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乱得像团麻?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工作、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多是因为不够精细。

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乱得像团麻?

(网图,侵删)

比如你的同事,工作中,轻松、高效、有条不紊,既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干得妥帖,又把自己的活儿干得圆满。任何时候,他们的手中都攥着某件有价值的事情。奇怪的是,他们偏偏还能劳逸结合,该玩就玩得没心没肺。家庭和单位、个人和集体、工作和生活,人家处理得游刃有余。他们仿佛永远踩在点上,升职加薪、孩子升学、投资升值,好事一样不落。

反观你,要么忙得焦头烂额,要么闲得心里发慌。你频繁地切换任务,「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公事带回家里,私事带到单位,领导不器重、同事看不起、家人不喜欢,你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偏偏你多为别人奔忙,于己可没啥意义。忙得屁颠屁颠,却创造不了多大价值,连苦劳你都捞不上,做的大抵是无用功。于是,啥好事都跟你不沾边,人生关键的几个节点你总是慢一拍、差半步、赶不上。

我们谁也不想活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把日子过成一滩浆糊。怎么办?下决心改变,把每一天都过得更精细一点。

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乱得像团麻?

(网图,侵删)

关于精细的人生,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前苏联有个牛人叫柳比歇夫,一生撰写了涉及十多个领域的学术著作70多部,各种各样的论文、专著、回忆录,他一共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而且他还能忙里偷闲,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收集了13000多只,并对其中5000多只300多种公地蚤作了器官切片。一个人的时间明明有限,难道他竟能分身有术?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中,向世界揭露了柳氏成功的真相。柳比歇夫从26岁起至82岁离世,用一生实践了自创的时间管理法,56年如一日,所有事情的记录都精确到分钟!对此,除了震惊,你可能会提出异议,说精细是精英的天赋,是名人的标配,咱们普通人,马马虎虎就得了,没必要这么精细。是的,普通人的确不必像柳氏那样精细到变态,但是,普通人就可以凑合着过,在无限的琐屑中默许自己成为losser吗?

显然,没人愿意。

不精细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性格使然,生来粗枝大叶;比如条件不足,缺乏主观上的勇气和信心、客观上的智慧和能力。有些东西我们无能为力,有些却可以尝试改变,比如计划。

计划的有无和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精细。其一,无计划。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目的和目标从不清晰,所以不作长期规划,以至于根本不计划,这种人生最为可怕,糊涂茫然,充满未知的风险却无预先的准备;其二,有计划。一种是劣质计划,敷衍、潦草,寥寥数语,只为哄自己心安,连自己都骗,最为可恨;第二种是优质计划,但是难以执行到位。原因有二,一是能力不足,这种情况最无奈:考虑不到变化因素,遇变则乱;估计不到困难程度,超出能力范围就傻了眼,迈不出第一步;寻找不到合适工具,使蛮力,苦干硬干,不会巧干,往往事倍功半;二是执行人不够自律,贪图享乐、不爱动脑、随心所欲、没有底线,导致计划失败,这种情况最可惜。

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乱得像团麻?

(网图,侵删)

我们做不到绝对精细,但至少可以依循以下三个步骤,做到相对精细:

首先,正确估量自身。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追求才会更实际。比如,年少爱追的梦遥不可及,那就干好本职工作;做不了女强人,你可以做一个贤惠的主妇;孩子上不了985,上个普通一本也不错。正确估量怎么得来?客观评价自身优势和不足。比如我自己,优势主要是爱读书、爱思考、喜欢尝试。不足很多:比如,浅尝辄止,往往坚持不到复利效应就罢手;懒惰拖延,想得多做得少;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肯凑合,随意降低标准;讲究表面、注重形式,而对实际成效无所谓……这样的我,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尽量创造个人价值」为目标更为实在,「成名师、做作家」这些大而不当的想法不留为妙。

其次,安排可行任务。一是可以想见的小胜。思考做事的意义比埋头做事更有意义,先去思考要做的事有没有结果,能不能完成?如果答案否定,那就不去动手。二是可以掌控的时间。相对精确地记录时间开销,发现忽视的时间漏洞,找出可用有效时间,作大致的结构化安排。比如,一小时晨读,30分钟午后思考,40分钟晚间反思,临睡前15分钟明日安排,等等。三是必须吃掉的青蛙。一天当中,只要完成一件事,一天就没有荒废,则不管这件事有多难,都要首先去啃掉它、咽下去。精要的人生不是做完所有的事,而是优先做好重要的事。

第三,保持严格自律。精英的自律,像是本能或天性,严苛到可怕,对自己真下得了狠心和狠手;而我们普通人的自律主要看情绪,变幻莫测,反复无常。我们想自律,还得靠外力,例如严格的奖惩机制。自律了应当给予相应奖励,通常,我战胜了不自律,完成当日计划后,就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或者小说;不自律要给予加倍的惩罚,如果我偷懒了,一件要事拖着没有做完,至少两个晚上不允许看电视、不许碰正追着的小说。若是无关自律,因为非自身因素造成的被动延误,则尽快补救。比如,单位里突然安排的任务、家里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造成计划暂缓、搁浅,那就一定要设定补齐期限,快则次日,最慢也不能超过3日就必须完成它。否则,它就极易烂尾。这也是自律,不给完不成任务找任何理由。

改变,从精细起。

让我们从每一天做起,计划精细一点,更加自律一点,我们普通人一样可以活得精细一点。而越精细的人生机会越多、惊喜更多。不信?从即刻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