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最新调查显示,3岁以内的比例竟达到了83%。小宝宝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那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呢?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一,中耳炎为何喜欢盯上小宝宝呢?

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的。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呵欠时开放,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宝宝的咽鼓管宽、短而平直,宝宝免疫力较差,遇到伤风感冒,炎症会沿着咽鼓管黏膜侵犯中耳;如果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等,鼻内分泌物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炎;躺着喂奶或洗澡时,不能及时将水清理,也很容易诱发中耳炎。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二,如何早期识别宝宝的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典型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道流脓等,但早期往往不典型,家长误以为是感冒或凉了肚子,不容易察觉宝宝的耳部。

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发烧】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

【哭闹、摇头】宝宝躁动不安、爱哭、夜里总是睡不好觉,摇头;

【挠耳朵、耳朵积水】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挠、揪耳朵,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

【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就要注意了。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注:分泌性中耳炎(OME)

四,如何积极预防中耳炎?

提倡母乳喂养6个月或更长时间;喂养时应避免仰卧位喂奶,预防耳部进水;并在生后6到9个月减少或停止使用安慰奶嘴。增强宝宝抵抗力防止感冒;

同时提倡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流感疫苗;避免被动吸入二手烟。平时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岁以内的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达83%,但家长却往往误以为是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