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他們只有我

小菠菜留言說,今天被一張照片紮了心——

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他們只有我

照片裡,左邊躺著媽,右邊躺著爸,中間是兒子,攝影師張審軍給它起了個名字《獨生子》。

看得鼻頭有點酸酸的……

很多人覺得,獨生子女那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忘了後面還有一句「合千萬孤獨於一體」。

照片裡的場景,對每一個獨生子女來說,將來要面對的概率可不低。

4個老人+2個成年人+1個孩子的「4+2+1」模式,是絕大多數家庭的現狀。

更苦逼的還有,「2+4+2+1」陣型——

2個80歲以上老人,幾乎沒有自理能力;

4個60歲以上老人,基本在照顧80歲以上老人,兼互助養老;

2箇中青年人,負責賺錢養家,包攬幾乎所有事情;

1個半大不大的孩子。

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他們只有我

夾在中間,扛起所有重擔的那兩位,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父母在,不遠遊。

壓力之大,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

而這一切的源頭,皆始於39年前——

那是1979年1月,為了改變人口無序增長狀態,全國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召開,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孩子的數量「最好一個」,獨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開始。

1980年9月,國家發出了《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這是一個標誌性時間。

從1980年到2015年,35年時間中國出生了超過6億人。

2007年,國家人口計生委曾公佈:中國累計出生9000萬獨生子女,但由於出生漏報和統計口徑等問題,這一數字與相關研究數據頗有差距。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預測專家王廣州曾運用人口抽查數據和計算機仿真模型估計,2010年全國獨生子女的總量在1.45億人左右。

不得不說,那時候的獨生子女確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爸媽有身份證、房產證、結婚證……這證那證的,剛生下來的小屁娃啥都沒有。可人家不一樣,一生下來就是帶證的——獨生子女證!

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他們只有我

聽起來就拽拽的,很厲害的樣子哦~

所有的錢都花在你身上;所有的心思都在你身上,當然所有的期望也在你身上。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獨!這是國外研究給出的獨生子女典型性格特徵圖表——

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他們只有我

相對於非獨生子女,他們更加成熟、要求更高、自控力強、與父母更加親近、重視成就、也更可靠,但同時他們也很敏感、依賴性強、不輕易原諒他人。

是不是很準?

一直以來的資源都是充足的,所以他們不會爭,也不想爭。做事情能避免麻煩就儘量避免,能用錢解決的事情自己來就好。爸媽不在家,就自己出去找吃的。

說得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最早的獨生子女,現在快40歲了,如果他們的父母當時響應號召再晚婚晚育,現在已經超過60歲了。

陽光燦爛的日子走過之後,緊接而來的便是各種鴨梨山大。

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他們只有我

知道兒女不易,老人們也不敢生病。即使生病了,也常用假裝的笑臉告訴你“一切都很好”。

這就是赤果果的現實。

儘管2015年10月,國家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獨生子女政策宣告終結。但即便今天就放鬆人口限制,也要20年才能迎來第一批新的勞動力。

波叔,我們該如何過這20年?

沒得辦法,兩個字:死扛!

放寬心,絕不只有你一個人,在這條億萬人的隊伍裡,你絕對不是最慘的那一個。

波叔給小菠菜幾條中肯的建議:

1. 提升賺錢的能力。這是必須的,事事都要花錢,足夠的資金儲備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

2. 做好家庭理財計劃。一方面是有固定儲蓄,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個人家庭保障體系,很多人都過高估計了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商業保險趁早買,自己一份,有能力的話孩子也買一份,防範於未然。

4. 老人互相照顧是很重要的。鼓勵老人們多出去活動,和鄰里處好關係,相互幫忙。

5. 個人健康要重視。家裡的第一支柱不能斷,他的身心健康都要好好考慮。如果他垮了,1拖6的局面,你敢想象麼?

很多事情想起來壓力很大,踏實一步步做好也沒那麼難。

家和萬事興,沒有過不去的坎!就醬兒~

即使單槍匹馬,也要活得像支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