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講究形式、追逐風格的影視作品,絕對是設計師們心目中當仁不讓的重要靈感來源之一。更何況戲服設計又是每部劇/電影的必修課,drama和fashion,本來就從沒分過家。

今天開始,識尚東西會不定期從時尚的角度來剖析熱門或者經典影視作品。而第一期的主角就是▼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源:IMDB

作為本世紀初的電影,兩部《殺死比爾》最近又被拿出來作為reference。

這次致敬昆汀舊作的是風頭正旺的Cardi B,在新歌《Be Careful》裡再現了教堂血案的橋段,連拍攝地點都專門找到了當年昆汀同款的加利福尼亞州Sanctuary Adventist Church。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Vogue

W Magazine專門總結了一下,明確致敬它的流行音樂錄影帶其實數不勝數,Cardi B這首歌也不過只是初來乍到的“新成員”,其中經典不乏Gaga和碧昂斯當年史詩級別的合作曲Telehone。

兩位流行音樂界的時尚大觸、時尚界的音樂繆斯還相當會玩地從昆汀那裡借來了電影裡的小黃車Pussy Wagon……嗯是真的很“黃”了▼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Slash Film

但《殺死比爾》在流行文化中被致敬更多更明顯,這並不意味著它就相對不受時尚界待見。真要說起來,作為昆汀早期代表作,《殺死比爾》可以說是集他的拼貼大雜燴風格之大成,處處散發著混不吝的後現代主義時尚精髓

這就不難解釋,同樣熱愛後現代主義拼貼式時尚的Raf Simons,為何會在Calvin Klein 2018春夏大秀裡致敬《魔女嘉莉》《魔鬼聖嬰》之類的邪典電影時,也把《殺死比爾》裡的烏瑪·瑟曼給reference上了▼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Vogue UK

要說兩部《殺死比爾》裡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套造型,毫無疑問,只能數上面被Raf Simons化用過的那一身黃色運動服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IMDB

從頭到腳的美式著裝,偏偏手上攥著一把日本武士刀,渾身染血地在日本居酒屋裡和劉嘉玲飾演的“蝮蛇”手下88人敢死親衛隊Crazy 88大戰,畫面上充滿了視覺衝突感,但又毫不違和▼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Know Your Meme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W Network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Monkey Depot

甚至連居酒屋的動作戲場景都如出一轍▼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源:IMDB & 5th Element Magazine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再強制複習一下導演昆汀早年闖出名聲的套路:“模仿電影”(grindhouse cinema)大雜燴

作為一個沒接受過任何科班教育的痞子導演,昆汀的電影啟蒙正是這個“磨坊電影”。它從20年代開始流行於美國,大抵指的是不間斷播放、入場費低、電影質量低下的粗製濫造B級電影放映廳,其中還混雜著不少香港動作片、日本武士電影、黑奴剝削電影、以及意式西部片。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昆汀在《殺死比爾1》片場講戲

圖:The Playlist

而早年昆汀才氣逼人的一點,就在於他從所有這些被好萊塢認為是“不入流”的電影裡找準他需要的橋段、人設、視效、臺詞甚至戲服,然後全盤拼湊成為一個毫不令人出戏、屬於他自己的作品,同時還沒丟掉那股子B級片所謂“粗製濫造”、實則醉眼看世界的痞氣。

所以連《殺死比爾》的片頭,昆汀都要用來堂堂正正地致敬他心水依舊的香港邵氏製片廠▼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電影截圖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GIFER

彷彿是單憑眼罩、怕影迷看不出來這則reference,閃回裡教堂大屠殺中Elle的一身黑造型,就更是同《Thriller - en grym film》裡的小姑娘如出一轍▼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而白色風衣造型的黑色手繪“腰帶”、“口袋”細節,竟然莫名讓人想起Maison Martin Margiela本人的解構美學▼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Pinterest

之後換上護士服的Elle,和小馬哥Marc Jacobs還穩坐Louis Vuitton設計總監職位時2008年春夏的蕾絲口罩小護士們如出一轍,只不過後者從來沒有提及過《殺死比爾》,是否致敬就很難說了▼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Pinterest

說完兩位白人“蛇蠍美人”的造型,還不得不提到的是劉玉玲飾演的日本殺手兼黑幫女老大O-Ren Ishii▼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giphy

相比起來,Oren的造型沒有那麼明確的致敬對象,而更像是昆汀看過的無數日本武士片之大成。除了作為殺手學徒跟隨Bill的時期,身在日本的Oren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或黑或白的和服打扮。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插播一句跟服飾沒啥關係的題外話,《殺死比爾》裡和Oren有關的日本電影來源,其實是有的,那就是1968年的復古未來科幻題材恐怖片《Goke, Body Snatcher from Hell》。

除了血紅天空裡的飛機,Oren被女主一武士刀削掉1/4個腦袋的場景,就是致敬這部日本B級片裡的橋段……就不給大家來清晰血腥全圖了,意思你們get就好▼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被了削腦袋的Oren

以上5圖:電影截圖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Goke, Body Snatcher from Hell劇照

圖:Mubi

再回到Oren的戲服設計上,昆汀對日本元素的“拿來主義”過於直白,以至於時尚圈但凡把和服元素拿來改造的設計師,通常都會越過昆汀,直接取材日本服飾。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以上3圖:Racked

講到這裡,也許你心裡一直在嘀咕的疑問就更明顯了:為什麼《殺死比爾1 & 2》裡的穿搭元素都是從別處“拿來”的,還非要說它對後來的時尚設計影響頗深?

這就還得要回到昆汀的“拼貼”美學。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又是在《殺死比爾1》片場的昆汀

圖:The Red List

昆汀對“磨坊電影”的借鑑和其他人的低級“拿來主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的拼貼總是讓人看得過癮:明明打心眼兒裡知道昆汀把八竿子打不著的元素湊在一起,偏偏毫不覺得違和。

尤其是黃色運動服的復仇新娘和白色和服的Oren拼武士刀這段,當代和傳統、東方同西方之間的較量,這種可以上升到美學層面的交鋒,就在兩位女大佬之間的打鬥中得到了最為直白的體現。

真的非常literal。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以上3圖:電影截圖

這其實和90年代就已經興起的“後現代主義”時尚思潮不謀而合▼

當時尚潮流的更替原來越快、時尚符號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輪迴、而帶有民族特質的文化符號不斷地被西方時尚界挪用,設計元素真的還能代表它們本來所代表的涵義嗎?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殺死比爾2》裡的白眉對上女主Kiddo

又是一次東西文化的漫天碰撞

圖:IFC

這種本來停留在學術領域的思潮,最近幾年開始成為了設計師們的致勝法寶。

無論把拼貼藝術的商業潛力發揮到極致的Raf Simons之於Calvin Klein、Nicolas Ghesquière之於Louis Vuitton,還是文藝得更加劍走偏鋒的Alessandro Michele之於Gucci、Demna Gvasalia之於Balenciaga,都深諳把不同時空、文化背景的設計元素打散後再重新拼湊起來、創造出新的時尚含義的精髓。

年初2月刷屏的“抱頭出場”Gucci大秀“Cyborg”,隨處可見的火龍、科幻、日本元素,就是後現代拼貼時尚近年來最出彩的示範之一▼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衛報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就連一向鐵了心要把秀場搞成cosplay現場的Galliano,在入主Margiela東山再起之後,也開始往這個“拼貼”的調調進發。

近年來他最值得回味的成衣秀之一,也就是2016年春夏,就是用外套解構來詮釋他鐘愛的日本和服元素,同時用別針玩了一把後現代風味的浮世繪裝飾▼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以上4圖圖源:Vogue Runway

抱著這樣的心態回頭看《殺死比爾1&2》,就能發現其中精彩的“文化衝撞”式服裝設計,完全不僅限於前面講到的幾個look

身為法國人、卻要穿著中式長衫跟著日本黑道Boss混的炮灰助手▼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可能以為自己在角色扮演蝙蝠俠的男護衛▼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88人親衛隊的大場面廝殺中,風頭一度勝過Oren的校服少女Go-go,純情無比的齊劉海搭配上她嗜血癲狂的眼神,還有和她嬌小身材完全不成比例的武器鐵鏈球,生生把“違和”這種美感發揮到極致▼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殺死比爾2》裡終於露臉、但在閃回裡還沒徹底黑化、於是穿著西部牛仔夾克還偏偏要給女主吹簫的大反派Bill▼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以上6圖:電影截圖

當然少不了從第一部活到第二部、於是乾脆西服耍帥的Elle……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Pinterest

講真昆汀是真的很喜歡用武士刀來搭配任何典型西式的造型啊!西服毒辣女 + 牛仔服復仇新娘,雙雙拿著武士刀在落魄西部牛仔小房車裡的動作戲,也虧得昆汀才能把它付諸現實▼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以上3圖:電影截圖

這種敢做敢玩、但又蕩氣迴腸的“拼貼”,正是把後現代主義“任何符號都可以拿來玩玩”的態度給發揮到了極致。

《殺死比爾1&2》在敘事、視覺和戲服設計上互相天衣無縫地配合,一氣呵成、蕩氣迴腸的程度堪比其中“88人斬”橋段,讓人越看越想大喊一聲“好”。但甚至連昆汀自己,在後來的電影中也都無法再重現這般的爐火純青了。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giphy

戲|一場潮到滴血的88人斬

圖:AMC Asia

- END -

作者 | 維克多

圖片除標註外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