几年我们也知道,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乡村代课老师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有很多年轻人毕业之后也开始选择了返回农村,乡村教师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被返乡大学生接受的职业。

不过,正如题主所讲的,这些返乡的乡村教师,大部分人是吃的财政饭,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家人,没有农村户口,而在农村又没有商品房,因此,很多学校提供的是集体宿舍,或者回父母家住(一般返乡的都是返回本地),一些条件好的学校会提供住房,但也仅限于任职期间可以住。

但这些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都会成家、养子,甚至扎根在农村,为当地教育做出贡献,因此,也亟需地方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措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从法律上给予权益的保障。


每日粮油

这种情况应该是合理的。非农户口的乡村教师,也不是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户口的福利待遇。他们原本就生活在农村,居住在农村,所以就拥有宅基地。他们扎根在乡村,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农村的孩子付出了辛苦,得到宅基地是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