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为什么没有做成皇帝

魏王李泰为什么没有做成皇帝

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次子,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兄弟。李世民很宠爱文德皇后,加上李泰从小“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史载李泰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

李泰620年一出生就被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三月,就进封卫王,又被授予上柱国。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按理说李泰日后的爵位不会太高,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渊却封他为正一品的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这对李世民父子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多达22州(同时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唐朝之前有个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常住在长安城,唐太宗甚至还一度下诏想让李泰搬进武德殿居住,后来被魏征挡住了。

唐太宗对李泰百般宠爱,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有时一天不见,就派人和他联络几次。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泰"腰腹洪大",太宗担心儿子这样的体型上朝参拜一定会很辛苦,心疼之下特许李泰乘着小轿子到朝所, 真是前所未闻。640年,唐太宗还亲临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更甚者,唐太宗听人说魏征、房玄龄等对李泰有看法,他就将他们召进宫严词质问,房玄龄等人被吓得不敢说话,唯有魏征梗着脖子据理力争,最后唐太宗承认自己的确因私爱而忘公了。

唐太宗对李泰的喜爱逾越了礼制,就连史官都不得不感慨到:"其宠异如此"。

李泰宠禄过盛,未免行为就有些不入法眼,他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

正是因为父亲的种种溺爱,也让李泰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把亲哥哥承乾拉下马自己就能登上储君之位,所以说他的野心逐渐膨胀了起来。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唐太宗一听,心一软就像答应他。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李泰的谎言。太宗一想李泰杀死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冬季,于是果断而立李治为太子,改封李泰为顺阳王,采取隔离政策,让他迁住到均州的郧乡县。

李泰虽然伤了太宗的心,但是太宗始终对这个儿子挂念不已。在李泰被贬四年后,唐太宗就将他重新进封为濮王。

高宗即位后,对李泰更是优惠有加。

652年李泰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纵观李泰的一生,由于太宗的宠爱,过得还算顺风顺水。他的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比起他的弟弟李治来说却高了许多。李泰没有当上太子,败就败在他因宠恃娇,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但是李泰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史载其“聪敏绝伦”, 好士爱文学,工草隶,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曾特允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自行引召学士。另外他还是个藏书家,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李泰的书画鉴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 周穆王的《八骏图》能够流传下来,亦是李泰的手笔,这幅画上面还有李泰用于书画鉴赏的"龟"、"益"二印。

此外,由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由他一手创立的新的地理书体裁也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

李泰死后曾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可惜的是,这些文集至今已经失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