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我就是熱愛表演

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年祭。19歲的林浩在紀念日前夕,參加完由其名字命名的基金髮起的電影頒獎禮後,匆忙趕回學校。

一轉眼,震後已10年。世界在快速前進,林浩,這個曾一夜變身為全民英雄的少年已經成長為成熟懂禮愛笑的大男孩。但笑容背後,成長路上的箇中滋味,外人很難體味。林浩愛之鏈基金負責人田萬良,乾脆把過去的10年看作林浩與傳統觀念和環境鬥爭的10年。

林浩:我就是热爱表演

道德“綁架”

10年前的“5·12”汶川地震中,8歲半的小林浩從地震廢墟中爬出,隨後轉身回到廢墟,將兩位同學相繼救出,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抗震小英雄。

同年,北京奧運會上林浩成為國旗手,和籃球巨星姚明一同出席開幕式,再次吸引全世界目光,那一刻他站在了社會舞臺的最中央。

時間讓地震的關注度逐年消退,但每年的“5·12”,林浩都會再次成為媒體追逐的採訪對象。在田萬良看來,有些媒體擔心公眾可能會忘記這場災難,於是拼命地揭傷疤,包括小林浩的傷疤。一些人並非站在地震親歷者和倖存者的角度看待那場地震,“套用當下的一個熱詞,他們只是為了吸流量。”

“現在看,有誰真正感激過林浩?”田萬良反問,似乎沒有人真正關心這個地震當年鼓舞了全國人民,傳遞了正能量,給社會做出貢獻的孩子的成長,反而把他當成一種消費品。

林浩是名人了,林浩有錢了,林浩拍戲了,林浩不上學了……10年來,林浩一直生活在輿論的壓力和觀念束縛之中。是英雄就一定學習好?是英雄就不能去拍戲?

撕不掉的標籤

8歲成名的林浩早就知道,成為公眾人物後,來自外界的審視時刻存在,所以,小英雄的光環一度讓他非常苦惱。

同學會以異樣的眼光看他,他們甚至說,“小英雄林浩,你考試要得100分啊!”或者說,“小英雄林浩,你去幫我打掃清潔吧!”林浩很快發現,自己身上的光環變質了。

作為林浩最親近的人之一,田萬良清楚,林浩壓力的根源是公眾對於道德模範所表現出的道德潔癖。地震過去了,大家卻開始要求林浩不能幹這、不能幹那。

田萬良說,這無異於限制了林浩的自由,將他踩在腳下,這是一件殘忍的事。人們應該給予這個孩子鮮花和敬意,不應該再去指責、限制和約束。當年林浩在地震中救人,絕不是想當英雄而有此舉動,“小英雄”稱號也不是林浩主動要的,是政府給予的。

林浩曾多次公開表示,當時他不知道發生的是地震,他也不知道害怕,不知道會死,他對死亡沒有概念。這反而凸顯了崇高道德樸素的一面。

有一段時間,林浩在傳統觀念和輿論壓力之下,想把身上的榮譽還回去。但他自己也知道,是還不回去的。英雄的標籤,不是想要就能要到,當然,也不是想不要就可以不要。

所以,幾年來林浩不停地告誡自己,要有一顆平常心,“你說我是英雄就是英雄,你說我不是那就不是。”

過程十分艱難,他知道,小英雄這個標籤會跟他一輩子,不管汶川地震過去20年、30年還是40年,只要到了那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媒體總要一次次地重新給他貼回那些標籤。

自我救贖

當年地震發生後,林浩接受採訪時說,將來要考上清華大學,當一名建築師,造震不垮的房子。

近幾年,他改變了想法,不打算建房子,要去當演員。對他來說,只是完成夢想的方式改了,而初心未改,他熱愛表演、熱愛演戲。一時間,林浩被裹挾在“小英雄想當演員,荒廢學業”的風波中。他曾哭著和田萬良說,“為什麼別人都可以有夢想,而我卻不行?”

有觀點說,林浩本該是學習的年齡,卻早早地拍戲掙錢。可愛的小英雄多了一份世俗感,掙扎在了各種名利的生活中,越陷越深。在田萬良看來,這種評論已經很友善了。

其實,從2013年底拍完《我的特一營》後,林浩就再未接過戲,而是努力地學習表演,沉澱自己。“現階段對他來說沒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事情了。”田萬良說。

林浩一次次在媒體前努力解釋,很多孩子或者學生為了成名、賺錢選擇當演員,可他是喜歡錶演,想通過影視宣傳公益、幫助別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邏輯。

樹欲靜而風不止。對於輿論,田萬良告訴林浩這是影視圈慣有的捕風捉影,要適應。“一家媒體發一篇不負責任的稿子,成本可能只1000塊錢,但我們要去糾正這1000塊錢的錯誤,成本或許高几千倍。”

於是,林浩不再回應傳言,他覺得清者自清。高考在即,林浩希望闖過這一關,迎接嶄新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