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玩“悲情营销”:丢掉诚信支撑,只会玩瘫自己

——电商平台“悲情营销”:市场竞争的麻醉剂

文/马进彪

电商玩“悲情营销”:丢掉诚信支撑,只会玩瘫自己

电商打悲情牌营销,在短时间内可以大幅提高销量,但这样的利益并不能被果农获得,而是被电商平台获取。表面上看,果农好像不再发愁销路,但从长远来看,这却损失了果农的根本利益,因为从市场角度讲,农产品也需要品牌的支撑,而悲情营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品牌,其形成的短期利益,本质上就是一种市场的麻醉剂,让果农们失去了对市场的真切感知,无疑,这是对果农下好的套。

电商玩“悲情营销”:丢掉诚信支撑,只会玩瘫自己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即对于市场来说,任何农产品都会有它的饱和度,换言之,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这并不是说人们买不起这些农产品,而是说人们在短期内无法消费掉这么大的总量。而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所有农产品都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此时,品质及品牌就是保证利益的唯一法宝。

电商玩“悲情营销”:丢掉诚信支撑,只会玩瘫自己

而悲情牌营销的核心在于激发社会善心,在这样的举动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消费某地的农产品,而是为了构成心理层面的既定贡献,从而完成一种爱心层面的赋予。但理性地说,这本不是市场法则,因为对其它地方的果农来说,已然构成了不公平的竞争,而诚信反倒成了这些果农沉重的心理包袱,显然,这是对市场法则的异化,以小范围内的悲情牌营销,打乱了整个市场的既有法则。

电商玩“悲情营销”:丢掉诚信支撑,只会玩瘫自己

电商追求效益,这无可厚非,但新经济业态更需要诚信的支撑,打悲情牌营销确实很催泪,吸引众人眼球,博取消费者同情,短期方便了果农售果,但从长远来看,损害的不仅是整体果农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体电商平台的信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