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再優化!企業開辦時間減至8.5天

□ 文 任冬雪

5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介紹了國務院第7次常務會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並回答相關問題。

營商環境再優化!企業開辦時間減至8.5天

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開辦時間將減至8.5天

據瞭解,截至2018年3月16日,我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日均新增市場主體4.44萬戶,其中:日均新增企業1.38萬戶,較改革前日均6 900戶增長了一倍,每千人企業數達到了22.23戶,較改革前11.36戶/千人增長了10.87戶,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與全球190個經濟體相比,我國營商環境排名7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2017年排在第93位,較2013年開辦企業便利度上升了65位。這說明了我國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改善營商環境工作,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提出“今年企業開辦時間再減少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掉一半”。5月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審議通過了《意見》。會議明確要求,採取措施將企業開辦時間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李克強指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解決營商環境中存在的企業開辦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低、環節多、時間長等問題,有利於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有利於縮小企業開辦時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這不僅是市場主體反映強烈、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也是‘放管服’改革的關鍵,事關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大局。”“有關部門必須下大力氣解決,該減必須減。”

《意見》要求,進一步簡化企業從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所必須辦理的環節,壓縮辦理時間。2018年年底前,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要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天減至8.5天以內,2019年上半年,在全國實現8.5天目標。健全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長效機制,建立企業開辦的制度規範,持續提升我國企業開辦便利度。

關於8.5天的時間標準如何確定,馬正其介紹,2017年世界銀行將我國企業開辦所需環節評定為7個,時間為22.9天,即:企業名稱預先核准耗時約1天、申請辦理營業執照耗時約7天、申請製作企業公章許可耗時約1-2天、製作企業公章耗時約1-2天、申請購買發票耗時約10天、登記招聘文件耗時約1天、社保登記耗時約1天,總計企業開辦平均時間為22.9天。通過深化“多證合一”改革,目前申請製作企業公章許可已取消,納入到“多證合一”框架內。登記招聘文件和社保登記不是企業開辦的必經環節。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意見》,著力在減少環節上下功夫,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重點圍繞企業登記、印章製作和申領發票3個必備環節開展壓縮時間工作。企業開辦時間就是這3個環節所需時間之和,分別是企業登記(名稱預核與設立登記合併辦理,5個工作日內)、印章製作(1個工作日內)、申領發票(不超過2個工作日)。

營商環境再優化!企業開辦時間減至8.5天

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將帶來極大社會和經濟效益

馬正其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開辦是世界銀行評價一個經濟體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開展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將帶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將持續優化我國的營商環境。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十分關鍵。營商環境好,微觀市場主體才有活力,經濟才有創新力和競爭力。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緊密圍繞企業開辦環節,如辦理時間,努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必將持續提升我國營商環境國際化便利化水平,極大地促進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是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將滿足人民群眾對市場準入便利化改革的新期待、新需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通過全面實行註冊資本實繳改認繳、企業年檢改年報、“先照後證”、“多證合一”、全程電子化、“證照分離”試點等改革,企業辦事成本大幅降低,創新創業活力得到極大釋放,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但是,開辦企業不僅需要辦理營業執照,還要刻制公章、購買發票、社保登記等,環節多,時間長。人民群眾迫切希望政府部門繼續優化辦事流程、簡化辦事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可以使企業以最便捷的方式、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時間,快速進入市場,人民群眾經商辦企業將更加方便快捷,有利於極大地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就業創業和民生的改善,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

三是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將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企業開辦涉及部門多、環節多,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成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通過將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稅務部門等辦事機構進行流程再造,實行“一窗受理、並行辦理”,將過去需要到多個部門多次提交材料的辦事流程,改造成在一個平臺,一次提交數據、業務協同辦理、結果實時共享的並行辦理流程,形成“互聯網+政務服務”新的服務模式,有力地促進政府部門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真正把政府職能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營商環境再優化!企業開辦時間減至8.5天

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五項措施

馬正其指出,目前企業開辦涉及的環節多、部門多、時間長,要實現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目標,達到2018年36個城市和2019年全國實現8.5天,就要針對當前企業開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改革,創新方式。

《意見》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五項具體措施:

一是實施流程再造,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並行辦理”,全程網上辦理。要求將申請人先後依次向各部門提交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造為一次提交、同步辦理、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流程。

二是優化企業登記程序,提升便利化水平。今年將擴大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範圍,推廣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應用,精簡文書表格材料,將辦理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縮至5天內。

三是將公章刻製備案納入“多證合一”,提高公章製作效率。要求公章製作單位應在1天內完成印章刻制,並按照規定向公安機關備案。

四是優化新辦企業申領發票程序,壓縮申領發票時間。要求將新辦企業首次辦理申領發票的時間壓縮至2天內。

五是完善企業社會保險登記業務流程,提高參保登記服務效率。要求做好企業社會保險登記和職工參保登記業務的銜接,推行網上辦理。

馬正其表示,要確保《意見》順利落實,必須強化責任落實,統籌推進工作。市場監管、公安、稅務等各有關部門要分工負責、協同配合,要依法明確統一的工作要求和規範,指導、推動工作落實。地方人民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理順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相關信息系統建設,確保完成工作目標。以“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模式為例,馬正其表示,“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模式實質就是再造業務流程、簡化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間。地方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並行辦理”辦事模式,改變部門分頭各自辦理業務的現狀,切實提升企業辦事的體驗度。此外還要依託強有力的信息化手段,實現企業開辦事項相關數據的共享交換。相關部門收到信息後即可同時啟動業務辦理流程,業務辦結後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共享。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涉及企業開辦的行政服務場所,設立登記機關、公安機關、稅務機關集中辦事的企業開辦大廳或專區,更加便利企業辦事。

加快企業實際開辦的時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馬正其表示,這次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僅僅解決了一般性的經營主體問題,對於企業開辦前後需要行政審批的,下一步將通過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後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著力解決市場主體“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指導各地做好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切實讓各項舉措“落地生根”,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