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湖廣總督張之洞為何宣稱:“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大話民國

對方不想和你一起再瘋狂

1900年,慈禧太后頒佈《對萬國宣戰詔書》,下達戰爭動員令,要求地方政府派兵支援。面對朝廷不靠譜的“宣戰書”,地方大佬們卻無動於衷,甚至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狩”,他們也不肯出兵,而藉口說這是光緒皇帝被義和團脅迫下發的“矯詔”

兩廣總督李鴻章回復:“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湖廣總督張之洞則宣稱:“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其他的封疆大吏比如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山東巡撫(袁世凱)等等也都結成了自保聯盟,史稱“東南互保”。

面對朝廷的動員,地方明裡暗裡的消極抵抗,為啥呢?因為他們心裡都清楚:這仗打不起來,也沒法打。這場戰爭基本上就是義和團鬧起來的,當時,朝中的大部分官員對於義和團殺洋人,都不支持。而且,如果真的開戰,以清政府的實力,根本扛不住。前幾年清政府一直在開戰、賠款,光給日本就賠了白銀兩億兩,國力早已空虛,現在開戰,簡直就是以卵擊石。一旦打起來,大清就要真的亡了。慈禧頭腦發熱,要跳這個火坑,這些大臣們還是比較清醒,堅決不幹。

他們不怕慈禧報復嗎?不怕是假的。這老太太發起怒來,整個朝廷都得抖三抖。但是,這些人老謀深算,他們料定最後還得和談,誰來談呢?還不是他們這些實力派。而且,法不責眾,他們抱團,老太太對他們也無可奈何。

當然,也有個別的投機分子,比如

甘肅藩臺岑春煊前來護駕。這小子投機成功,事後一直恩寵不斷,半年後升為陝西巡撫,最後做到兩廣總督。


飲水君

關於這件事情,你還真的怨不了,湖光總督張之洞以及一系列當時在南方握有實權的那些大佬,這件事情的起因便是中日甲午戰爭。

在此之前,洋務運動各地什葉派迅速崛起,各個地方的地方大佬,可以說一時風光無此時此刻,慈禧為了保證中央權力的統一選擇。打壓一批人,提升一批人,這時候他選擇依靠或者說靠著李鴻章這一棵大樹,然後打壓張之洞等一系列實權派。

但是不得不說,李鴻章這個人有能力,它被西方媒體稱為東方的俾斯麥,不僅替當時的滿清政府穩定了朝局,而且創立的大量精銳的部隊,可以說這個人是有能力的,但是中日甲午戰爭,慈禧把李鴻章拉出去打,讓他硬著頭皮打了這場他不想打的仗,最後李鴻章的軍隊被打光了,李鴻章的辛辛苦苦花了大半輩子組建起來的北洋艦隊被直接弄死在了軍港。

結果到了最後,慈禧還讓李鴻章去簽了那份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要記住籤這份條約,就意味著在歷史書上面遺臭萬年,結果慈禧這麼做還覺得不解氣,然後直接將李鴻章的淮軍中間一部分,歸了中央管轄,這裡面比較著名的一個人物就是袁世凱,可以說李鴻章對於滿清政府是表示一種極其的失望,因此,在接到慈禧命令他前去增援北京這一條任務的時候,李鴻章表示,接受命令,但是去不去看自己心情,就連李鴻章都是這樣的待遇,其他的那些人當然是寒了自己那份對於滿清的忠心。

由於李鴻章牽頭,因此當時在南方的很多地方上的大佬一看,我操,連對其滿清政府最忠心的李鴻章都這麼做了,其他的人就直接法不責眾吧,全都不去。

實際上,不僅僅是李鴻章,張之洞,這些人沒有去就連慈禧特別信任的袁世凱當時坐鎮的是山東啊,山東距離北京可以說是咫尺之遙,袁世凱都沒去。

第二個原因就是當時的誤區變法雖然說。戊戌變法對於當時的民眾而言,影響力特別小,但是對於整個滿清政府的高層而言,影響力特別大,這也就造成了當時,張之洞提倡一件什麼事情呢?就是在北方的滿清政府倒臺以後,希望能夠推選李鴻章作為當時的滿清政府的總統,來統管整個滿清政府,這也就表示了當時的南方各位,地方上的大佬,對於北方滿清政府會不會倒臺這件事情表示完全無所謂。

再說一下,這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這件事情是有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吃樹上面基本上記載是三個字,義和團,此時此刻洋務運動已經失敗,滿清對於整個國家現代化的整個進程表示了灰心,因此這個時候慈禧不再去相信什麼機械,不再去相信什麼生產力,她相信的是什麼鬼和神,這個時候,義和團號稱他們可以殺死洋鬼子,並且刀槍不入,慈禧一聽,當然是兩眼放綠光了,我不依靠你們這些大臣我依靠這批對於滿清政府十分鐘心的愚蠢的民眾,我都可以穩固江山,我要你們何用?但是隻要是現如今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義和團不可能刀槍不入,大家都是一個血肉之軀,怎麼可能抵擋的了刀劍呢?

很顯然,此時此刻慈禧的腦子已經開始不怎麼靈光了,然後慈禧聽從了義和團的意見,開始要進攻在北京城裡面的各國的外交使館,這也就有了一開始的時候,慈禧一時一個國家宣佈了開戰,但是真實的情況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衛戍整個京城的精銳部隊,加上義和團數萬的民眾花了十幾天的時間,仍然沒有攻下北京城裡面一個小小的外交租界,在花了十幾天時間沒有攻下外交租借之後,八國聯軍就來到了北京城,時間之短,令人無語,即便是在山東的袁世凱都還沒反應過來,北京的部隊就這麼敗了。

是在這個時候,袁世凱和南方的一些大佬都覺得此時此刻去招惹洋人的怒火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家底被打光這樣的話,打下來就得不償失了,因此當時所有南方的諸位大佬都選擇與洋人簽訂相當的和平條約,就是你們在北京城無論怎麼鬧騰,我們不管,你只要別到我們的地盤來鬧事兒就行了。

總得來說這件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得怪在慈禧自己頭上,他自己不鬧騰,如果他自己好好安心治國滿清還有的救,但是偏偏是她自己,一個女人家在蛋的死活鬧騰來折騰去,最後把滿清那點家業給敗光了,讓那些本來可以替滿清度過這場危機的大臣們也都寒了心,最後滿清滅亡只不過是板上定釘的事兒。

歷史如煙,散去一地繁華,只剩下的就是斷垣殘壁。


漩渦鳴人yy

東南互保,或作東南自保。是八國聯軍時東南各行省督撫不理會朝廷命令,不與列強宣戰,避免各國入侵的歷史事件。

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等人,即和外國達成和平協議,他們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使列強沒有入侵東南的藉口。他們的理由是清廷的宣戰詔書,是義和團「矯詔」,脅持朝廷所下的「亂命」。

庚子拳亂發生後,在清政府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湘軍江忠源舊將)、湖廣總督張之洞(與湘軍、淮軍關係俱佳)、兩廣總督李鴻章(淮軍領導人)、鐵路大臣盛宣懷(父親盛康是湘軍胡林翼的軍需官,盛宣懷自己與李鴻章關係甚佳)、山東巡撫袁世凱(淮軍吳長慶舊部)、閩浙總督許應騤(族叔許祥光曾與湘軍江忠源一起鎮壓太平天國)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光緒帝、慈禧太后不測,當改建共和,由李鴻章作大總統支撐局面。

1900年6月21日,清廷以光緒帝名義,向英、美、法、德、義、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當時宣戰詔書下至各地方時,鐵路大臣盛宣懷下令各地電信局將清廷召集義和團民及宣戰詔書扣押,只給各地督撫觀看,並且電告各地督撫,不要服從此命令。而李鴻章時任兩廣總督,聞此訊,覆電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此一電報也鼓勵了東南各省督撫。時局日益糜爛,湖廣總督張之洞隨後提出「李鴻章大總統」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李鴻章幕僚劉學詢並去信孫中山謂:「傅相[b]因北方拳亂,欲以粵省獨立,思得足下為助,請速來粵協同進行。」

劉坤一、張之洞於6月26日,以上海道道員餘聯沅為代表,邀約各國駐上海領事商訂所謂《東南互保章程》九條。主要內容為:

一、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為主。

二、上海租界共同保護章程,已另立條款。

三、長江及蘇杭內地各國商民教士產業,均歸南洋大臣劉坤一、兩湖總督張之洞切實保護,並移知各省督撫及嚴飭各該文武官員一律認真保證。現已出示禁止謠言,嚴拿匪徒。

四、長江內地中國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靜,各口岸已有的外國兵輪者仍照常停泊,惟須約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國以後如不待中國督撫商允,竟至多派兵輪駛入長江等處,以致百姓懷疑,藉端啟釁,毀壞洋商教士的人命產業,事後中國不認賠償。

六、吳淞及長江各炮臺,各國兵輪不可近臺停泊,及緊對炮臺之處,兵輪水手不可在炮臺附近地方練操,彼此免致誤犯。

七、上海製造局、火藥局一帶,各國允兵勿往遊弋駐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擾。此軍火專為防剿長江內地土匪,保護中外商民之用,設有督巡提用,各國毋庸驚疑。

八、內地如有各國洋教士及遊歷洋人,遇偏僻未經設防地方,切勿冒險前往。

九、凡租界內一切設法防護之事,均須安靜辦理,切勿張皇,以搖人心

隨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往後李鴻章北上議和,由德壽署理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稱東南互保,另外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雖然沒有加入東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帝敕令是義和團拳民脅持下的「矯詔、亂命」,「亂命」一詞是李鴻章精心選擇的政治術語,李鴻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故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在東南各行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以為「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釁不可開」「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

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朝廷,此事件雖使河北、山西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義和團運動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慈禧太后事後甚至表揚東南眾臣「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其虛弱表露無遺;而各省亦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實力人物由此開始軍閥化(典型例子即為淮軍發展而來的袁世凱系北洋軍閥諸部及原滿清廣西綠營及巡防營發展而來的舊桂系陸榮廷部),至辛亥革命時,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驅逐,即為此軍閥化過程的結束,並由此展開民國軍閥時代的序幕。


FriedrichWang

通俗的來說,就是下面的小弟已經不大聽老大的話了。太平天國的時候,由於朝廷的八旗兵不堪大用,朝廷沒辦法,只能讓地方組織團練,抵抗太平軍。在這個過程中,以曾國藩為代表,崛起一大批的地方實權派。歷朝歷代都是這個規律,王朝末期,地方實權派開始不聽朝廷的指揮。比如唐朝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以後便是這樣,藩鎮崛起。明朝末年的時候,各個地方擁兵自重。

老佛爺本身對洋人沒什麼好感,加上在百日維新中洋人偏袒光緒皇帝,義和團運動興起以後,慈禧太后便藉機跟十一國宣戰。朝廷對外宣戰以後,便號召各省選將練兵,接濟北京城。可是張之洞、劉坤一等洋務派官僚知道朝廷和西方的差距,因而希望避免戰亂波及東南。更重要的一點,太平天國後的地方督撫權力已經擴大了,他們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態度。

此時的英國在長江流域有著很多利益,同樣不希望戰爭波及長江流域。因此,英國也積極支持“東南互保”。英國希望維持著這一地區的穩定,使得各國找不到入侵的藉口,從而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於是,東南的督撫和英國等國便制定了東南互保協議,此舉使得朝廷的顏面掃地,威信大減。


歷史是什麼

八國聯軍入侵的導火索是慈禧太后同時向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大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等11國宣戰。事情的起因是西方列強在道德層面上支持光緒皇帝君主立憲,並譴責慈禧太后專權。慈禧太后便想借助義和團打壓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當時的清朝距離被日本打敗不過才數年之久,同時向11個列強宣戰可見慈禧太后的昏聵。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義和團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愛國的情懷。但是,由於在京大使館和外國人被義和團團民殺,成為了八國聯軍發動入侵的直接藉口。



清政府宣戰以後,李鴻章和張之洞等南方的實力派大臣立即覺察到了危機。一旦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作為清帝國經濟命脈的東南各省立即會受到毀滅性打擊。也就是說,不論東南各省是否參戰,清政府都不具備同時挑戰11國的能力。多方權衡之下,李鴻章為了保全東南,立即對外宣佈:義和團邪教亂黨控制了京師,偽造天子和太后的名義胡亂下發號令。湖南省絕不奉詔對11國宣戰。


不久後,福建、浙江、山東、江蘇紛紛加入不對列強宣戰的行列。李鴻章等人向歐美列強發報說: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這就表明了東南與清政府的決裂。同時,西方列強也考慮到南部各省均有自己的礦產、港口、鴉片,便同意了東南互保條約。在八國聯軍入侵過程中,北京、天津一帶受到巨大破壞,國庫遭到洗劫一空。東南軍隊始終沒有北上,而沒有參加東南互保的甘肅、陝西也支持東南互保的條約。依照約定,帝國主義也沒有將戰火燃到南部地區。反倒是一開始瘋狂宣戰的慈禧太后,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就對西方媾和,勒令清軍鎮壓義和團。清政府在付出了《辛丑條約》的鉅額賠款後,才結束了這場鬧劇。無論是當時東南是否參戰,清朝都不是11國的對手。當時就有理智者提出“同時對11國宣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是慈禧太后害怕歐洲干涉自己掌權,才做出了這個昏聵的決定。東南互保條約只是危急形勢下一種無奈的決策罷了。


中外歷史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坐擁東南,死不奉詔”不止湖廣總督張之洞,應該是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三大總督聯名“東南互保”。

為什麼在國難當頭的緊要關頭三大總督會不同清朝中央政府的調動呢?

這要從太平天國說起。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會有疑問,八國聯軍怎麼和太平天國扯得上關係?

當然扯得上關係。

清廷平息吳三桂叛亂靠的是綠營兵,可是到了清朝中晚期,綠營兵不堪一戰,被太平軍打得潰不成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湘軍乘勢而起,成了大清王朝的主要武裝力量。

對於以滿族為主體的清廷而言,太平天國覆滅以後,清廷最主要,最危險的敵人就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了。

再後來,李鴻章的淮軍成了清廷勢力最雄厚的武裝力量,特別是那北洋水師,更是慈禧太后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可是要除掉北洋軍也不是一見容易的事,一著不慎,恐怕立時禍起蕭牆。

所以,慈禧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削弱,幾十年不給被北洋水師撥款,不給北洋添加一艘艦船,甚至連維護的費用都不想給。

當甲午戰起的時候,慈禧終於看到了一勞永逸的除掉心腹大患的機會。

其實整個甲午戰爭不是清廷和日本之間的戰爭,而是李鴻章和日本之間的戰爭。

戰敗也就成了定局。

李鴻章擁兵自重的本錢全部付諸流水了。

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幾乎是同時興起的,甲午戰敗也就意味著洋務運動徹底失敗,西方列強一看,偌大的清廷連個小小日本都幹不過,那還不瓜分了他!

於是,八國聯軍就開始瓜分中國的浪潮。

(八國聯軍最多是總兵力十二萬八千餘人,實際參戰兵力約三四萬人。如果全國上下,齊心抵抗,這夥強盜是進不了北京城的!)

而在這個時候,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三大總督同時按兵不動,這是偶然的嗎?絕對不是,他們就是想借西方列強的手教訓慈禧,如果清廷就此滅亡,那就更好了。

清廷從中央到地方,各存私心,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怎麼能夠不滅亡?


洞察舊機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曾以朝廷的名義命令東南各地督撫率兵北上,但當時以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兩廣總督李鴻章為代表的地方實力派非但拒絕奉詔,還以此為契機結成“東南互保”。當時湖廣總督張之洞曾表示,他將“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達摩君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到底是由於晚清以來地方軍事化和離心化的不斷加強。


其實從清中期開始,很多地方便開始出現以自治為特徵的地方性團練。這類團練的出現源於清中期以來的因人口爆炸和吏治腐敗而帶來的惡劣的生存環境,故以宗族為單位進行深溝壁壘的自我武裝,以抵禦不良官吏的剝削和土匪的侵擾。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政府軍無力剿滅起義,咸豐帝無奈之下允許地方自辦團練,不少漢族地方精英出於保衛桑梓和捍衛儒教等目的,自行招兵買馬與太平軍作戰,並由此成為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隨後的半個世紀,雖然他們的職位在不斷變動,也有的離開了政壇,但一方面以他們為核心的私人網絡始終存在於政軍兩界,另一方面,新的地方勢力也在這樣的權力關係中不斷湧現,所以儘管中央對地方實力派百般恩威並施,但節制起來始終很吃力。


事實上,1900年的“東南互保”正是這種地方離心化的一個總爆發。東南三位地方總督手握重權,又均為洋務名臣,主張學習西方,多與列強交涉,強調與列強共享利益,以實現中國的自強。從某種意義上,他們默許列強的在華利益,並充當列強在華勢力的中介和保護人。

所以,當1900年慈禧太后誤判形勢,執意借義和團與列強開戰時,他們實際上早已明白,以目前清朝的國力和軍力,幾乎可以認定此戰必敗。一旦戰敗,列強有可能會佔領並瓜分北中國,甚至連慈禧太后的統治都會被推翻。此時東南三督作為地方實力派,在中央虛懸局勢動盪之際,他們有能力也敢於更必須去挑戰朝廷詔令,並負責為其糾錯。而如果我們仔細考察當時的情況,無論是出於自保還是保國,東南三督達成“互保”絕對是符合局勢發展需要的。


第一,多手準備,以待時變。列強如不再支持慈禧統治,東南三督進可借列強間的利益衝突以實現獨立,退可擁立光緒以實現君憲。事實上,李鴻章在兩廣就險些實現獨立。

第二,傳遞友好,固本培元。列強如允許慈禧繼續統治,或另立他人統治,則必須要考慮的是戰敗後的締約問題。東南三督以大清官員身份宣佈中立,這是向列強傳遞了友好的信號,有助於日後締結條約時減輕損失。除此之外,長江中下游及兩廣地區是晚清重要的財賦來源,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對外開放程度相對較高。避免該地區陷入戰火,是為中國保存了立國復興之基業。


第三,法不責眾,無所顧忌。再者說,東南三督真的就一點都不怕慈禧秋後算賬嗎?那肯定不是。他們雖然個個手握大權,但對老太后還是有所顧忌的。但為何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互保”呢?因為當時除個別清流派和頑固派支持響義和團殺洋人外,多數官員都是反對的,其他的實力派,如榮祿、袁世凱等其實都已經做好了取悅洋人和挽回損失的準備。到時候如與列強議和,還是要靠這些實力派去斡旋,慈禧如此精明之人,又怎敢對國之柱石們下手?


達摩說


第一、不是不奉詔,而是此仗不能打,如果打了,開戰了就有亡國的危險,因為距離清朝剛和日本開戰才短短的幾年,清政府向日本各地賠款了2億兩白銀,剛剛結束賠款,本來清政府國庫就比較空虛,賠款更加加深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矛盾,起義諸如義和團數不勝數,現在開戰,無異於以卵擊石,連一個小小的日本都打不過,現在要面對的是11列強,結果可想而知,在慈禧為什麼還要堅決與列強開戰呢?是因為列強支持維護光緒皇帝的君主立憲,反對慈禧太后的獨權專政,自己為了自己私人的權利,從來宣佈向列強開戰,這種拿國家的利益去換取自己權利的行為,真是令人可惡至極。


第二、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當地權臣,明知是不可為,為了自保,相互之間形成了東南互保,與歐洲列強簽訂了一系列條約,保證列強不進入東南,因為東南是清政府的經濟命脈,在了清政府稅收的一大部分,所以說不是清政府與列強的戰鬥,還是一小部分和列強的戰鬥,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那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人難道就不怕自己太厚的秋後算賬嗎,因為他們並沒有明確點表示不奉詔,而是說這個詔書是偽造的,是皇帝和太后在義和團的脅迫下所發佈的詔書,不是皇帝和太后真實的意圖,所以死不奉詔,其次慈溪太后和列強媾和是需要這些李鴻章等人的,所以自己太厚也不能處罰李鴻章,再加上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人是地方實力代表,也擁有實力,並不是他們想殺就可以殺的。


荊棟1991

清朝兵力分佈

八國聯軍登陸大沽口的時候,清朝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長江流域,而京城之內軍隊力量空虛。清政府在對八國聯軍宣戰之後,曾經把宣戰詔書下送到各個地方,當然也放到了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辦公桌上。希望能夠獲得他們出兵相助,一同抵抗八國聯軍。不幸的是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已經結成了自保聯盟,史稱“東南互保”。這些清朝末年的封疆大吏,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沒有一個帶兵前往北京支援慈禧太后。

東南互保

張之洞他們收到清政府的宣戰詔書,大家都是混跡官場的權臣,心裡無比清楚利弊。形成聯盟是自保的最好方法,東南互保參加封疆大吏們收到清廷的“求救信”後,都藉口這是光緒皇帝在義和團等賊人的威脅下頒佈的詔書,拒不出兵。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耿直大臣,回覆清朝廷的奏摺中寫道“此亂命也,粵不奉詔”,“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不奉詔的原因

首先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緣由是剿滅義和團運動,他們擔心英法勢力趁機侵入自己的轄區,湖廣地區的人民還要依靠總督張之洞的保護。況且和慈禧共事多年,按照慈禧的脾氣,奉詔入京如果打勝仗之後,等到八國聯軍捲土重來,張之洞絕對是打頭陣的替死鬼。如果失敗了,無論原因是什麼,都會直接被冠以各種“賣國罪”處死,保住清政府最後一絲微弱的臉面。


品讀武器裝備

漢黨面對滿黨的爭權,只能乾著急;慈禧姑息義和團,大清與列強之間終有一戰,且必敗無疑,在這樣的困境下,漢黨之首張之洞只能另做打算。

首先,京城內滿黨排擠漢黨,張之洞雖然是地方實權派, 且為慈禧心腹,但被京城以載漪為首的滿黨所排斥。

其次,慈禧在滿黨的鼓舞下,姑息義和團,利用義和團對付西方列強,張之洞上書勸誡慈禧不可信任義和團未果,自然也就明白其中道理。隨著事態嚴重,大清與西方列強之間遲早會有一戰,並且大清必敗。

為使東南免於戰火,張之洞、劉坤一等人與西方列強達成協議,如果戰火一開,西方列強不要進入東南,戰火僅限於直隸和山東,同時,張之洞、劉坤一等人保全西方列強在東南的產業。當時英美日在東南均有勢力,法國勢力在西南,對此反對的僅俄國,卻也無可奈何。就這樣,東南的封疆大吏們紛紛與西方列強達成協議,稱為“東南互保”。

其實,慈禧也不想和西方列強開戰,而且從始至終都沒有向西方列強宣戰,當知道東南互保後,也是苦笑。東南互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庚子國難的損失,卻也為日後軍閥混戰,各自為政埋下不安的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