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五 一 颂 英 模

「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正式规定,每年的5月1日为“劳动节”。至今,全市已涌现出成百上千的工人先锋、技改能手、节约模范、致富带头人, 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社会的精英,值得大家学习和尊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张垣方志摘选了部分劳模的事迹以飨读者,同时祝所有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相关链接:「节日节气」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蒋维平,名蒋顺发,又名姬宾礼,祖籍天津蒋庄,少时曾入估衣铺。20岁后,先后在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部下从军,曾在北洋军中任过副团长,1930年回房山石楼村学医种地。1938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医生、制药厂厂长、农场场长、校长、科长、副院长。195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老英雄蒋维平》纪录片。翌年,蒋维平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授中校军衔。

1938年2月,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挺进平西,路经其家乡,当时蒋维平已年届六旬,得息后即命女淑环写书信一封,言明“为抗日救国,我愿参加八路军。”并藏书于身,携义子蒋志刚,毅然关闭药店,携带全部药品,参加了革命,并于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房良县九区救国会主任。同年10月,他将自己的医疗器械交部队并随部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转移奔赴延安,至陕甘宁边区120师359旅随军行医。当时西药极端缺乏,年过花甲的他为了减轻伤病员的伤痛,不辞辛劳,想尽各种办法到处收集医疗秘方,翻山越岭寻找草药,亲自将这些草药制成各类丸、散、膏、丹共四十余种,以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治愈了大批的伤病员,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1940年3月,蒋维平随部队驻防在陕西省米脂县,为解决边区缺医少药现状,他到处收集民间验方,跟当地群众一道,爬山涉水到深山老林中采集中草药。在这期间,他为部队战士和当地的人民群众诊治好了各种疾病,让他们重新获得健康,深受战士和民众的欢迎。完成任务后在部队转移开拔时,当地的战士和群众执意挽留,不让蒋维平走。当时《解放日报》为此连续发稿鸣谢了7天。同年7月,359旅王震奖给他一件裘皮大氅,留作纪念。

全国解放后,蒋维平同志已年过古稀,毛主席对他十分关心,时常劝他多休息,养好身体,蒋维平坚决不肯,并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山区工作,经他的再三要求,毛主席批准他继续留在部队,可以留胡须,从此他就成为部队有名的胡子兵。

「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由于他的这些崇高品质,高明的医术,优质的服务态度,深深打动了群众的心弦,在张家口市人民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威信,被推选为张家口市人民代表。

「五一颂劳模」军医楷模——原二五一医院副院长蒋维平

在部队和乡村里,蒋维平的名字远近闻名,很多人给他写信,当时他每天要接到150多封的来信,这些信有的来自遥远的边疆,有的来自海防边线,有的来自长白山林区,有的来自柴达木盆地……。蒋维平接到来信后都会认真地给大家回信,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写,并且对他们在信中提出的问题都一一给予解答,通过信件鼓舞青年。他开会的时候,门外也会有很多来访者等他,每次他都会不顾及工作的劳累,对来访者总是很热情,都会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有一次,工作了一天的蒋维平已经很疲劳了,还继续接待来访者,期间不慎把腰扭伤了,大家劝他休息,他坚决不肯,他说:“不能只顾自己,要为大家着想。”他常常应邀到张家口市各个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做报告,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都是有求必应,以做报告的形式对大家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告诉青少年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胜利的果实,不要忘本,要努力学习,听毛主席的话,当个好接班人。

当时80多岁高龄的蒋维平仍然积极地为党工作,组织要他很好的休息,安度晚年,他却把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共产主义事业继续奋斗。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张家口文史·劳模专辑》《张家口市工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