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子贡观礼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孔子与学生子贡论道时的感悟。其原意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沮丧、而怨天尤人,他会依然关注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保持内心的快乐;同样他也不会因为富有而骄纵、而目中无人,他会利用自己的富有不断推行和实践礼仪修为,从而保持愉悦的性情。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愉快的性格,是成功的灵魂。”孔子出身贫寒,但不卑不亢,礼遇好施;子贡,富致千金,但德行出众,敏而好学,是儒商之祖师。两人一贫一富,一师一徒,但都有着极高的财商,所以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内心是富足的、充裕的,两人都活到70岁有余,且垂馨千祀、名垂青史。

这不正是我们对儿童财商教育的初衷吗?不求富贵荣华,但求一世心安,流万世芳名。

财商的培养,存在很多误区:

  1. 认为孩子太小,尽量不要接触“钱”这一类污浊之物。这就好比于国内多数父母从不跟自己的孩子谈“性”的问题,导致孩子更容易遭受侵害。

  2. 认为孩子财商的培养,就是教他们怎么挣钱。

  3. 还有一类家长认为财商高的孩子是懂得如何花钱的。

以上三种观点可总结为:(1)认识到钱可能带来的危险;(2)如何获得钱财;(3)如何规划财产使用权。的确都是财商培养重要的一部分,但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

那么什么才是培养孩子财商的正确方式?

我们先来看网上盛传的一位犹太妈妈的经验

3岁:辨认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食品。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旧报获得报酬。

9岁:能够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开销时使用。比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的尝试,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13岁-15岁:可尝试一些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知道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岁-17岁:要学习一些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学会关注全球市场信息,了解简单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儿童财商启蒙教育中,上述经验值得借鉴,但太过于碎片化,实践性不强。其实很多能力都可以在育儿游戏中提前得到综合性发展。

第一步

第一步最重要,也是常被忽略的一步,就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重点:在角色扮演和绘本阅读中,让孩子体验什么叫“生财有道”,意识到偷、盗、骗获得金钱的手段是错误的,不劳而获的人是不受人尊重的;而接受赠予、劳动所得的手段才是正确的,是值得赞扬鼓励的。

推荐游戏

亲子绘本阅读:《小狗钱钱》、《钱从哪里来》、《第一次去银行》

角色扮演:小偷、强盗、医生等角色分别诠释什么样的获得途径是正确的。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第二步

第二步,教孩子认知金钱的形态、数量,并赋予孩子一定的可自行支配的财产。

重点:让孩子体会尽可能多的货币形式,让他意识到货币并不神秘,它和我们吃的苹果一样都是有不同形态和数量的。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和花销情况,给孩子一定数额可自行支配的财产,并且不做任何附加限制。我们建议3-5岁的孩子可以按天给,一次1-3元钱,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天变为周、月,总数可增可不变,按照实际需要。

推荐游戏

仿真钱币或者真实钱币认识货币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第三步

第三步,学会管理,管理是让孩子明白量入为出的道理,有计划、有效率使用货币。

重点:学会管理自己的资产。让孩子知道,花不完的钱可以攒起来,要花的钱可以记下来。(不会写字的孩子可以用贴画来代替)

推荐游戏

让孩子亲自挑选一个存钱罐和账本,学会使用存钱罐和记账本,不会写字的孩子可以用贴画来代替记账。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第四步

第四步,学会交易,主动交易并不单纯是为了消费,也要告诉孩子如何正确获得花钱的幸福感。

重点: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内容,一是购物清单上要标明什么是必须购买的,什么是可买可不买的,培养孩子花钱的有效性,分清主次;二是购物清单上如果是给别人购买的要特别画上笑脸符号,比如给爷爷买一顶帽子,告诉孩子偶尔为别人买点礼物,别人会很开心,让孩子体会花钱获得快乐的正确方式。

推荐游戏

孩子可以跟家长自家用模仿买卖的游戏,能力强一点的孩子,给他购物清单和纸币,陪爸爸妈妈一起超市购物。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游戏:孩子可以跟家长自家用模仿买卖的游戏,能力强一点的孩子,给他购物清单和纸币,陪爸爸妈妈一起超市购物。

第五步

第五步,学会挣钱,挣钱不是以多少衡量,而是建立在获得幸福感为衡量标准。

重点:我非常不推荐为孩子制定“挣钱表”,告诉他洗袜子5角、扫地1块、按摩1块…原本的好意是让他们学会劳动并有所得,但也无形中告诉孩子这家里的事本不该你做,爸爸妈妈本不该让你关心,你做了就会给报酬,你不要报酬就可以不做。细思极恐的价值观。

我推荐的是上述几样可以让孩子选择一种来做,而且要做全套,给他创造沉浸于劳动的快乐。比如,帮妈妈做饭,在这个过程中配合妈妈完成所有指定任务,获得小厨师津贴;在整个过程中,妈妈会制造一点小麻烦,让孩子想办法或者求助他人,获得助人为乐津贴。再比如帮爸爸洗车,帮外婆包饺子…一个月有几次就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后换一种。

TIP:

1.有父母陪伴的挣钱游戏,除了劳动,创新、帮助都可以获得奖励;培养孩子通过多种正确途径获得收入,并增进亲子关系。

2.通过真实的场景训练,锻炼各种社交能力。

推荐游戏

1.小一点的孩子进行“重大任务”得到奖励;

2.能力稍强的孩子可以通过真实场景的介入,获得挣钱的直观感受。这里说的一定要真实,不是卖给爷爷奶奶、不是卖给街坊邻居,真实的场景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挣钱的真是滋味,并非轻而易举,不假思索。有人说老师,哪有那么多真实场景?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参加闲置物品跳蚤市场、废旧物品的回收、和父母一起帮老爷爷卖水果等等,参与多了孩子自然就会有灵感了。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我们给孩子的是一片蓝天,一种自由飞翔的能力,至于他愿意飞多高飞多远,都不要太过刻意。孔子“贫而不谄”子贡“富而不骄”,内心的快乐不是堆砌起来的金山银山,而是能正确的认识金钱,随时保持挣钱的能力,有底气的、坦然的活着。

----新春献给各位宝妈宝爸,并与之共勉

探究儿童财商培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