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之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種以茶為主題的生活禮儀,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品茶,來修煉身心我們中國人品茶講究察色、聞香、觀形和細品。而用蓋碗泡茶,就便於觀色聞香,而且簡便、易學,同時還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深受茶客們青睞。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泡茶工序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品茶品味人生真諦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茶葉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上乘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因此,茶葉有"康樂飲料"之王的美稱。但是飲茶還需要講究科學,才能達到提精神益思維、解口渴去煩惱、消除疲勞、益壽保健的目的。朋友們,沒事多喝喝茶,聊聊天,修身養性,有益健康。伴著茶道名曲《出水蓮》平穩的樂曲聲,讓自己象茶一般漫步於點點水滴之中,體會著水之無私、低調、公平、潔淨又那樣輕柔、深邃、清澈和無畏;感悟著水之魂的簡約與平凡中透出的博大與精深,也許只有讀懂水之魂才有可能真正讀懂自己。習水之善,行人之道,於怡然、恬靜、寡淡中讓生命之花盡情綻放。

當然,地域不同,生活習慣,個人愛好不同,泡茶的步驟也有所不同,不當之處,請朋友們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