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导读:

一个小和尚在寺庙里待了好几年,可是还是做着扫地,端茶的工作,有一天,他越想越有气,就去找方丈说理。

“我在这儿辛辛苦苦干了几年了,为什么还是让我扫地,端茶,太没道理了?”

方丈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的说:你难道没有发现,你扫地从来不把垃圾清理掉,端茶时候也不知道把茶具隔段时间清洗下?小和尚顿然无话可说了

小和尚的悲剧:他只知道做眼面前的事,却缺少积极主动的精神,做一些其他自己己所能及的事,简单的说,小和尚缺少主动积极,为寺庙创造的附加值太小了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其实现在企业存在的不仅有小和尚这种人,更有其他现象也普遍存在:

1,各自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

2,我在公司劳苦功高,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3,我在公司干多少年了,你个新兵进来就敢反驳我,思想固化,不接受新思维

4,老员工搞小山头主义,欺生排外

5,在公司传递负能量,背后议论领导,诋毁公司

反思:

很多老板抱怨自己的员工没有责任心、不关心公司,于是设计出一套一套的制度来约束员工,用KPI来考核员工,做得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就扣钱。

然而事实证明这并没有效果,老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员工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老板没有把握住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人的本性也是叛逆的,对于强迫自己做的事情,多半不会全身心地投入。

员工对企业也是一样,在大部分员工眼里公司是老板的家的,自己只是在里面赚生活。企业赚的多,老板不会给自己多发一分钱,亏了也不能少发自己一分钱工资。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

是如何让员工认为企业不仅是老板的,也是自己的,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仅是为老板做,也是为自己做,自己能够从中得到利益。同时,企业对员工不再是压迫式的考核,而是共赢式的激励,让员工开开心心地为企业工作。

那么,如何做薪酬绩效管理,才能既激发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并让员工得到更多加薪机会,也能让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提升,绩效得到改善!实现不增加企业成本的前提下,给予员工加薪,实现共赢呢?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中小企业要改变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让员工主动自发的去工作。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三种激励模式!

第一:核心管理层以及一线岗位;

如何实现薪酬提升与价值增长、效益改善的匹配?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同传统薪酬、绩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着眼于三个要点: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1、高绩效高薪酬:

  •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 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
  • 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2、利益趋同:

  • 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
  • 而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3、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1. 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
  2. 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
  3. 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

KSF认为,管理者关心自己的收入却在为别人干,经营者关心绩效和结果但为自己干,企业应该让更多的管理者转变成为经营者,贡献更高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多的分享。

KSF操作流程: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第二:线操作层员工如何实现多劳多得

二线操作层员工的薪酬机制,一直是大多数企业的难题。比如财务人员、行政人员、HR部门等等。他们的工作琐碎、规律性不强、目标少、量化程度低、经常变动职责、临时事务多在激励上,常常是奖少扣多;在管理上,很难量化和检视。

  • 一线员工可用目标激励、计件计薪,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二线操作层员工可以做到吗?
  • 如果将二线操作层员工的工作以“个人产值化+价值化”的模式进行设计,相信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 什么是产值化管理实产值:直接创造企业收入的产值。如销售额、产量等。
  • 虚产值:不能直接对应企业收入的工作量。如行政服务、财务服务等。
  • 公共产值:可以开放给其他岗位的产值。
  • 岗位产值:仅限指定岗位完成的产值。
  • 可明确定价产值:易测量且有明显测量意义的产值。
  • 打包产值:不易测量或无明显测量意义的产值。

在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都是固定工资,加工资基本上要等一年或以上。而且到了加薪的时候,到底加多少才合理,也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对于会计员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多。对于老板来说,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加多了会增加公司的成本,还有就是内部的薪酬平衡也必须有所考量。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会计的职业能力、职业规划必须与薪酬相关联。当这个会计能够做更多有价值的事,并且做出好的结果,就可以为她/他加薪。这个价值和结果一定是公司要的,并且能帮助公司实现更有效的经营。

某企业会计的PPV产值薪酬表(省略了一部分内容)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薪酬设计具有非常专业的技术含量,薪酬模式设计好了,对员工对企业就是共赢!

推荐PPV模式——基于员工个人的产值与价值的薪酬模式

PPV(Personal Production value)是指基于个人产值、价值的薪酬计算模式,强调按个人的产出和价值计算员工报酬。

PPV的设计原理:企业与员工是一种交易关系,企业向员工购买他直接贡献的产值与价值。如果员工做出的结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可以对既定的产值标准进行减扣,并按实际认同的产值计算产值回报。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三、企业的氛围和环境令人才难于适应与融入?

人具有群居性、社会性,所以对工作环境有天然的需求,即归属感。若员工缺乏归属感,就象过客旅居他乡一样很难融入。

有一个经验数据5321,即:3个月试用期内员工的流失率达到50%,入职6个月的员工流失率达到30%,入职一年的员工流失率达到20%,服务三年的员工流失率达到10%。这组数据反映了员工如不能适应和融入,将会很快流失。

推荐积分模式——用于全体员工

积分式是对人的“综合表现、核心价值、团队贡献”用奖分、扣分进行量化管理的模式,并通过即时激励、综合评价,旨在全方位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力,建立积极正面快乐的绩效文化。

面对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的方式应该是“七分激三分管”,也主就是说我们想要员工做的工作,我们想要员工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匹配好激励——给积分、给奖券,让员工每天都能赚到积分、奖券。

落地积分管理模式,年终有快乐大会,有年终晚宴。

积分可以用于年底评选优秀员工,奖券可以用于在在快乐大会抽奖。奖券越多的人,中奖概率越高。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积分操作关键要点:

  1. 公司送出再多的奖券,成本不会提升,预算不会超支,只会把钱的激励价值最大化。
  2. 年会每年都要开,送出的奖券,只是增长某个员工的中奖概率。
  3. 激励一定要及时,看到了员工有好的表现,一定要及时通过奖分及时认可,不要让老好人吃亏。
蒙牛老总:教你搞定公司“不听话”“不积极”的老员工(霸气)

总结:

  • 人都是情感动物,留人必须留心。企业管理者纵使不能“哄”员工开心,也万万不可给员工添堵,只有员工“顺心”了,工作才能让管理者“如意”。
  • 员工离职,说到底离开的还是公司的老板。归根结底,这些老板们既舍不得掏腰包,给不了待遇;又不懂体恤员工,维系不了感情和人心。
  • 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就算公司盈利水平有限,暂时没有丰厚的物资待遇,也要多些情感投入,把员工当做“人”,而不是工作机器。

作者 / 曾老师

专注薪酬绩效研究、实践、落地运行。

分享是一种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期待你的转发,欢迎吐槽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