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在南京多处空置场地上,停放有大批量被退租的出租车。据南京市客管处相关人士介绍,自2017年初以来,南京传统出租车行业“退车潮”愈演愈烈,截至2018年3月中旬,因无人驾驶而闲置的车辆已经超过3000辆,退车比例占总运营数的四分之一。这其中绝大多数车辆都没到7年的更型期,有些甚至是2017年的新车,因为招不到驾驶员,或者是合同未到期的驾驶员临时变卦退租而停运。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4月1日截至4月4日发稿时,共监测到851篇相关新闻报道。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由上图可见,该事件的话题热度4月1日起逐渐发酵,于4月2日达到话题热度顶峰,4月2日后热度逐渐下降。

  媒体类型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媒体类型方面,新闻门户网站是此次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占比过半,有53.2%。

  媒体级别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媒体级别方面,商业重点媒体占比23.1,省级重点媒体和中央重点媒体也分别占比15.3%和13.5%。

  关键词分析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关键词方面,此次报道中,出现频率相对较多的词语依次是“网约车”、“美团”、“滴滴”、“立减14元”、“打车”、“补贴大战”、等词。

  地域分析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地域分析方面,参与这一话题的热度地域分布依次是事发地江苏、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地。

  媒体观点

  光明网:看来,以往被消费者口诛笔伐但就是难以撼动的份子钱,以往在消费者抱怨的口水中仍然活得滋润的出租车公司,在其实还非常有限的竞争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前景堪忧,确是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当然,消费者看到的这一幕,不是出租车运营商良心发现的结果,也不是出租车司机存心报复出租车公司的结果,而只是出租车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了那么一点,出租车市场的竞争度提高了那么一点。是的,就那么一点,让消费者的日子好过多了。

  腾讯网:我国出租车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准入制度,出租车市场往往被政府指定的公司垄断了,其他组织或个人按规定是没有准入资格的。换句话说,你想开出租车,就必须租这几家的车,并按要求缴纳管理费。在有网约车之前,普通司机面对垄断了资源的出租车公司,并没有多少谈判的本钱,即使罢运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份子钱过高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出租车司机为了缓解高额份子钱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只好做出拒载,绕道儿等坑乘客的事情,这使出租车在网约车面前的竞争力进一步降低。

  网友观点

  出租车乘坐体验差

  @掰了个呆们 : 出租车真的是,服务差,收费贵,不打表,超速,还拽的不要不要的!

  @稻香村小猎户:看有些出租车司机那态度就不愿意坐。

  @山野村夫_在深圳:以管理的名义,一直收着不知用途的份子钱。收了三十年了,是时候改变了。

  网约车价格并不比出租车便宜

  @往事已谢:滴滴便宜吗?滴滴便宜吗?滴滴便宜吗?

  @防双林:滴滴现在并不比出租车便宜。

  复兴观点

  自网约车发展以来,出租车的“独霸”地位确实受到了动摇,不少网友和媒体认为是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将出租车推上了这样一个境地。

  诚然,现如今许多大中城市的出租车市场仍然处于未开放状态,甚至其准入门槛仍然高企。或者有的出租车市场,虽然表面上向网约车运营商开放,但准入条件严苛,由此又在网约车市场形成新的垄断。

  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不是网约车崛起的话,出租车公司的舒服日子还会继续下去,市场混乱的局面还会延续,依然处于天怒人怨的状况。当网约车能满足出租车无法满足的条件以及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体验之时,传统出租车如果不做出相应的改变,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顺势而为才是走出困境的良策。

文/王娜

图/复兴大数据


【大数据解读】为什么出租车司机集体辞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