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究竟哪些技术是未来互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存在哪些短板?哪些是可能的赶超路径?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为您深入剖析网络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

1、芯片设计制造急需突破

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1G我们还没睡醒,2G我们是追赶人家,3G我们开始突破,4G并跑,现在我们希望5G是引领。什么叫引领?就是说5G的商用不能晚于发达国家,中国提出2020年实现5G的商用。

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邬贺铨院士说,5G的手机集成电路芯片至少要7个纳米的工艺,目前我们国家技术最好的中芯国际28纳米是比较稳定的,14纳米现在还在实验。而且要真正做到七、八个纳米,一条代工线就需要几百亿美元。在这方面我们是面临很大的挑战的。

信息技术的基础是集成电路。中国的集成电路消费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但是我们自给的只有10%。连续几年集成电路进口是我国所有进口商品大类的第一位,2017年集成电路进口2601亿美元。

2、个人电脑中央处理器发展滞后

前两年开始,我们的神威-太湖之光已经领先全球超算五百强。2015年美国商务部通知英特尔公司,不允许向中国天河二号供应芯片。那么天河二号,国防科大现在在研制自己的芯片的天河超级计算机,还有神威-太湖之光,它的能力比天河二号要快一倍,它的芯片全部是自主开发的,站在了全球超胜的最前端

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美国干什么?邬贺铨院士在《中国经济大讲堂》说,美国宣布2020年要做出一个能力比天河二号高一百倍,比神威太湖之光高五十倍,并且能效能耗跟天河二号一样,能力提高了电费不提高,也就是说能效要改进一百倍。中国也宣布,我们也要研制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在超算上,我们是暂时领先了,但是美国人不完全跟你比容量了,它要跟你比能效了。

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但还是有很尴尬的一面,我们个人电脑上的CPU基本都是英特尔,国产也做了CPU,但是市场占有率比较低,而且我们的CPU总是感受到有差距。老百姓买个人电脑,他没有说首先是否考虑买国产的,他首先考虑的是性能等等。所以即便我们超算是领先的,可是我们个人电脑上的CPU是滞后的。

3、操作系统研发需要另辟蹊径

另外,我们大家手机操作系统。苹果公司靠什么成长为手机的第一霸主?有人说苹果手机设计得好,答案不完全。苹果是首创什么呢?他开发了iOS操作系统,并且开发了App Store,苹果是把内容和终端捆绑。

美国是第一个不是卖手机,而是卖服务。苹果把几十万的开发者和几亿的用户绑在一起,而构建了他自己苹果的一个生态。

过去我们认为,诺基亚是手机的霸主,当然诺基亚在向智能终端转型的时候投入不利,而且诺基亚它开发移动操作系统缺乏自信,把自己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不要了,投靠了Windows,以为诺基亚加上Windows就是win了,win就是英文赢的意思。结果诺基亚前面两个字母是NO,NO加上win就是NO WIN,没有生态。

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现在国家科技项目支持国内不少公司,但开发出手机操作系统很难占市场。为什么?苹果的App操作系统上边有130万种App,安卓上边有150万种App,可单项没用,你整个生态链不行。未来企业的竞争,决定这个企业对产业链的话语权。

我国信息技术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在这点上,总书记说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那样结成联盟,他们有个所谓Wintel联盟,他的Windows操作系统只配英特尔的芯片。所以在这点上,我们企业看上去也很好,但是实际上我们有差距。

但是,不能说创新是没机会的。

英特尔在CPU上很强,可是现在手机上的CPU是ARM公司的,不是英特尔的。微软在操作系统很强,可是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不是微软的,是苹果的和谷歌的。也就是说WINDOWS加英特尔是可以颠覆的。只不过可惜的是,现在颠覆它的是美国公司和英国公司。我们中国现在还没到这种实力。也就是说操作系统上,我们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当然现在还有一个机会,叫云操作系统,还有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

中国国内,像航天云网、三一重工也开发了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那么现在就看,国家当然也在抓工业互联网,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否则的话究竟这次是挑战还是机遇,就看后面的努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