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老師應該具備6種能力

优秀老师应该具备6种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行業也在不斷的進步,對於老師來說,不僅要將知識銘記於心,而且還得會教學生。

要想讓多數學生對自己的課聽得津津有味,就教學來說,優秀老師應該著重修煉6種能力:闡述學科原理的能力、提煉正文觀點的能力、抽取核心知識的能力、加工創造的能力、方法系統化的能力和良性互動的能力。

第一,優秀老師應具備闡述學科原理的能力

許多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語文,有些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數學,還有一些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英語……他們很可能從一開始就抱著稀裡糊塗和敷衍了事的態度去學習某個學科,過程必然是一知半解,結果則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他們沒有積極的態度,更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以及應該怎麼學。

因此,優秀老師通常會用簡單易懂、通俗生動的語言給學生闡釋自己所教學科的原理、趣味性和實用性。比如,大家為什麼要學英語呢?老師可能會調侃:”學英語,有四個理由。一是瞭解西方人為什麼長成那樣;二是瞭解西方人每天在想什麼做什麼;三是避免在跟西方人溝通時比手畫腳;四是不學英語,家門口可能就是你的世界,學好英語,世界可能都是你的家門口。”

如果老師能再生動有趣地展開闡述,學生就很可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到原來學英語是為了瞭解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並掌握溝通能力和發展能力。通俗易懂很重要,比如,如果老師說學英語是為了瞭解西方人的文化,學生可能就會覺得“文化”這個概念太空洞,可換成“為了瞭解西方人為什麼長成那樣”,這種表述就比較容易理解。

第二,優秀老師應具備提煉課文核心觀點的能力

不少課文要麼長篇大論,要麼陳詞濫調,要麼支離破碎……這種課文很容易讓學生排斥和恐懼,自然也就沒興趣學進去,即使坐在課堂上,也可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因此,老師需要具備化繁為簡和提煉正文核心觀點的能力,既能讓學生看到濃縮版的內容減少恐懼感,又能讓學生輕鬆高效地學習。

舉例來說,老師在教一篇英語課文時,一邊要引導學生一起提煉文章的觀點,比如鼓勵學生用3-5句話來概括,一邊啟發學生把文中的思想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老師在教《項鍊》那篇課文時,有些人可能認為女主人公為了滿足虛榮心導致項鍊丟失,並付出了一生的代價,還有些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觀點,正所謂“見仁見智”。此時,老師在激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同時,也可以做成雙方的辯論。不過,老師最後最好能給予正確的引導,順便將這種狀況與周圍的現實情況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覺得自己入戲了,還可以減少恐懼。

第三,優秀老師應具備抽取核心知識的能力

每篇課文都有不少詞彙或句子是用來點綴和襯托的,未必是文章的重點。因此,抽取核心知識是優秀老師應該具備的一項能力。比如,本文有哪些重點詞彙、常用句型和關鍵語法。

這樣做可以簡化課文內容、分清主次,幫學生減輕不必要的負擔,而不是動不動就強迫學生去全文背誦、默寫或抄寫,這樣容易適得其反,而且很可能打擊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

到這裡為止,老師應該條理清晰地讓學生了解到課文的大意以及相應的核心知識點,多數學生也就逐漸能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了。如果學生只是稀裡糊塗或迷迷糊糊,課堂氣氛也就容易死氣沉沉,然後就會有學生慢慢掉隊。

第四,優秀老師應具備加工創造的能力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可見,老師不能過分依賴書本,更不能完全相信作者的觀點,優秀的老師多數是有個性的,也是願意發揮想象去深層次分析和挖掘課文思想的。因此,老師應該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加工和有價值的創造。

比如,有些老師在教對話時,可能就要求學生看著書本對話,或者不看書本對話,但這種還只是停留在機械記憶和簡單重複的階段。有些老師則會從中隨便抽取三個單詞讓學生即興造句或對話,比如,umbrella,better,library等。再比如,有的老師在教tomorrow時,可能就是按發音來教,而有的老師則進行了適當的加工創造,引導學生聯想到arrow---narrow---tomorrow---the day after tomorrow---the day before yesterday等。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形象地記憶,還可以減緩遺忘的速度,讓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五, 優秀老師應具備方法系統化的能力

現實中,有的老師確實偶爾會分享幾個幽默笑話,或者講幾個有趣的記憶法,但畢竟是零散式、碎片化的。不成體系的方法基本算不上方法,只能算是一些小技巧,很難激發學生持續性的興趣和熱情。有些老師則不同,他們不僅教學上有技巧,而且將這一個個的技巧有序地組合起來,形成了系統化的教學方法,也就有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體系。

比如,同樣是教數學裡的有理數,有的老師只是就題目講技巧,這畢竟是零散的,而有的老師則能就規律整理題目,也就是引導學生去探索某種規律,然後再把這種規律的題目羅列出十題八題甚至更多題,但學生都能輕而易舉地解答出來,因為他們找到了老師啟發而得到的規律。可見,優秀的老師不會搞題海戰術,而是通過一個規律引導學生“過關斬將”。

第六,優秀老師應具備良性互動的能力

優秀老師除了會講課,還需要能跟學生良性互動,這樣的課堂氣氛才能生動活潑。在現實的課堂上,有些基礎一般或膽怯的學生好不容易有那麼一兩次鼓足了勇氣站起來回答問題,可惜打錯了,結果卻被老師劈頭蓋臉罵了一通或冷嘲熱諷地挖苦了一番,從此以後,這個學生可能再也不敢舉手了。再比如,有的學生蠢蠢欲動,很想開口搶答,也願意舉手,可就差那麼一點點勇氣,優秀的老師看到了,通常會衝他微笑、點頭或送去鼓勵的目光,這時這個學生一定會二話不說就蹭地站起來回答。

可見,只要老師能跟大家良性互動,學會給他們勇氣、表揚和讚美,相信越來越多的普通生會進入中等生甚至優等生的行列。

總之,優秀的老師一定要具備比普通老師更優秀的能力,這樣才是名副其實的優秀老師。除了以上6種能力,優秀老師還應該具備哪些重要能力呢?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