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关于兴趣的那些事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行动上有困难的问题,应该从提高兴趣的具体策略入手,给出一些可供直接操作的建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思想上有困惑的问题,不先搞清这一点,就会掉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坑里,苦苦煎熬,不得脱身。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兴趣”,我们先来了解它的内涵。

聊一聊关于兴趣的那些事

网图,侵删

聊一聊关于兴趣的那些事

网图,侵删

从这三层含义出发,我们可以推导一下兴趣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莫名我就喜欢你

这是一种类似于一见钟情的感觉。完全出于个人喜好,就对某事、某人、某物、某种活动产生了想认识、想了解、想接近的心理倾向。从此,有人痴心不改,从一而终;有人半路情淡,无奈作别。比如,对演讲、写作、绘画、唱歌、演奏、驾驶、雕刻、足球等,一下子就爱上了。

第二阶段:想说爱你不容易

感情初萌后,进入真正的相处阶段。是转入热恋还是随着了解的加深而冷淡,就在这个时期出现分水岭。这个时期,由于深入接触,从最初的无知的爱到了初知的疑,感情趋于理性,开始衡量爱的结果和爱的能力。有人自知无能为力,干脆放手。比如学小提琴的拉了一段后发现五线谱看不懂,不干了;有人坚信成功在望,加大攻势。比如写网文的写出了爆文,自信了;有人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放手既不舍,抓牢又不能,心力交瘁,苦累交加。这一类人最多,无需例举。

第三阶段:还是觉得你最好

聊一聊关于兴趣的那些事

网图,侵删

如果将兴趣产生之前也算作一个阶段的话,对于某事、某人、某物、某种活动的兴趣,总是从「绝对的空」到「无知的喜」到「初知的疑」到「深知的爱」。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培养得好功效显著,但它的必要条件——有需要

以及——有能力,如果不考虑进去,强行培养就相当于指婚,结出一段好姻缘的可能远低于造成一段痛苦的婚姻。

所以,当我们想要在某方面培养兴趣前,先想一想我们是否确有培养的需要,我们是否确有培养得了的能力?

不是因为有兴趣,就自然而然具备能力、产生需要;而是因为能力所及、需要当前,才造就兴趣与日倶增!

这个思想上的困惑不厘清,做的就多是无用功了。

聊一聊关于兴趣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