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衝動是魔鬼。愛衝動的人脾氣一上來,要麼口不擇言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要麼做出一些不恰當的事,讓自己事後悔恨。

一般來說,多數愛衝動的人也知道這樣不好,只是因為對情緒的認知不足,因而在控制情緒方面顯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會沉默以對

情緒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一種生理上的喚醒,這就是情緒的雙因素理論。這種特性決定了,當我們遇到一件事的時候,最先啟動的就是我們的情緒,等過了幾秒以後我們的理智才開始起作用,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把這個時間差稱之為理智空白期。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理智空白期,我們整個人會被情緒完全控制,假如不加應對的話就會變的很衝動,從而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怎麼應對呢?

最好的策略是沉默以對,並在心裡默唸幾個數。有的人認為理智空白期一般會持續6秒,所以可以從1默唸到6。當然,具體念到幾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等自己的理智空白期過去,等自己的理智開始起作用,這個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從而做出一些合適的決定和行為。所以,暫時的沉默並不是為了忍而忍,而是給自己恢復理智的時間,是一種智慧。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轉移關注點

即使我們恢復了一點理智,在強烈的負面情緒作用下,我們也只會去關注事情當中讓自己氣憤的一面,而不能全面的看待問題。很多人就是這樣,雖然也是在思考,但想的都是消極的、負面的東西,所以越想越生氣,反而讓自己變的更衝動。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就是從對方的言行當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一個點,也就是說,不管當時你是多麼的討厭對面的一個人,也要強迫自己去尋找,在對方的言行當中,有哪一個點確實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就避免了掉入絕對化的思維陷阱中,而是能用一種更平衡的心態來看待眼前的事情:對方雖然讓自己很氣憤,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可理喻。這樣,我們衝動的程度就會降低。

此外,還有一種方法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解決問題衝突的思路上面。

比方說我們坐飛機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飛機晚點的情況,有時候我們就會覺得事情難以忍受。比如有的人會找航空公司的人員不斷的指責,以發洩心中的不滿。但假如我們能夠不被情緒控制,而是冷靜的去想怎麼解決眼前的問題,想一想要沒有好的替代方案,比如更換其他航班等等,都有可能讓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一旦我們精力投注的方向對了,事情就會向著好的結果發展;而一旦方向錯了,越激動反而越容易造成難以承受的後果。

改變我們頭腦中的規則

當我們和別人相處,一起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內心是懷有很多“應該式”的規則的。比如我對別人好的話,別人就應該回報我。

這個邏輯看起來很有道理,也很公平。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這個邏輯不成立。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比如你認為的好,別人是否也認同?即使認同,別人當時是否有接受你的好的意願?此外,你表達好的方式是否是別人願意接受的?等等。

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對別人好其實是一個技術活,稍微有一點偏差都可能導致我們意想不到的後果。所以,當我們對別人好,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只能說別人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心存感激,並回饋我們,但這些並不是絕對的。

下一次,當你因某事而生氣的時候,想一下是什麼樣的念頭讓自己生氣,這些念頭背後遵循的是什麼樣的規則,然後再認真的梳理一下:自己的這條規則真的是正確的嗎?這樣的一種思考,會讓我們建立一種更成熟的心態。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或許,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問,一個質疑,你就會從衝動的魔鬼中被解救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