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记303:陆机之死,一次用人失误导致的悲剧

陆机是东吴名将陆抗之子,东吴灭亡后,和弟弟陆云一起闭门隐居,勤学苦读。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一起进入洛阳,名动京师,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

然而,陆机入仕西晋时,恰逢西晋政局动荡,宫廷政变目不暇接,他的命运也随之浮沉,先后成为杨骏、贾谧、司马晏、司马伦等人的幕僚,充当文学侍从之臣。

八王之乱时,成都王司马颖在谋士卢志的建议下,推让功劳,慰劳下士,赢得了天下士子的交口称赞。陆机也由此对司马颖大有好感,遂投入其麾下,被任命为平原内史。

短史记303:陆机之死,一次用人失误导致的悲剧

公元303年,司马颖耐不住寂寞,和河间王司马颙一起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对陆机极为赏识,将其任命为前将军、前军都督,统帅二十万兵马南向洛阳。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用人上的重大失误。陆机身为一介文人,而且是南方人,之前从未上过战场,现在突然让他统领一大批北方的骄兵悍将,岂不是形同儿戏?

当时,陆机节制的有北中郎将王粹、冠军将军牵秀、中护军石超等宿将,都对陆机不服气。他的好友孙惠劝说陆机将都督之位让给王粹,陆机立功心切,不愿让贤。

果然,大战尚未开打,已经有人开始挑战陆机的权威。一个名叫孟超的小将领,开战之前,放纵部下大肆抢掠,陆机按照军法将为首者逮捕归案。

短史记303:陆机之死,一次用人失误导致的悲剧

孟超听说后,立即率领百余铁骑突入陆机营中,将手下士卒夺回,临走之时,还讥讽陆机道:“貉奴,能作督不!”貉奴是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相当于现在的小赤佬。

“宽宏大量”的陆机一笑置之,他的司马孙拯看不下去了,劝说陆机杀了孟超,陆机依然无动于衷。气焰更加嚣张的孟超还到处散布谣言:“陆机将反!”

临战时,孟超根本不听从陆机的指挥,率领本部兵马盲目突进,结果全军覆没。孟超的哥哥孟玖是司马颖极为宠信的太监,怀疑弟弟是被陆机陷害至死,在司马颖面前谗言道:“机有二心于长沙。”

短史记303:陆机之死,一次用人失误导致的悲剧

陆机本非将帅之才,再加上手下将领消极应战,胜负可想而知,大败于七里涧,死者如积,水为之不流,将领被杀者达十六人,打了一个空前的大败战。

孟玖借着这个机会,联合将军王阐、郝昌、师藩等人在司马颖面前极力诋毁陆机是故意惨败。司马颖恼怒陆机大败,又被左右的言论所影响,遂下令牵秀处斩陆机。

陆机听闻牵秀前来,自知死罪难逃,脱去军服束手就擒,并给司马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临刑之时叹息道:“华亭鹤唳,可复闻乎!”年仅42岁。

陆机之死,毋宁说是他的咎由自取,不如说是司马颖的亲手导演。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陆机只是一介文人,盲目的将二十万兵马交到他手中,可谓糊涂透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