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曾經15000人的科技巨頭全面敗退中國,又一個被時代拋棄的案例!

編者 按

最新消息:重磅!曾經15000人的大廠正式謝幕!又一巨頭全面敗退中國!這家巨頭就是數碼相機廠商“奧林巴斯”!這應該是一個被時代拋棄的案例。

關於科技趨勢,深圳統計在一篇分析就指出:

換句話說,深圳GDP統計分析表明:不是工業品不行了,而是你的產品不行了!又一波新產品的價值量已經成倍幾倍的增長……

你準備好改變了嗎?

突发!曾经15000人的科技巨头全面败退中国,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案例!

踩著中美貿易談判的步點,奧林巴斯宣佈關閉位於中國的最後一家工廠。中美貿易帶來的不確定性給中國投資環境的致命影響,或許是我們真正需要密切關注的。

繼無錫尼康、蘇州日東電工、深圳三星通信之後,又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巨頭宣佈將要關閉中國深圳工廠。

突发!曾经15000人的科技巨头全面败退中国,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案例!

2018年5月4日晚上8點48分,萬眾矚目的中美貿易談判無果而終後不久,一名暱稱為“南山雷公嶺”的網友在深圳論壇發佈帖子稱,曾經的15000人大廠,位於高新科技園北區的深圳奧林巴斯宣佈將於5月7日結業關門。

這一消息也得到在深圳奧林巴斯工作的一名資深員工的確認。該員工稱,5月4日公司內部已經在商談補償款問題,下週一可能會正式宣佈結業關閉的消息。

深圳奧林巴斯系日本奧林巴斯株式會社在深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1991年12月,專業從事傳統相機、數碼相機及其它相關產品的開發、設計與製造。公司位於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北區,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總額達 2億美元。深圳奧林巴斯最高峰擁有員工15000多人,出口額過4億美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端製造業。由於近年來奧林巴斯逐漸將中國訂單轉移到越南工廠,目前深圳工廠僅剩下1500人。

奧林巴斯作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學技術的代表企業之一,自19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國以來,奧林巴斯集團不斷加大技術與資金的投入,先後在香港、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工廠及法人公司。

不過,近些年來,受到中國製造業成本飛速上升和中日關係由熱趨冷的影響,奧林巴期逐漸開始了長達12年的產能遷移行動,以降低產能過度集中在中國的風險。

突发!曾经15000人的科技巨头全面败退中国,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案例!

2007年11月,有媒體報道奧林巴斯計劃投資100億日元 (約合8864萬美元),於2009年底前在越南新建數碼相機工廠。並計劃將其設在中國深圳和廣州的2家工廠整合,關閉其中1家工廠,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越南。

2013年10月前,奧林巴斯(廣州)工業有限公司按照日本總公司的戰略規劃,將映像產業的數碼相機、錄音機移往深圳工廠、越南工廠。而位於北京中關村的另一個工廠據說也於這一年結業轉型為純銷售公司。

回顧奧林巴斯撤離中國的路徑,堪稱近年來外資企業撤離中國的典型樣本。

2005年,中國為了擺脫被外資企業控盤的風險,取消了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在一些領域出臺了限制方案,並加強了對外資企業的監管力度。

2006年,深圳海關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奧林巴斯進口到特區的原材料數量,與其運往國外的成品組件數量差額巨大,接近6.94億美元。為此,深圳海關提出要其繳納罰金並補繳關稅共計6000萬人民幣,約合920萬美元。2011年,深圳消防部門檢查發現,奧林巴斯工廠存在“應急通道、煙塵通風設備、門窗”方面的問題。儘管奧林巴斯採取非常規手段把事情擺平,但心中芥蒂就此埋下。

突发!曾经15000人的科技巨头全面败退中国,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案例!

2012年,中國掀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徹底把處於風口浪尖奧林巴斯嚇傻。2013年,奧林巴斯將廣州4300人的工廠關閉,產能撤離到深圳和越南。此後,其撤離中國的步伐並沒有停下來,深圳工廠人數只出不進,直至現今還剩下1500名堅守工廠等候高額賠償的老員工。

客觀來說,深圳奧林巴斯的撤離,與其數碼相機的主營業務迅速衰敗有直接關係,與深圳的投資環境無關。考慮到奧林巴斯、尼康、日東電工、三星等企業近年來紛紛在東南亞建新廠,直接無視中國,將新的產業投放在那裡,甚至突然襲擊式地關閉中國工廠,背後的邏輯不言自明,即中國經歷了十多年的房地產繁榮之後,真正的灰犀牛已經到來。

眼下,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開打,特別是中興被制裁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從房價飛漲、炫酷曬娃等各種歲月靜好的虛假繁榮中清醒過來,逐漸意識到這些解決大量就業的高端製造業撤離之後,自己將失去避免被“新四座大幅”碾壓的最大靠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即便我們忍痛切出一大塊蛋糕挽留這些外資企業,但繩子已經斷裂,再連起來,始終還有一個結,一切為時已晚。如今之計,只能寄希望國家能積極發展內需,創造更多的機會了。否則,很多家庭將陷入無以聊生的悲慘局面。

來源 智造微言 ID:awecdsajf

深挖深圳GDP猛料:

不是深圳不行了,而是你產品不行了!

又一波新產品成倍增長

先讓我們來看看背景:

2月13日,一個叫“老蠻評說”的自媒體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深圳2017年經濟數據挖掘——辛勞的統計局公務員們!》

老蠻說,深圳2017年全年統計數據月報出來了。給一個網址,給那些從來不知道去統計局官網數據庫看數據的同學看看(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yb/201802/P020180209379298898300.pdf)。這份月報真是讓我不吐不快。

2017年深圳的GDP規模為22438億,對比2016年經過修訂後的GDP最終值20078億,原始增幅高達11.8%。這種增幅是非常可怕的,簡直讓人目瞪口呆,引起了我深挖一把的強烈慾望。

首先是工業部分。深圳宣稱自己的工業部門在2017年取得了長足進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加值的概念大致上就是稅前利潤)8088億,對比2016年的7191億,原始增幅高達12.5%,有力的支撐了深圳GDP的高速增長。有趣的是,深圳同時公佈了23種主要工業品的產量數據,老蠻將全部列表如下:

突发!曾经15000人的科技巨头全面败退中国,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案例!

他注意到:23種工業品,其中15種產量下降,有13種工業產品的產量降幅超過10%。僅有8種產品的產量上升。15對8,產量下滑的產品種類佔比超過了

65%。並且這些產量下降的產品,還並不是所謂的傻大黑粗型產業,基本上都是科技型電子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深圳的工業整體維持高速增長態勢,是不現實的,我們根本無從理解所謂的深圳的工業增加值12.5%的增幅的由來。(深圳夢節選部分內容)

為此:深圳統計在2月14日作出了回應,這篇深圳GDP統計分析揭開2018年重大機遇信號: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一個單件數量的工業產品可能會頂上10件甚至上100件。比如,從臺式、筆記本轉向更加便捷的智能手機,數據存儲需求從硬盤存儲器、半導體存儲器等實物介質轉向雲存儲,拍照攝影從以前的數碼機轉向智能手機、無人機等,這些產品的價值量已經成倍幾倍的增長。在深圳新產品層出不窮中,如大氣汙染防治設備、石墨及碳素製品、民用無人機等佔比逐年擴大,增幅成倍增長;變壓器、中空玻璃、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工業機器人、數字激光音視盤機等這些產品的同比增速均超60%以上。

往下讀,你會有大收穫!

原文標題:新春洪福,走近走進解讀解構深圳GDP

深圳GDP因R&D納入呈現創新增長,總量已過2萬億萬重山,2017年達22438.39億元,居位大中城市第三,引人矚目,讓有識之士走近走進解讀解構深圳GDP,無不是一件令人辛苦感動敬重而高興的事兒。

走近走進GDP,解讀解構深圳GDP,是一件令人辛苦感動敬重而高興的事兒。準確全面核算GDP是個世界性難題,需要在制度性與規則性統計框架下去認識、解讀與使用。不僅僅需要熱情走近,更需要用專業技術、現行制度與全面辨證思維去走進每一個指標與核算邏輯。

一、深圳GDP核算在全國“一盤棋”下統一進行

國民經濟核算是一門精確嚴密而專業的學科。到具體核算工作,聯合國有SNA2008,為實現與國民經濟核算新的國際標準相銜接,國家統計局於2017年8月印發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廣東省統計局公佈了《廣東省季度季度地區生產總值核算方案(2016年)》,深圳市GDP核算嚴格遵守執行國家統計局和廣東省統計局GDP統一核算制度和規定,是在全國“一盤棋”下統一進行,與全國其他城市及地區執行的核算制度、標準和方法完全一致。

目前,按國家統計制度,季度GDP總量是各行業現價增加值之和,而增長速度是不變價增速,各行業不變價增加值之和除以上年同期各行業不變價增加值之和再減去1求得。因而季度GDP增加值核算包括不變價核算和現價核算。

不變價增加值核算方法有:a縮減法,即指利用相關價格指數直接縮減現價增加值求得不變價增加值;b速度推算法,即指利用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乘以上年同期不變價增加值,從而求得當期不變價增加值。

現價增加值核算方法。季度現價增加值核算主要採用增加值率法和價格指數推算法:a增加值率法,指先核算現價總產出,再根據上年年報資料和當期有關生產情況確定現價增加值率,然後將二者相乘得出增加值;b價格指數推算法,即指利用當期不變價增加值和價格指數計算當期現價增加值。

深圳市每個季度的GDP核算工作,都是在國家和廣東省統計局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完成。嚴格遵照廣東省統計局下發的GDP核算方案,規定時間內採用廣東省對21地市統一下發的核算程序進行,以統一固定的格式報省統計局審核後對外公佈使用。

2017年6月26日中央深改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統計局《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方案》,國家統計局將於2019年實施生產總值全國統一核算;廣東省統計局隨之下發相關文件進行部署,將同步實施生產總值省內統一核算。深圳市已率先於2010年完成全市各區的GDP統一核算,目前全市GDP與各區GDP之和完全銜接。

二、核算指標此消彼長的指標邏輯

根據國家統計局、省統計局季度核算方案規定,季度GDP根據核算指標數據核算。任何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是一個動態與不斷變化的過程,深圳市2017年核算指標數據此消彼長的變化既彰顯了GDP核算的科學、客觀,更充分反映深圳經濟發展真實情況。

一是工業、商業核算指標強勁增長,有力支撐經濟增長。工業,規模以上不變價增加值增速與規模以下不變價增速是工業增加值核算的根本指標,2017年全年增速分別為9.3%、6.0%,分別高於上年同期2.3個、1.9個百分點,直接帶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0.9%,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商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與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增速分別為9.1%、15.6%,分別高於上年同期4.0個、6.1個百分點,直接帶動批發和零售業增長5.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4%,拉動GDP增長0.57個百分點。

二是金融業、房地產業核算指標雖增長回落,但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水平。金融業增速回落主要受兩大核算指標影響,一個是證券業中證券交易額增速,另一個是貨幣金融業(銀行業)中的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速。證券交易額增速受股票市場低迷影響,同比下降2.4%;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速受銀行收緊銀根政策影響,同比增長14.3%,較上年同期下降10.6個百分點。但貨幣金融業(銀行業)中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增速較去年僅回落0.4個百分點,同比增長8.6%;保險業中保費收入依然保持高位增長,增速高達24.6%。房地產業,由於受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2017年深圳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9%,但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增速與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增速兩大核算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12.0%、21.0%,有利保證了房地產業增加值1.7%的正向增長速度。

三是營利性服務業、非營利服務業核算指標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全市以騰訊為龍頭的規上營利性服務業(其他)營收增長24.9%,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對全市GDP增長貢獻率達22.5%。非營利性服務業對GDP貢獻依然明顯,隨著不斷加大科技、教育、民生投入,全年財政“八項支出”同比增長37.7%,對GDP增長貢獻率為13.8%,拉動1.2個百分點。

三、GDP現價與不變價核算方法的專業視角

深圳統計公佈的2017年深圳GDP總量22438.39億元以及各行業增加值為現價數據,深圳GDP總量同比增長8.8%及各行業增加值增速即為不變價數據。《廣東省季度生產總值核算方案》規定,季度GDP及各行業增加值核算包括現價核算和不變價核算,其中公佈的GDP及各行業增加值數據為現價數據,GDP增速及各行業增加值增速數據為(扣除價格因素後)不變價數據。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四個行業現價增加值採用生產法計算,其餘行業現價增加值採用收入法計算。

分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採用固定基期方法計算,目前每5年更換一次基期,2016年至2020年不變價增加值的基期是2015年。不變價GDP核算主要採用價格指數縮減法和物量指數外推法。

價格指數縮減法是利用相關價格指數直接縮減現價增加值,計算不變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某行業不變價增加值=該行業現價增加值÷該行業價格指數。物量指數外推法是利用相關物量指標的增長速度推算不變價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然後用上年不變價增加值和推算出的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計算得出該行業當期不變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某行業不變價增加值=該行業上年不變價增加值×(1+該行業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其中,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根據本期相關物量指標(如運輸週轉量、從業人員等)增長速度,以及以前年度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與相關物量指標的增長速度之間的數量關係確定。

統計數據是綜合各項專業技術計算與核算所表現出的一個技術運用結果,尤以GDP核算更為如此,需要從統計專業角度去走進解讀與解構,數字背後有很強的技術方法支撐,有現價因素也有不變價因素等價格指數的技術應用在裡頭。一般來說,GDP總量、財政與稅收等數量指標為現價,GDP及其分產業分行業的增長速度為不變價,財政、稅收、進出口的速度增長為現價計算。因此,一般不可以拿名義增速去比較不變價的增速,如果這樣,就會產生對數據解讀的偏差,甚至相反的結果。

四、若干個工業指標的產品產量和價值量的質量與結構問題

深圳是改革的前沿創新的前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能敏銳地抓住市場需求不斷研發新產品,而許多新產品都無法納入現行產品產量統計制度中。就深圳全市而言,現在工業指標中的產品產量也有258種,與所公佈的25種產品相比,有著比較大的數量差距,不能以偏概全,拿部分推算總體情況。

從全市規模以上6638家企業上報的全年產品產量情況來看,有近60%的工業品產品同比正增長,其中增長10%以上的接近四成,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深圳一些高新技術產品,發展勢頭強勁且佔比較大。因為現行統計制度一般是幾年一更換,相對深圳新經濟發展變化快而言,尚有許多新的產品無法及時納入制度當中。

就拿工業的產品的數量來說,也不能拿數量來說價值,來計算增加值。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一個單件數量的工業產品可能會頂上10件甚至上100件。比如,從臺式、筆記本轉向更加便捷的智能手機,數據存儲需求從硬盤存儲器、半導體存儲器等實物介質轉向雲存儲,拍照攝影從以前的數碼機轉向智能手機、無人機等,這些產品的價值量已經成倍幾倍的增長。

在深圳新產品層出不窮中,如大氣汙染防治設備、石墨及碳素製品、民用無人機等佔比逐年擴大,增幅成倍增長;變壓器、中空玻璃、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工業機器人、數字激光音視盤機等這些產品的同比增速均超60%以上。

2017年深圳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62億元,增長9.3%,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創2014年以來新高,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速分別為7.6%、7.8%、9.7%和9.3%。從主要經濟類型來看,股份制企業增長10.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3%。

前十大工業行業增加值6978.94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6.3%。其中,除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金屬製品業有所下降外,其他八大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前三大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2%、7.5%、6.0%。

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為5743.87億元、5302.47億元,分別增長13.1%、12.7%,分別比上年提升4.6個、2.9個百分點,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8個、3.4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71.0%、65.6%。

工業百強企業實現增加值4677.55億元,增長10.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2個百分點,工業百強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1.7%,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8.5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7.8%。

總體上說,深圳是一座充滿創新活力城市,其高技術產品附加值極高,公佈的產品情況要分析的看,簡單用所公佈的10多種產品產量的下降,去推論深圳工業發展狀況會造成解讀數據的片面性與不科學性。

五、深圳GDP的匹配性與相關行業指標支撐

GDP核算基礎數據首先來自統計系統對全市2萬多家“四上”企業全面實行聯網直報依法採集所得。聯網直報是一個統計調查對象直連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報送通道,不允許中間環節擅自增刪改動。其次,GDP核算有將近一半指標來自銀行、證券、郵政、交通、財政等部門,在核算過程中從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方法、科學性、可操作性以及各專業統計數據評估等方面與各部門相關指標比對和作協調性分析,從源頭上保證統計源頭數據真實性。

同時,深圳統計從法律法規方面在全社會營造遵守統計法、執行統計法、關心支持統計事業發展良好氛圍,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保證統計數據可靠性。從2017年深圳主要宏觀數據看,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同比增長8.8%(下同);工業增加值8688.26億元,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16.19億元,增長9.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32.13億元,增長10.1%;進出口總額28011.46億元,增長6.4%,其中出口16533.57億元,增長5.5%;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69668.31億元,增長8.2%;貸款餘額46329.33億元,增長14.3%;固定資產投資5147.32億元,增長23.8%;國稅、地稅總收入7493.3億元,增長8.7%。這些宏觀指標有來自統計部門,亦有來自海關、金融等等政府部門,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數據或行政記錄。

2017年,深圳GDP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22438.39億元(含R&D支出納入GDP部分,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按可比價格比上年增長8.8%。經濟增速升中趨穩,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的增速分別為8.6%、8.8%、8.8%和8.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54億元,增長52.8%;第二產業增加值9266.83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3153.02億元,增長8.8%。因R&D支出納入GDP和深汕特別合作區計入深圳,三次產業結構為0.1:41.3:58.6。人均GDP達18.31萬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71萬美元。

分行業看,工業增加值8688.26億元,增長9.1%,佔GDP比重38.7%;建築業增加值596.50億元,增長5.1%,佔比2.7%;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324.35億元,增長5.2%,佔比10.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80.06億元,增長0.9%,佔比1.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22.32億元,增長10.5%,佔比3.2%;金融業增加值3059.98億元,增長5.7%,佔比13.6%;房地產業增加值1882.10億元,增長1.7%,佔比8.4%;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765.45億元,增長16.2%,佔比21.2%。

深圳統計數據的宏觀匹配性、協調性較強,也印證了過去一年深圳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是紮實的。

上古無文字,結繩以記事。自從有了人類活動,就有了統計。當然,我們現在一般說的統計包含了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在21世紀“信息爆炸”的今天,對統計數據的關注也從政府的事變成了身邊的事,自己的事。我們走進統計,首先要對中國政府統計體系以及調查制度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要讀懂統計數據,需要了解統計指標的定義特性、內涵及計算方法,當然也包括瞭解統計指標的不足。我們解讀運用統計數據,不僅僅需要熟悉經濟運行邏輯,還需要熟悉統計規律與邏輯。

在2018年新春來臨之際,特別感動感謝社會各界對深圳統計數據的走近走進解讀解構,這也是不斷提高統計工作水平和數據質量的另一扇窗口與眼睛,新春洪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