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评级遭意外调降的背后:超级周期中的“乌云”已经显现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周四,自2015年底以来一直企稳美光科技 (NASDAQ:MU)看多阵营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意外下调了这家芯片制造商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持股观望”,维持目标股价在65美元不变。当天,美光科技盘中一度深跌8.6%,最终收跌7.96%至57.59美元。

打破常规周期?美光涨势甚猛

投资者之所以感到意外,主要是因为华尔街主流对美光科技十分看好。Factset统计的数据显示,包括Moore在内,30名覆盖美光科技的分析师中有23个都给出了“买入”或者“增持”评级,6个是“持有”评级,只有1个是“卖出”;而且目标股价平均达到77.47美元,较周三的收盘价高出23.8%。

在评级遭到大摩下调之前,美光科技本有望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其当前的股价也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周四下跌了近8%后,本月美光科技股价仍上涨25%。英为财情Investing.com的行情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光累计涨幅为87.16%,远远超过同期标普500指数12.17%的回报。

如此迅猛的涨势促使Moore认为,美光在DRAM芯片(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用于PC和服务器)的强劲业绩已经完全计入到公司的股价当中;现在芯片市场已经可以开始看到“乌云”,因此更倾向于对美光持观望立场。

Moore说的“乌云”是指,虽然还没有确凿的数据,但其几周前从芯片市场联系人所获得的反馈是对行业季节性反弹的信心已有所下降。

虽然美光是典型的周期股,但多头认为这个周期不一样:过去几年,在传统的智能手机和PC之外,从云计算数据中心到虚拟货币,从物联网设备到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技术的爆发性增长催生了大量的芯片需求。而另一方面,芯片制造商加大产能所需的巨额投资令它们对建造新厂显得十分谨慎,由此造成了供应短缺的局面。

美光评级遭意外调降的背后:超级周期中的“乌云”已经显现

下半年芯片需求前景或蒙尘

但情况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Moore提到,虽然DRAM芯片的云计算买家当前仍然对高价格“不敏感”,但是他们已经组建了成熟的采购团队,很多成员有着PC、智能手机等市场的采购经验,“大家都已经能够买到所需要的芯片“。彭博周四报道,之前对DRAM芯片市场“非常乐观“的ABR投资策略公司在与经纪商、制造商沟通后,也对下半年的市场转向了更加倾向中立的立场。截至2018年2月的季度,DRAM芯片销售占据美光营收的71%。

而且,过去两三周,行业人士在今年上半年对NAND闪存芯片(主要用于USB驱动和数据相机等小型设备)需求表露出的乐观情绪也在消退。Moore预测,三、四财季该类芯片的价格将出现较高单位数降幅,四财季价格或同比下降30%。三星此前已经作出了类似的价格指引。

二财季美光业绩已经开始受到NAND业务的侵蚀。当季NAND销售额下降了3%,出货量的增长被平均售价的降幅所抵销,令该部分业务毛利率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

而供应方面,在美光在DRAM芯片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三星、SK海力士开始加大投入来增产之后,美光也感受到了压力。此前,三星尼已经专门拨出120亿美元来打造第二条制造DRAM芯片的半导体生产线,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完工;SK海力士早在2016年底就宣布投资26亿美元,在中国建立一所NAND闪存芯片工厂;美光最近在新加坡的一家3D NAND工厂也要破土动工。

另外,周四有消息称,国家反垄断局在5月24日约谈了美国科技高层,对过去几个季度DRAM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表达了担忧,因为涨价导致国内的PC OEM厂商面临着很大的零部件压力。作为DRAM三大生产商之一,美光科技控制着23%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消耗着全球20%的DRAM芯片和25%的NAND芯片。在中美贸易冲突仍然未解决的背景之下,也开始有分析师担忧美光科技会成为目标,届时或不得不迫于压力向中国厂商降价。

据瑞银分析师,最坏的情景可能是,随着新产量上线,DRAM价格在下半年最多可暴跌50%。目前来看,这个预测可能过于激进,但也是否已经暗示,美光在这个“超级周期”中剩下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