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兩用總相宜——給寶寶健脾固腎,常吃山藥身體壯(下篇)

藥食兩用總相宜——給寶寶健脾固腎,常吃山藥身體壯(下篇)

謝謝大家耐心的關注,下面我們繼續聊聊有關山藥的話題。

既然山藥是個藥食兩用的好東西,那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到底會不會有假呢?我們應該怎樣挑選呢?

帶著問題閱讀你就明白了!接下來我們說一下——

  • 山藥挑選&使用的注意事項:

鮮山藥屬於根莖類蔬菜,含澱粉較多。挑選時要用手掂一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同時,要注意觀察山藥的表面,不要有明顯的斑痕(爛斑、傷斑和蟲斑都不能要)。

有些山藥表面覆蓋著較多的土,更要仔細看看。要著重查看一下山藥的斷面,肉質應呈雪白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成黃色似鐵鏽,甚至有黑點,那麼就一定不要購買。

還有一個關於挑選不同口感的山藥的小竅門,如果喜歡比較粉的口感,或者用來做甜點,一定要選鬚毛多的山藥,鬚毛越多的山藥就含糖越多,口感越粉。如果是炒菜用的,喜歡吃脆脆口感的山藥,那麼就選表面比較光滑的山藥更合適。

藥食兩用總相宜——給寶寶健脾固腎,常吃山藥身體壯(下篇)

買幹山藥的話,大家一定要去正規的中藥店購買,品質比較好。在市場上,經常能遇到用木薯冒充山藥的情況。

其實我們可以簡單區分一下,山藥片中間沒有心線,而木薯片中間的是有條心線。有時心線掉了,會留下一個小洞。如果“山藥片”中間有小洞,則一定就是木薯片。山藥片的皮很薄,切片前都會被削乾淨;而木薯皮要厚很多,經常會有殘留的皮。

如果有皮的話,那肯定就是假山藥。山藥乾片用手摸的時候感覺比較細膩,會有較多澱粉粘在手上。而木薯纖維比山藥粗,手感摸的話就比較粗糙,留在手上的澱粉也比較少。另外,山藥容易煮爛,而木薯很難煮爛。

山藥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飲食禁忌,但是要注意,孩子的體內有實邪的時候,是不宜吃山藥的。

實邪是中醫學裡的一個名詞,實邪即風寒暑溼燥火六種致病因素入侵在身體初期, 由於身體虛弱而病又剛剛才好一種過程。有實邪者籠統地說,就是人體存在外感的或內生的病理性物質,需要排出體外,人體才能恢復健康。

藥食兩用總相宜——給寶寶健脾固腎,常吃山藥身體壯(下篇)

那麼這兒給大家推薦一下——

  • 用山藥對症食療的兩個方子:

  1. 白朮山藥粥

材料:幹山藥、白朮各30克,粳米適量。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

第一步把幹山藥、白朮研成細末,粳米洗淨。

第二步在鍋中放入粳米,加適量的清水燒開,轉小火煮至粥將成,放入山藥、白朮末,再煮十分鐘即可。

第三步在食用時可加適量的冰糖調味。

功效:健脾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的小兒。

2.山藥散

材料:幹山藥30克,米湯適量。

做法:幹山藥炒成黃色,研為細末用米湯送服。

功效:補脾益氣、澀腸止瀉,適用於小兒腹瀉。

以上就是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中藥學知識而整理出來的“乾貨”之文,希望對各位寶爸寶媽們有幫助!大家可以用好山藥,給寶寶們的身體“加加油”,這樣孩子好帶了大人也就省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