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亂得像團麻?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工作、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多是因為不夠精細。

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亂得像團麻?

(網圖,侵刪)

比如你的同事,工作中,輕鬆、高效、有條不紊,既把領導交辦的任務幹得妥帖,又把自己的活兒幹得圓滿。任何時候,他們的手中都攥著某件有價值的事情。奇怪的是,他們偏偏還能勞逸結合,該玩就玩得沒心沒肺。家庭和單位、個人和集體、工作和生活,人家處理得遊刃有餘。他們彷彿永遠踩在點上,升職加薪、孩子升學、投資升值,好事一樣不落。

反觀你,要麼忙得焦頭爛額,要麼閒得心裡發慌。你頻繁地切換任務,「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公事帶回家裡,私事帶到單位,領導不器重、同事看不起、家人不喜歡,你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偏偏你多為別人奔忙,於己可沒啥意義。忙得屁顛屁顛,卻創造不了多大價值,連苦勞你都撈不上,做的大抵是無用功。於是,啥好事都跟你不沾邊,人生關鍵的幾個節點你總是慢一拍、差半步、趕不上。

我們誰也不想活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把日子過成一灘漿糊。怎麼辦?下決心改變,把每一天都過得更精細一點。

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亂得像團麻?

(網圖,侵刪)

關於精細的人生,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前蘇聯有個牛人叫柳比歇夫,一生撰寫了涉及十多個領域的學術著作70多部,各種各樣的論文、專著、回憶錄,他一共寫了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而且他還能忙裡偷閒,利用業餘時間研究地蚤的分類,收集了13000多隻,並對其中5000多隻300多種公地蚤作了器官切片。一個人的時間明明有限,難道他竟能分身有術?格拉寧在《奇特的一生》中,向世界揭露了柳氏成功的真相。柳比歇夫從26歲起至82歲離世,用一生實踐了自創的時間管理法,56年如一日,所有事情的記錄都精確到分鐘!對此,除了震驚,你可能會提出異議,說精細是精英的天賦,是名人的標配,咱們普通人,馬馬虎虎就得了,沒必要這麼精細。是的,普通人的確不必像柳氏那樣精細到變態,但是,普通人就可以湊合著過,在無限的瑣屑中默許自己成為losser嗎?

顯然,沒人願意。

不精細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性格使然,生來粗枝大葉;比如條件不足,缺乏主觀上的勇氣和信心、客觀上的智慧和能力。有些東西我們無能為力,有些卻可以嘗試改變,比如計劃。

計劃的有無和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否精細。其一,無計劃。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目的和目標從不清晰,所以不作長期規劃,以至於根本不計劃,這種人生最為可怕,糊塗茫然,充滿未知的風險卻無預先的準備;其二,有計劃。一種是劣質計劃,敷衍、潦草,寥寥數語,只為哄自己心安,連自己都騙,最為可恨;第二種是優質計劃,但是難以執行到位。原因有二,一是能力不足,這種情況最無奈:考慮不到變化因素,遇變則亂;估計不到困難程度,超出能力範圍就傻了眼,邁不出第一步;尋找不到合適工具,使蠻力,苦幹硬幹,不會巧幹,往往事倍功半;二是執行人不夠自律,貪圖享樂、不愛動腦、隨心所欲、沒有底線,導致計劃失敗,這種情況最可惜。

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亂得像團麻?

(網圖,侵刪)

我們做不到絕對精細,但至少可以依循以下三個步驟,做到相對精細:

首先,正確估量自身。承認自己是普通人,追求才會更實際。比如,年少愛追的夢遙不可及,那就幹好本職工作;做不了女強人,你可以做一個賢惠的主婦;孩子上不了985,上個普通一本也不錯。正確估量怎麼得來?客觀評價自身優勢和不足。比如我自己,優勢主要是愛讀書、愛思考、喜歡嘗試。不足很多:比如,淺嘗輒止,往往堅持不到複利效應就罷手;懶惰拖延,想得多做得少;不懂裝懂,強不知以為知;肯湊合,隨意降低標準;講究表面、注重形式,而對實際成效無所謂……這樣的我,以「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儘量創造個人價值」為目標更為實在,「成名師、做作家」這些大而不當的想法不留為妙。

其次,安排可行任務。一是可以想見的小勝。思考做事的意義比埋頭做事更有意義,先去思考要做的事有沒有結果,能不能完成?如果答案否定,那就不去動手。二是可以掌控的時間。相對精確地記錄時間開銷,發現忽視的時間漏洞,找出可用有效時間,作大致的結構化安排。比如,一小時晨讀,30分鐘午後思考,40分鐘晚間反思,臨睡前15分鐘明日安排,等等。三是必須吃掉的青蛙。一天當中,只要完成一件事,一天就沒有荒廢,則不管這件事有多難,都要首先去啃掉它、嚥下去。精要的人生不是做完所有的事,而是優先做好重要的事。

第三,保持嚴格自律。精英的自律,像是本能或天性,嚴苛到可怕,對自己真下得了狠心和狠手;而我們普通人的自律主要看情緒,變幻莫測,反覆無常。我們想自律,還得靠外力,例如嚴格的獎懲機制。自律了應當給予相應獎勵,通常,我戰勝了不自律,完成當日計劃後,就獎勵自己看一部電影或者小說;不自律要給予加倍的懲罰,如果我偷懶了,一件要事拖著沒有做完,至少兩個晚上不允許看電視、不許碰正追著的小說。若是無關自律,因為非自身因素造成的被動延誤,則儘快補救。比如,單位裡突然安排的任務、家裡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造成計劃暫緩、擱淺,那就一定要設定補齊期限,快則次日,最慢也不能超過3日就必須完成它。否則,它就極易爛尾。這也是自律,不給完不成任務找任何理由。

改變,從精細起。

讓我們從每一天做起,計劃精細一點,更加自律一點,我們普通人一樣可以活得精細一點。而越精細的人生機會越多、驚喜更多。不信?從即刻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