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投資的方法,打造錢生錢的被動收入

我一直在強調自己一件事情,也一直在像大家灌輸這個概念。要想變得富有必須在一生中不斷的購買“資產”,就是那些不斷往你口袋裡面帶來錢的東西。

我經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35歲以後我拿什麼養活自己?我是任然需要在職場中去和那些比我精力、能力都更加充沛的年輕人競爭?還是我根本就實現了一定財務上的自由,不需要任何工作每個月都有現金流入我的口袋。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想變成後一個人,因為不用任何工作都有錢實在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情,但是遺憾少有人這樣去規劃自己的財務。也許更多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去做,所以最後也懶得去思考和行動。

我觀察身邊的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很想變得富有和健康。但是卻從來不會為自己的目標定下一個合理的計劃,又或者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我在創辦企業的過程中就發現了那些卓越優秀的“合夥人”都是有著明確的目標,並願意知行合一的人。

所以今天想告訴你的“人生富足的邏輯”,就在上一句話的四個字中“知行合一”,這是所有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巴菲特、索羅斯都想說明的4個字。

知:就是去理解財富運行的軌跡和道理(投資自己)

行: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識去投資中實踐(配置資產)

合一:打造自己的認知,並和行動高度合一

富人投資的方法,打造錢生錢的被動收入

最難是合一

知道而不去行動是光說不練的空把戲,這種人的口頭禪就是當初我要是買了北京的房子現在我就是千萬富翁了,當初我要是持有騰訊的股票現在就增值100倍了。不管有多少機會,財富都和這種人沒有關係,北上廣的房價還會漲的,騰訊的股票會繼續升值的。行動力是財富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指標。

另外一種就是盲目投資卻缺乏投資邏輯的韭菜,我理解的韭菜就是缺乏一整套的投資邏輯,未能樹立正確的投資認知。被各種媒體的信息所左右。

舉個例子:北上廣的房價一直被唱衰,但是為何直到現在都沒有下跌,而且穩步上升之中,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如果你有一整套合理的金融學思考邏輯你就會知道,一個城市房價的走勢主要在於判斷一個城市的房產是否能保值增值,要看這個城市是否有發展潛力。具體可以從八個要素考慮:1.城市規模(用GDP總量或人口總量衡量);2.人口流入;3.人均收入;4.土地供應;5.兒童數量的增速;6.上市公司的數量;7.財政收入;8.服務業佔比。

對標北上廣深的房價,都在以上8個要素中有很好的評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北京大學徐遠教授的《人.地.城》一書,如果你懂這個邏輯你就會知道那個城市的房子該買,那個城市會升值,買什麼位置的房子等等。

富人投資的方法,打造錢生錢的被動收入

在資產配置工具選擇上面,中國的金融史發展較晚,不如美國曆史悠久,美國的道瓊指數都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所以投資選擇上有所不及,總歸起來也無非主要是幾大類別:房產、基金、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等。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比如:期貨、古玩、外匯等等投資產品,普通人入場的門檻太高,風險也太高不建議持有。

另外一塊比如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餘額寶)等等收益太低,只能有效抵抗通貨膨脹而已。

富人投資的方法,打造錢生錢的被動收入

富人投資的方法,打造錢生錢的被動收入

所以要想實現錢為你工作的方式,在房產、基金、股票上面的學習和投資都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普通人要想實富足一定是通過投資賺了錢,絕非是你打工賺了很多錢,但是投資的工具又那麼少,你花上一些時間去學習能為你未來減少幾十年的奮鬥,一定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遺憾的是事情恰恰相反。

我看過《窮爸爸富爸爸》一本書裡面羅伯特.清崎說過一個故事。作者通過一個交談會學習到了購買房產的一個小技巧,並通過這個小技巧購買了鳳凰城一棟房屋,只支付了區區2.5萬美元。但是隔壁同樣的房屋賣給一對夫妻卻要了6.5萬美元,而作者去學習這個座談會只用了半天+300美元而已,當問起這對夫妻為什麼不去學習這種論壇的時候,他們卻說我那有這個多餘的時間和支出。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不都是捨本逐末的去追求那些看起來很符合當前利益的事情嗎?我突然想起國泰君安的首席分析師說過的一句話,“大多數股民是賺不到錢的,說明大多數股民操作方法是錯誤的,但是這些方法卻在他們直接反覆流傳”

我想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然後付之於實踐的過程,所謂的投資大成者都是不斷學習和行動的一個循環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