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不可不說的兩種修辭


《三峽》不可不說的兩種修辭
三峽(網圖)

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選用了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名篇《三峽》,這篇文章以極為短小的篇幅生動地描述了三峽的美景,表現了對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無疑是文質兼美的佳作。但由於幾個句子在譯註上忽視了古漢語中的兩種修辭,影響了師生們對文意的正確理解,現指出來,以就教於同行。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句,《教師教學用書》上譯作:“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見不到太陽和月亮。”初略看去,字字落實,仔細思忖,卻與實情不符。“亭午”“夜分”是兩個不併存的時間,“曦”和“月”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現象,合起來是講不通的。究其原因,是忽視了“並提”這種修辭格。所謂“並提”,一般是把兩件相關的事並列在一個句子中來表述。以達到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的效果。因此,本句應理解為:“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所以,正確的翻譯應為:“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夜半就見不到月亮。”

《三峽》不可不說的兩種修辭

三峽(網圖)

文中還有一句也是如此。“素湍綠潭,迴清倒影。”課文上的譯註是“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急流豈能倒映?深潭安能迴旋?本句應該理解為:“素湍回清”;“綠潭倒影”。正確的譯文應是:“雪白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此外,課文的譯註中還回避了另一種常見的修辭格“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其特點就是上下文義互相補充、響應。比如《木蘭詩》中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不能誤解為:戰死的都是將軍,歸來的都是壯士。應理解為:將士們十餘載浴血奮戰,有的壯烈犧牲,有的凱旋歸來。《三峽》中把“林寒澗肅”譯作“樹林清涼,山澗寂靜”就是沒注意互文修辭而產生的理解偏差,清涼的不止是樹林,也有山澗;寂靜的不單是山澗,樹林亦然。所以,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林澗寒肅,譯作:“樹林和山澗,清涼而寂靜。”

《三峽》不可不說的兩種修辭

三峽(網圖)

古漢語中的互文,還包括為了避免行文重複,在同一語言環境中互用同義詞。文中“重巖疊障,隱天蔽日”這一句,“重”和“疊”是同義詞,《蒼頡篇》解釋:“疊,重也,積也。”這兩個詞用在句中修飾“巖”和“障”。“隱”和“蔽”也是同義詞,《說文》解釋:”隱,蔽也。”都是遮擋的意思,在句子裡充當“天”和“日”的謂語。所以,此句應理解為:重疊巖障,隱蔽天日。相應的譯文便是:“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

儘管為了降低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我們並不主張過多地談及古漢語中的語法和修辭,但如果不談便導致難以理解的時候,還是應該要點明的,或者,至少要在教參中作些介紹,給教師在備課時提供必要的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