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順利應對職業危機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

能順利應對職業危機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

前幾天和一朋友吃飯,朋友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飯桌上聊起各自公司的一些人事變動。聽到一些故事,令人感慨,也讓人產生危機感。

朋友公司一位在幹了快10年的部門經理,因為公司轉型帶來的人員調整,失去了工作。如今待業快一年了,還沒找到新東家。箇中原因既有個人的因素,也有不可改變的客觀原因。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各種變化撲面而來。如果跟不上時代,跑不過競爭,遭遇職業危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提前遭遇中年危機。

但即便你已經時刻提醒自己,有強烈的危機感和防範意識,也可能無法倖免。人人都可能遭遇職業危機,因為我們無法控制所有因素。我們唯一能控制和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

能順利應對職業危機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

身邊也有前輩未雨綢繆,在職業危機到來前提前繞道;也有人積攢勢能,在危機面前華麗轉身。我發現,當遭遇職業危機,能順利應對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點。

第一,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

如今很多年輕人一言不合就離職,對自己的能力信心滿滿,自以為走到哪裡都有用武之地。有信心是好事,但千萬別錯把平臺當能力。很多人一時衝動離開原有的平臺,對自己的能力把握不足,最後高不成低不就遭遇職業困境的大有人在。

工作頭五年是打基礎和發現自己優勢的階段。進入工作第六年,就應該開始思考是做專業的技術人員還是管理人員。工作後五年裡,你得明確自己的核心優勢是什麼,並專注去做。再過5年就得看看是否成過一件事,開始考慮是否創業或者繼續做高管。

如果工作七八年了,還說不出自己的核心優勢,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的確是很大一個危機。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未雨綢繆都很重要。

能順利應對職業危機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

第二,有持續的學習力,能夠與時俱進。

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一書中提出決勝未來的6大能力。未來是一個高感性時代,人們所需的6種能力分別是:

  • 設計感,可以理解為有品位。

  • 講故事,可以理解為講/寫/構思/創作故事的能力。

  • 整合力,也就是整合、跨界的能力

  • 共情力,即理解情感的能力。

  • 玩樂力,也就是說你要會玩。

  • 意義感,即追尋意義。

未來的核心人才是什麼樣呢?有品位也有人味,會講故事能跨界。而所有這些能力背後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學習力。你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持續的學習力,是自我不斷增值的唯一路徑,也是在這個時代生存的必備技能。如今的職場靠經驗和工齡已經不可能了,沒有快速的學習力,也就失去了競爭力,也喪失了抗逆力。不斷學習和進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能順利應對職業危機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

第三,永遠有planB和PlanZ

我們如何應對現實危機?就看你有沒有Plan B?在極端情況發生的時,有沒有一個能夠實現同一個目標的解決方案?

發生火災時,消防通道便是電梯的Plan B ,我們的職業生涯或人生髮展,也需要一個Plan B ,甚至PlanZ。這一點非常重要。

LinkedIn和PayPal的創始人霍夫曼有一個非常著名的ABZ理論,他認為,你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三個計劃:ABZ計劃。

A計劃,是你目前能夠長期從事,並且值得持續投入的工作,例如你現在的工作。

B計劃,是在A計劃之外,你應該給自己創造的新職業機會。萬一A計劃有問題,你可以有應對的方案。這也是目前我業餘時間投入最多的地方。

Z計劃,是用來應對最糟糕狀況的備用計劃。也就是說,假如有一天,你倒黴透頂,你的A計劃和B計劃都失敗或失效了,你應該有一個可以保證自己生存的計劃。比如,存足夠的錢,在半年沒工作的情況下,生活質量也不會下降。

能順利應對職業危機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

霍夫曼的ABZ計劃裡,B計劃就是一個備用的解決方案,就像有了電梯仍然需要樓梯一樣。而Z計劃則是我們的關鍵系統備份:留下足夠的錢,保證系統核心功能正常運作。

想要從容地度過生活乃至人生的各種危機。你必須要有自己的ABZ計劃。

總結一下,如何未雨綢繆應對職業危機?首先,要明白你的優勢和能力所在,有技能傍身。其次,要持續地學習,不斷自我進化和增值;第三,要有你的ABZ計劃,永遠都有planB 和plan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