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杨 琼

▌批评家专栏

曾几何时,“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喊得是多么的响亮,如今余音依在,但已然中气不足了,是低俗之后的反思还是疯狂过后的失声,至少这种观念已经消失或部分消失了。不过,有时候看一些展览或观察一些艺术现象时,总还能激起我对于艺术本质的一些沉思,并勾起我对今天形形色色的艺术的犯疑。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博伊斯 1980

黑格尔曾说过:“人人都可以谈哲学,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这句话换一种方式也可以这样说:人人都可以画画,但不是人人都是画家。不是谈论哲学的都能成为哲学家,不是画画的都能成为艺术家;不管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哲学家和艺术家,永远都是极少数人从事的职业。诚然,不管是哪个学科,普及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无疑大有益处,但试图把人人都变成“家”的角色,就是痴人说梦了。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派》,描绘了古希腊罗马和当代意大利的50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

今天,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喜欢、更热爱、更崇拜艺术,不管这种喜欢、热爱、崇拜是出于内心的向往还是现实生存的需要,这意味着艺术的确比过去繁荣了。然而,尽管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各种艺术现象越来越普遍,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除非它已完全成为快餐文化样式的一种;这样,艺术也就彻底进入死胡同了。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时髦的东西大家总是喜欢凑凑热闹,不仅是普通人,甚至诸多艺术家都热衷于谈论艺术大众化的问题,似乎这样一谈,艺术真能进入千家万户,“飞入平常百姓家”了。如果人人都可以有机会成为艺术家,那么,那些以艺术为职业的艺术家就都成为大众艺术时代的精英了,但事实上,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领域,精英永远是极少数的。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广州国际艺术交易博览会

笔者并不排除势利主义的行为和投机取巧的思想在主导着艺术创作的动机,让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用俗不可耐的作品为画商的利益出卖自己。甚至,有一些公众和评论家,在画商、经纪人和艺术家不怀好意的鼓动和引诱下,为艺术家造势、煽情,图谋将某某打造成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可悲的是,这样的举动在利益最大化的现实环境下,无时无刻不在用充满诱惑的权利装扮“艺术家”的外表。官衔浮辞、大师泛滥已成为一种社会化特征渗透到文化界的各个角落,这无疑便为艺术大众化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某省一个美协都能诞生那么多领导,在一个崇拜官位、金钱和虚名的社会里,“大师”批量生产又岂是难事呢?

这时候,我们不禁自问:是否我们真能做到对于权力或名誉不屑一顾,甚至主动抗拒呢?那种回应某些现象的正义凛然,是理性分析后的判断和评价吗?是否带有偏激的情绪和一些私心呢?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所有这些,在“高雅艺术”被冷落的时代尤其凸现出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伪艺术”是如何蔓延,乃至成为诸多附庸风雅、急功近利者华丽转身的舞台。

我始终认为,在各种文化样式中,艺术应该是最不能大众化的一种,它甚至比文学更应该被视为稀世珍宝,就如同它一开始就站在宗教仪式的神坛上。事实上,不管是在哪个时代,艺术都不可能被习俗化、权力化,而那些以艺术之名,借助于外在的“强力”来试图引起人们关注的艺术是不会长久的。那些带有表演性质的话语很快就会被人们淡忘,至多成为人们茶饭之余调侃的“经验”。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

真正的艺术是无须艺术行为的形式来表现的,就像一首好诗、一部好小说是不需要“写”这个行为或过程来体现一样。艺术之为艺术由作品自身的生命形式和审美精神所彰显。梵·高的向日葵不需要阳光,它自身就能指向阳光,它自身就能发光。蒙克曾在1912—1916年为奥斯陆(Oslo)大学演讲厅创作了一幅巨型壁画——《太阳》。这幅热力四射的作品尽管色调略带忧郁,但充满自信和活力。强烈耀眼的色彩冲击是热情奔放、精神释放和解脱的暗示,象征着艺术家对痛苦的情绪和死亡的恐惧的胜利。《太阳》不是真正的太阳,但它却具有太阳驱散乌云、穿越黑暗的光芒。

杨琼:功利语境下的“艺术大众化”

蒙克《太阳》

一直以来,我对于“伪艺术”的傲慢无礼深恶痛绝,当“权威”(如头衔、名气等)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人们在欣赏一幅作品之前,往往就已经被一种“权力话语”引入歧途,而不是先让作品本身来说话;这种“先入为主”瞬间便可破坏欣赏者自身对作品的审美视觉和心灵体悟。一幅作品,首先是以它自身的美来抓住观众的眼球,而不是以某艺术家的名号来引起欣赏者的关注。一切没有能和人的视觉、灵魂产生碰撞的所谓的艺术,不管它以多么权威的学术名义、多么高端的权力威慑,它都不过是哗众取宠,自欺欺人罢了。

艺术作品自身有其一套独立的符号系统,它具有自我体现的诗性功能。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甚至完全独立。艺术欣赏者、批评家首先必须要抵制作者的声名对他的影响,而直接进入到符号系统内部开展活动——感受、分析和评价。现代艺术(当然包括当代艺术)的一大特征是:作为主体的艺术家习惯于让自身的意志来决定艺术作品的生命,艺术被最大限度“技术化”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掌握了技术,却常常被技术所操控。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艺术家也希图通过技术来把艺术“发扬光大”。这也是艺术走向大众化的手段吗?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居心绝不会是出于对艺术的挚爱甚或敬畏,它不过是诸多艺术家为了满足对于欲望自我感觉良好的需求。

先哲老子曾说:应该让事物按照它需要成长的样子去自由发展。无独有偶,二千年后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推崇老子的思想)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是:艺术必须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主体中心主义的。艺术作品在表现对象时,按照它自身应该呈现的样子呈现,而不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意志强行操控它。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都曾对现代艺术进行过不乏尖刻的批评。如马尔库塞就指出:大众化流行艺术腐蚀人的心灵,使“人们变成了整个文化机器中的小零件,在卑微的感官享乐中,以一种所谓的‘幸福意识’取代了‘不幸意识’,即沉沦和屈从取代了觉醒和反抗,最终掩盖了人的异化这一真相,重新阻绝了人们对现实怀疑的反思之道路。”■

查看更多艺术资讯请下载中国美术报网APP

中国美术报网网址:http://www.zgmsbweb.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