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看中國:或有一天,各大城市需要爭奪孕婦!

從日本看中國:或有一天,各大城市需要爭奪孕婦!

從日本看中國:或有一天,各大城市需要爭奪孕婦!

胡文

看到日本最新公佈的一個數據,不免令人心驚。

5月5日是日本兒童節。新華社報道,日本總務省4日發佈兒童人口數量推算報告,顯示15歲以下人口數量連續37年減少,再創新低。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1日,日本有大約1553萬名15歲以下兒童,較去年同期減少17萬。其中,男孩大約795萬,女孩約758萬。

兒童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例為12.3%,較去年減少0.1個百分點,連續44年下降,刷新歷史最低值。而且,在全球人口超過4000萬的國家中,日本兒童人口比例最低。

根據報告,截至2017年10月1日,在全國範圍內,兒童人口過百萬的只有東京都、神奈川縣、愛知縣、大阪府。除東京都,其餘46個一級行政區劃兒童人口較前一年都有所減少。

日本“少子化”現象嚴重,雖然政府推出不少鼓勵生育政策,生育率仍沒有大幅改善。晚婚、不婚進一步加劇少子化嚴峻程度,日本政府不得不推出“結婚支援”政策,為單身人士牽線搭橋。

由此,自然會想到中國。

從日本看中國:或有一天,各大城市需要爭奪孕婦!

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佈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出生率為12.43‰;死亡人口986萬人,死亡率為7.11‰;自然增長率為5.32‰。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1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4億人。

在2017年人口比例中,15歲以下人口占比為17.8%,高於日本。查詢2013年至2017年的數據則發現,從15歲以下人口占比來看,過去5年還是保持增長的,從2013年和2014年的17.5%,此後每年增長0.1%,至2017年達到了17.8%。這顯然與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密切相關。但2017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為1723萬,2016年則為1786萬人,實際出生人口較此前原國家衛計委的預測為低。預計2017年將是一個高點。

從日本看中國:或有一天,各大城市需要爭奪孕婦!

但是,如果觀察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就會發現正在大幅上升。2013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4.9%,總數為2億;65歲以上人口占比還不到10%,為9.7%,總數為1.31億。到了2017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經上升到17.3%,總數為2.4億人;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了11.4%,總數高達1.58億人。中國正在加速老齡化。

有數據表明,我國的總和生育率依然維持在偏低的水平。而為了一代人與上一代人規模大致相仿,婦女的平均生育率應該達到2.1個。這是中國人口生育的極大隱憂。

因此,可以看到,儘管中國還沒有像日本一樣進入兒童人口持續減少的階段,但老齡化已經呼嘯而來。於是,在各大省會城市,一場以爭奪大學生為名義的人才大戰全面展開,其實質就是人口大戰(詳見《人口大戰全面爆發說明什麼?人和人才都不夠用了!中小城市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從各大省會城市來說,大學生爭奪戰可能是最精於計算的一種人口策略。即通過對年輕人口的爭奪,即不僅在沒有付出幼小和中學教育成本的前提下,鎖定了人口和人才的價值,還且還鎖定了這些人口生育下一代的可能性。對於中小城市來說,省會城市的行為就是剪羊毛。

出現現實和成本的考慮,現在還沒有城市爭搶孕婦。但是,如果有一天兒童人口變為負增長,這一天並不遙遠(參見《統計公報裡的中國人口:日本前車之鑑並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