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人自古講究坐月子,而坐月子傳統的方式多數選擇在家裡坐月子,家中的月子環境,無論是婆家、孃家還是自己家,環境都更加溫馨,但是在家坐月子有不少隱憂要引起準爸準媽的注意。傳統的東西有好有壞,有利有弊,要一分為二的看待,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待“坐月子”這一千年傳統更是如此,我們要延續坐月子中科學的地方,摒棄不合理的陋習。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傳統月子習俗】坐月子的習俗從西漢時期就有了,古代貴族認為在經歷懷孕和分娩之後,女性的身體發生了巨大變化,會對體質甚至對五臟六腑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需要通過產後坐月子來進行調整。

【現代科學結論】要感謝我們的祖先發明瞭坐月子這一習俗,事實上,在古代只有貴族的女人才有機會坐月子養身體。女性在生產之後,確實需要通過坐月子來恢復身體和體形。

1. 月子裡越晚下床越好嗎?

【傳統月子習俗】在傳統的坐月子觀念裡,身孩子動了全身筋骨,新媽媽在月子期間除了必要上廁所等情況外只能臥床休息,這樣才能可以快速恢復身體,以後也不會得月子病。

【現代科學結論】產後需要多休息是正確的,但並不意味著這一個月都要在床上躺著,新媽媽應該在月子期間適量下床活動,長期不下床活動,下肢肌肉還可能產生廢用性萎縮,對今後正常生活造成麻煩。早日下床活動課防止下肢血液循環不暢,造成下肢靜脈栓塞,甚至肺栓塞。積極的鍛鍊不僅有助於子宮的復舊,還能促進盆底、會陰肌肉彈性的恢復,對產後性生活的恢復有益。

1、產後24小時需要臥床休息,第二天可下床活動。

2、保證每天有10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3、起床時不應過快過猛。

4、有做過會陰側切或剖宮產的新媽媽也應該儘早下床活動。

5、有會陰左側切(多數是左側切)的新媽媽應採取右臥位,防止惡露或糞便汙染傷口。

6、不要長久站立,避免體力勞動和蹲位姿勢,以免陰道壁膨出或子宮脫垂。

7、一週後即可做產後形體恢復操。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3 . 月子裡要大補嗎?

【傳統月子習俗】女性分娩後,為了補充營養並讓奶汁分泌充足,常是天天不離雞,餐餐有魚肉,頓頓有雞蛋。

【現代科學結論】月子裡產婦需要大補,但不是整個月子期間,而是要經歷了身體的清理和調養之後,從第三週開始滋補。剛生產過後,產婦的腸胃功能還沒有恢復,這時候大補不利於產婦對營養的吸收,而且會造成被母乳餵養的寶寶的消化不良。另外,產婦在進補時要保證多樣化的平衡膳食,各類食物都要保證吃到,不能只吃肉類,蔬菜水果要均衡攝入,不能一味多吃某一種食物,比如雞蛋一天1~2個即可。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4 . 月子裡能刷牙嗎?

【傳統月子習俗】坐月子是不能刷牙漱口的,否則之後牙齒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但其實這種老傳統害人不淺,口腔是消化道的大門口,為防止“病從口入”,口腔衛生十分重要。尤其是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吃的東西多,又吃得好,如果不刷牙漱口,口腔內留有食物碎渣,容易使細菌繁殖,有些產婦因為遵循而導致牙痛、牙齦紅腫萎縮、齲齒等。

【現代科學結論】這是個十足的陋習!月子裡不僅要刷牙,還要刷得一絲不苟。傳統習俗認為不讓刷牙,新媽媽在月子期間每天要進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尤其吃甜食較多,這些食物大多細軟,容易藏在牙縫裡;如果不刷牙,這些殘渣會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產酸而導致齲齒或牙周病,並易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其實月子期間,很多媽媽會感覺牙齒很鬆動,這其實是缺鈣的表現。所以,刷牙是必須的。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5 . 月子裡不能提重物,對嗎?

【傳統月子習俗】月子期間忌提重物、乾重活、避免勞累,否則以後會留下腰痠背痛等後遺症。

【現代科學結論】這一習俗是有科學道理的。女人在分娩後體內各器官、代謝系統都需要經過一段時期的康復,才能恢復到孕前正常狀態。在康復時期,如果經常用力提重物、過度勞累會影響身體恢復,導致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等併發症。

6. 月子裡能吹風嗎?

【傳統月子習俗】老一輩人生完孩子得“捂月子”,這是延續了多年的坐月子習俗。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需要把屋子關得嚴嚴實實,門窗緊閉,更有甚者把縫隙都糊起來。產婦也需要用圍巾把頭裹嚴實,還得穿上厚厚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認為這是怕新媽媽和嬰兒受風、受寒致病。其實事與願違,這樣對母嬰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現代科學結論】捂月子一方面來說屋子封閉導致空氣不流通,空氣汙濁且氧氣稀薄,這對新媽媽產後恢復不利;同時如果門窗緊閉,整天見不到陽光,就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出現佝僂病、軟骨病等;另外“捂月子”導致室內溫度過高,容易滋生細菌,新媽媽和寶寶都處於虛弱狀態,很容易被病菌感染。

科學做法:

產婦坐月子期間,必須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天氣太熱,可以開空調、電扇,但不要對著人吹。

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換衣,防止產後感染。

新媽媽的衣服要寬鬆,不要太緊。

房間需要有陽光照射。

分娩後過段時間就應到室外活動。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7 . 月子裡能洗頭洗澡嗎?

【傳統月子習俗】產婦在月子裡不能洗頭洗澡,否則風寒會侵襲體內,並滯留於頭皮和關節中,導致日後出現頭痛、脫髮、月經不調、身體關節和肌肉疼痛等。

【現代科學結論】這一習俗可能與以前的人較少洗頭洗澡有關,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在這裡要注意的是在產後的頭3天最好不要洗頭洗澡,如果產婦傷口恢復得好,一般3天或一週後就可以洗了。如果整個月子期間不清洗身體,會讓皮脂的代謝紊亂,引發細菌感染。但要注意控制浴室的水溫和室溫,只能淋浴,絕不能坐浴!洗完後儘快將身上、頭髮上的水擦乾,及時穿上禦寒衣服後再走出浴室,避免身體著涼。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8. 坐月子不能沾涼水,對嗎?

【傳統月子習俗】在傳統的坐月子觀念裡,產婦是不能碰水,特別是生水的,所以洗澡、洗頭甚至洗臉都成了禁忌。認為碰水容易著涼,以後老了就會痠痛。現在在一些落後地區還流行著這樣的觀念。

【現代科學結論】對於現代的女性來說,一個月不洗頭洗澡實在無法忍受,實際上月子裡洗頭洗澡都是可以的。新媽媽要哺乳,常常弄得汗溼內衣和胸罩,加上可能會溢乳,會陰部惡露未排淨,如果不洗澡的話反倒為細菌、病毒提供入侵和繁殖的途徑,導致感染。因此,新媽媽應像往常一樣要注意清潔身體,勤換內衣。而坐月子是比較特殊的時期,應掌握這個時期正確的頭髮護理、洗澡的方法。

要知道傳統觀念中能碰生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容易著涼,所以洗臉刷牙最好都用溫水。不過也有醫生指出,除了用冷卻後的開水清潔剖宮產切口以外,其他部位的清潔都可用生水。

9 . 月子裡能看電視玩手機嗎?

【傳統月子習俗】坐月子期間不能看書看電視,否則會傷害視力,導致以後患眼疾。

【現代科學結論】這一習俗不無道理,尤其是現在的人喜歡一直盯著手機看,這樣長時間的用眼就正常人來說也會對眼睛不好。但對於產婦來說並不能代表不能適當放鬆,看書看電視看手機是沒有問題的,需要注意的是看書看電視玩手機,一定要控制時間,光線確保充足,姿勢要正確,不要讓眼睛疲勞。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10. 產後不需要收腹嗎?

傳統:認為產後根本不需要收腹的,通過母乳餵養,經過一段時間身體自己就會慢慢恢復的。

分析:寶寶在我們肚子裡十個月,慢慢把我們的骨架都撐大了,必須在產後及時使用束縛衣進行骨盆收緊,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子宮呈三角形,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因此必須要束縛,為了不要讓其他器官那麼快的往下走,給肚子回縮的時間 。

產科醫生叮囑月子打破這11個傳統,讓你年輕十歲,第一條你中招沒

曾經,我也跟許多媽媽一樣,天真的認為只要寶寶一出世,就會恢復到孕前的體形和尺寸。但實踐證明,實際上,這一過程遠比我想象的時間更長,而且更難[鬱悶]

後來產科上班的阿姨介紹我去購了一套,束縛的,試了試挺好的,餵奶很方便,看起來很小可是穿上舒服極了,不覺得勒,於是我就每天堅持穿了,大概倆月下來,我減了有 23金

11 . 月子裡能過性生活嗎?

【傳統月子習俗】月子裡同房會引起子宮感染,以後婦科病少不了。

【現代科學結論】這一點也符合科學依據。產後6~8周,子宮、陰道等內生殖系統正在恢復中,會陰部可能有傷口需要癒合,如果此階段進行性生活,會影響會陰傷口癒合、導致產褥感染等併發症,因此此階段應禁止性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