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因为他们只有我

小菠菜留言说,今天被一张照片扎了心——

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因为他们只有我

照片里,左边躺着妈,右边躺着爸,中间是儿子,摄影师张审军给它起了个名字《独生子》。

看得鼻头有点酸酸的……

很多人觉得,独生子女那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句「合千万孤独于一体」。

照片里的场景,对每一个独生子女来说,将来要面对的概率可不低。

4个老人+2个成年人+1个孩子的「4+2+1」模式,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现状。

更苦逼的还有,「2+4+2+1」阵型——

2个80岁以上老人,几乎没有自理能力;

4个60岁以上老人,基本在照顾80岁以上老人,兼互助养老;

2个中青年人,负责赚钱养家,包揽几乎所有事情;

1个半大不大的孩子。

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因为他们只有我

夹在中间,扛起所有重担的那两位,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父母在,不远游。

压力之大,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

而这一切的源头,皆始于39年前——

那是1979年1月,为了改变人口无序增长状态,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孩子的数量「最好一个」,独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开始。

1980年9月,国家发出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这是一个标志性时间。

从1980年到2015年,35年时间中国出生了超过6亿人。

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曾公布:中国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但由于出生漏报和统计口径等问题,这一数字与相关研究数据颇有差距。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曾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在1.45亿人左右。

不得不说,那时候的独生子女确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爸妈有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这证那证的,刚生下来的小屁娃啥都没有。可人家不一样,一生下来就是带证的——独生子女证!

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因为他们只有我

听起来就拽拽的,很厉害的样子哦~

所有的钱都花在你身上;所有的心思都在你身上,当然所有的期望也在你身上。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独!这是国外研究给出的独生子女典型性格特征图表——

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因为他们只有我

相对于非独生子女,他们更加成熟、要求更高、自控力强、与父母更加亲近、重视成就、也更可靠,但同时他们也很敏感、依赖性强、不轻易原谅他人。

是不是很准?

一直以来的资源都是充足的,所以他们不会争,也不想争。做事情能避免麻烦就尽量避免,能用钱解决的事情自己来就好。爸妈不在家,就自己出去找吃的。

说得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最早的独生子女,现在快40岁了,如果他们的父母当时响应号召再晚婚晚育,现在已经超过60岁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走过之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各种鸭梨山大。

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因为他们只有我

知道儿女不易,老人们也不敢生病。即使生病了,也常用假装的笑脸告诉你“一切都很好”。

这就是赤果果的现实。

尽管2015年10月,国家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结。但即便今天就放松人口限制,也要20年才能迎来第一批新的劳动力。

波叔,我们该如何过这20年?

没得办法,两个字:死扛!

放宽心,绝不只有你一个人,在这条亿万人的队伍里,你绝对不是最惨的那一个。

波叔给小菠菜几条中肯的建议:

1. 提升赚钱的能力。这是必须的,事事都要花钱,足够的资金储备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

2. 做好家庭理财计划。一方面是有固定储蓄,另一方面是要建立个人家庭保障体系,很多人都过高估计了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商业保险趁早买,自己一份,有能力的话孩子也买一份,防范于未然。

4. 老人互相照顾是很重要的。鼓励老人们多出去活动,和邻里处好关系,相互帮忙。

5. 个人健康要重视。家里的第一支柱不能断,他的身心健康都要好好考虑。如果他垮了,1拖6的局面,你敢想象么?

很多事情想起来压力很大,踏实一步步做好也没那么难。

家和万事兴,没有过不去的坎!就酱儿~

即使单枪匹马,也要活得像支队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