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胡适一生未嫁,守望无疾而终的爱情

胡适与韦莲司相识于1914年,一见如故,“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忱于一身者,惟一人耳”。但彼时的胡适已奉母命定亲,两人深情五十年,止于书信往来。韦莲司终身未嫁,深爱胡适,照顾其赴美留学的女友曹珮声,与发妻江冬秀相处和睦。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司写信给长子胡祖望:“在他的墓边放十朵白色水仙,每五朵绑成一捆,你不必写是谁送的,就悄悄的放在他的坟旁。”

她为胡适一生未嫁,守望无疾而终的爱情 在胡适心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他俩在月下散步,湖边谈心。韦莲司是搞艺术的,正在纽约艺术学校读书,胡适的文化底子是很厚的,所以他们谈论艺术、谈论天下大事,渐渐的感情越来越深。开始慢慢的从欣赏到爱慕对方。但那时的胡适已有婚约,她知道。虽然他并不爱他未过门的妻子,只因不忍母亲伤心才遵守,但他毕竟没有毁婚的意思,所以两人即使已开始有情,却也只能发乎情,止乎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女人在面对爱情时,很矛盾。有时她会怨他为何不捅破那层关系,为何要为一个旧有的婚约束缚自己。可有时她又欣赏男人的那份责任感,爱他却不愿为难他,她进退两难。

她为胡适一生未嫁,守望无疾而终的爱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他们之所以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其一是胡适已与老家的江冬秀订婚了,母命难违;二是韦莲司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那时的美国种族歧视严重,华人的地位还是很低下的。此后,身处两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常有书信往来。 1933年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美时,这对有情人终有机会得以鸳梦重温。狂狷的韦莲司也曾给胡适写过这样火热的情书:“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她为胡适一生未嫁,守望无疾而终的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韦莲司一直没有嫁人,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不计名分,不计得失;世间到哪找这样一个女子,爱得这般纯粹与无私,怎不叫人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